-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光纖

光纖

- Advertisment -

Marvell支援VMware虛擬化資料中心

Marvell近日宣布Qlogic光纖通道與FastLinQ乙太網路配接卡解決方案,在VMware vSphere 7.0啟用了NVMe over Fabrics(NVMe-oF)技術。隨著資料成長持續飆升,資料中心正在努力應付更高的儲存頻寬和容量需求相關的功耗、複雜性與成本上升等問題。將Marvell光纖通道與乙太網路配接卡整合到vSphere 7.0中,在單一結構中有效地分享、共用與管理低延遲、高性能的NVMe快閃儲存,進而實現具有成本效益的企業與混合雲端資料中心可擴展的架構。  在企業級與多租用戶貨櫃化的資料中心環境中,VMware vSphere 7.0的使用者受益於Marvell的技術的最新創新與優勢,藉由Marvell的光纖通道 (FC-NVMe) 與乙太網路 RDMA (NVMe/RDMA) 架構,實現高效能快閃儲存。Marvell QLogic 269x 16GFC 和 2700 32GFC 系列的HBA提供低延遲、高穩定性以及並行的FCP與FC-NVMe 的儲存體存取。QLogic 2770系列的HBA提供超過50%的IOPS,由矽晶片信任根機制支撐的安全性以及由StorFusion VM-ID技術支援的虛擬機器遙測。豐富的功能可讓以性能為中心、對延遲敏感的應用程式,能在虛擬化感知的儲存區網路上安全擴展。 Marvell FastLinQ...
0

資料中心帶動光通訊需求 DCI成光纖元件銷售最強驅動力

受到產業轉型、智慧型終端裝置、雲端服務及物聯網普及率增加影響,全球網路資料中心流量近年來一直保持高速成長。此趨勢也使得不同資料中心之間的互連需求增加,該趨勢也將成為未來推動光纖元件市場的最強驅動力。 研究機構IHS Markit指出,資料中心互連(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DCI)的應用需求,將會是推動光纖市場的重要驅動力,近年來,該應用領域是光通訊設備成長最快的。IHS Markit運輸網路高級研究總監Heidi Adams指出,資料中心互連領域已成為光纖最熱門的應用領域;已有越來越多雲端服務供應商開始投資DCI市場,除了實現自有資料中心之間的互連之外,也能為企業提供DCI服務。 根據IHS Markit提供的數據指出,資料中心相關的光學傳輸設備市場在2018年上半已達到14億美元銷售額,與2017年同期相比成長了19%。其中,緊湊型資料中心互連(Compact DCI)設備的需求提升最為顯著,與2017年上半相比,2018年同期Compact DCI設備市場已成長了173%之多。IHS Markit預測,從2017年到2022年,DCI市場的總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成長15%,該成長率將會超過波長分波多工(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市場。 另一方面,安立知(Anritsu)業務暨技術支援部門專案副理王榆淙也提到,在傳統的通訊需求之中,光纖主要應用於比較大的電信傳輸骨幹,然而隨著資料中心的建置逐漸擴大,也開始出現一些應用於機房裡的光纖傳輸應用。 王榆淙進一步補充,一般而言光纜由於內含須多主動元件,因此成本比銅纜高,然而在近年來傳輸速率越來越高的狀況之下,很多銅纜之中也必須導入一些主動的EQ去做訊號的續傳,如此一來銅纜的成本價購就失去了優勢。因此,目前有許多廠商開始選擇更多光纜線以及光纖收發器導入至資料中心的布建之中;也能看到近年來光的傳輸模組銷售量正穩定的成長當中。  
0

