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標籤 亞馬遜

亞馬遜

- Advertisment -

獲美國FAA認可 亞馬遜無人機貨運更近一步

亞馬遜(Amazon)已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認證,獲准使用無人機運送包裹,此舉將大幅所短物流時間至30分鐘以下。FAA日前表示,已向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頒發航運Part 135證書(Part 135 air carrier certificate)。然而亞馬遜尚未公布實際啟用無人機送貨的時間,只表示FAA認證為無人機物流技術的重要進展,並將繼續測試此技術。 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頒發航運Part 135證書 (圖片來源:Amazon) 亞馬遜表示,需要向代理商提出無人機物流的安全證明。Prime Air副總裁David Carbon表示,FAA的認證表示航空單位認可亞馬遜無人機物流的技術及安全性,團隊將繼續整合無人機技術,並與FAA及相關監管單位合作,以朝向30分鐘內到貨的目標邁進。 2020年在拉斯維加斯的會議上,亞馬遜公開了一個全電動的六角型無人機,最多可以運送5磅(約2.27公斤)的貨物。該無人機具備空間感知技術,可以避免碰撞障礙物。 亞馬遜已在許多地區提供當日到貨的服務,但是縮短物流時間仍是其CEO貝佐斯重要的目標。2013年,貝佐斯曾在採訪中提出無人機將在五年內普及。七年後的現在,亞馬遜僅是第三家取得航運Part 135認證的公司,而前兩家也尚未廣泛使用無人機送貨。 雖然如此,FAA仍持續投資無人機技術,日前美國聯邦運輸部長趙小蘭表示,聯邦運輸將捐款750萬美元給大學,用以研究無人機如何安全地在國家的領空內飛行。
0

Amazon/Apple/Google/Zigbee共創標準 智慧家庭裝置連接更容易

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Google與Zigbee Alliance日前宣布成立新工作小組,計畫開發並推廣採用新免權利金連接標準,提升智慧家庭產品間的相容性。該計畫以安全性為重要標的,簡化裝置製造商開發工作,亦為消費者裝置提升相容性。 多家公司共提Connected Home over IP計畫案,使智慧家庭即將實現。 為使智慧家庭裝置使用安全、可靠且順暢,本次多方共同提出Connected Home over IP計畫案,為裝置認證定義基於IP的特定網路技術,目的為實現智慧家庭裝置、行動app及雲端服務間的通訊。如此操作得以簡化裝置製造商開發工作,更易打造與智慧家庭及Amazon Alexa、Apple Siri、Google語音助理等語音服務相容裝置,預期將為消費者提升便利性。 該計畫案基於Internet通訊協定(IP)而建立,產業工作小組將採開放原始碼的方式開發及實施全新統一的連接通訊協定,預期將補充既有技術。為加速協定開發,將從眾公司經市場檢驗的技術元件開始,工作小組選擇合併的開源代碼皆將被複製到Connected Home over IP開源計畫案中,根據需要進行修改。透過開發開源計畫案,可在實際使用案例中對該體系結構進行原型設計和測試。在流程最後,採用者可使用相同代碼加快其產品開發。 本次計畫案可實現智慧家庭裝置、行動app及雲端服務之間的通訊。 該計畫案打算利用現有系統的開發工作和協定,如亞馬遜Alexa Smart Home、蘋果HomeKit、Google Weave、Zigbee Dotdot data models。首先會規範的目標將為Wi-Fi,直至802.11ax(包含802.11ax),即802.11a/b/g/n/ac/ax,也擴及802.15.4-2006。 計畫組織成員除上揭公司外,IKEA宜家家居、Legrand、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Resideo、三星SmartThings、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Signify(前身為飛利浦照明)、Silicon Labs、尚飛(Somfy)與物聯(Wulian)等公司亦於該工作小組內。
0

亞馬遜組語音助理聯盟 獨缺蘋果與Google

亞馬遜(Amazon)宣布將建立一個語音助理聯盟,邀請30多家企業加入語音互通計畫(Voice Interoperability Initiative),為加速語音助理的泛用性共同努力。然而盟友名單獨缺蘋果(Apple)與Google。 亞馬遜的盟友包括了微軟(Microsoft)、百度、騰訊、索尼(Sony)、英特爾(Intel)、聯發科、恩智浦(NXP)、高通(Qualcomm)、Salesforce、Verizon、BMW、Spotify與羅技等,總共36家產業巨擘,將共同研究語音助理功能,他們的宗旨是要讓使用者能夠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來與機器溝通。 亞馬遜創始人兼執行長Jeff Bezos表示,多重喚醒語為客戶提供了多樣的選擇,使用者可以選擇哪種語音服務最適合自己。看到眾公司齊心協力追求這個願景,十分振奮人心。 這項語音互通計畫有四個重點項目,其一是開發可以支援其他服務的語音功能,同時保護客戶的隱私和安全;其二則是構建語音功能的設備,藉由多重喚醒語的模式促進選擇多樣性和靈活性;其三是發布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實現能在單一產品上整合多項語音服務的願景;最後則是加速機器學習(ML)和對話式AI研究以提高語音服務的普及程度、品質和互動性。 Ovum Smart Living高級分析師Mariana Zamoszczyk指出,使用者除了希望獲得更高的價值和更強大的功能之外,也希望具有高度靈活性。使用者不會希望被限定使用特定的語音,這種趨勢驅使設備製造商和AI開發人員應優先考慮與功能與其他服務的互動性,並提供更加個性化、客製化的體驗。 然而亞馬遜的語音助理聯盟眾星雲集獨缺Apple與Google,少了幾乎稱霸智慧型手機世界的Siri和Google助理,是否會讓亞馬遜的Alexa打入智慧型手機的廣大市場面臨挑戰仍是未定之天。但可以肯定的是,亞馬遜希望透過更高的裝置泛用性,以及多重喚醒語的模式,擴大Alexa的普及範圍。 亞馬遜邀請30多家企業加入語音互通計畫,為加速語音助理的泛用性共同努力。  
0

語音世界的未來潛力

一九九○年代,網路世界是一個封閉的地方。許多使用者都用像是美國線上這類入口網站來管理自己的網路瀏覽需求,把資訊都集中在同一個入口網站上,並且列出有用的外部網站,藉此瀏覽體育資訊、金融資訊等。使用者大多是在封閉的環境裡上網,這種生態也因此稱為「圍牆花園(Walledgarden)」。後來,Google用鐵鎚擊破圍牆,推出搜尋引擎,讓大家可以自行在網路世界裡輕易找到想要的網頁。從此以後,我們便能在整個網路世界裡自由