傳輸需求日漸提升 光纖車內應用即將引爆

各類交通載具上的資訊娛樂系統傳輸資料皆逐漸提升,因此近來民航客機、火車等較為大型的交通工具皆開始導入光纖,用以滿足乘客的高畫質影音需求。在未來,光纖網路也將逐漸導入至客運巴士中,各類車內的光通訊商機即將引爆。 安立知(Anritsu)業務暨技術支援部門專案經理杜建一指出,由於交通工具上資訊娛樂系統產生的資料量以及對畫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有許多廠商已經開始將民航客機、火車等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上的傳輸介面光纖化。在未來,客運巴士中所使用的傳輸介面將是下一波導入的應用領域。 由於自用車體積小,車內資訊傳輸距離不會太長,故較難展現光纖傳輸速度快、資料量大的優勢。因此,目前的應用多是以大型的交通載具為主。更由於光纖系統在車內傳輸的應用普及率較低,若要導入自用車的價格恐將過高。然而,光纖通訊不但具備傳輸速度快的優勢,光纜的重量與成本也皆優於銅線,因此未來電動車依然有望成為光纖通訊的重要應用領域。 不僅是光纜的重量與成本優勢將成為導入電動車通訊介面的重要推力。杜建一也提到,在現今電信機房之中,換用光纜之後的電費開銷將是使用銅纜的十分之一。可以想見,光纜的節能特性也將成為電動車導入的一大誘因。 杜建一說明,近年來由於車聯網趨勢興起,許多在以往只會運用在手機設備、電信機房的通訊技術皆漸漸導入汽車應用之中,光通訊技術便是其中一例。更由於近年來車內的資料傳輸量逐漸增加,因此,對於提供量測解決方案的廠商而言,部門之前的分工已難如以往清楚分割;時至今日,車內引擎量測、電子系統量測,也同樣有許多監測訊號、感測器訊號、管理訊號必須回傳。正因如此,需要整合各類通訊模組在其中,該趨勢也大幅提升了量測儀器的挑戰。
0

5G商用最快年底上路 FWA取代光纖最後一哩路

5G首版商業標準已於6月出爐,商轉也邁入最後衝刺階段。各國政府紛紛著手進行頻譜拍賣,如南韓與英國皆已完成首輪5G頻譜的拍賣,而美國頻譜拍賣時程雖然較慢,預計在11月才會完成,不過,美國電信商已鎖定5G固定無線接入(Fixed Wireless Access, FWA),預計在2018年推出FWA服務。 據悉,美國電信商龍頭Verizon與AT&T已藉由併購,在28GHz與39GHz頻段取得大量頻譜資源,並計畫在2018年底,運用此二頻段在美國5個城市開通5G FWA服務。而這也意味著FWA將成為首個落地的5G商用服務。 市場研究公司ABI在2018年4月發布的報告中預測,2018年全球FWA市場產值達180億美元,2022年會成長至45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6%。 5G FWA主要支援從基地台到用戶端設備(CPE)間的訊號傳輸,用戶可將CPE安裝在室內窗邊以接收5G基地台的訊號,取代光纖固網接取的最後一哩路。北美5G FWA服務第一階段將鎖定尚未有FTTH服務的地區進行布建,因偏遠地區有線網路部署不易,初期布建與後期維修都將耗費龐大成本,而5G FWA不但可降低布建成本,還可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 不過,外界對於5G毫米波(mmWave)的穿牆性(Wall Penetration)仍存有疑慮。對此,資策會產業情報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鍾曉君指出,5G毫米波室外到室內的滲透率雖然比預期中好,但實際的傳輸效果仍會受到建材影響。而目前業者擬將CPE安裝在窗外,再利用纜線或Wi-Fi將訊號接入室內,以克服部分建材訊號滲透率較差的問題。 除了北美之外,英國、澳洲以及羅馬尼亞等國的電信商,也有在進行5G固定無線接入的相關試驗。相較之下,台灣對於5G FWA服務似乎無迫切的需求,國際數據資訊(IDC)資深市場分析師葉振男說明,台灣多數地區固網接取已相當完善,既有的固網、光纖用戶比率高,因此電信商較難利用5G FWA服務進一步拓展市場。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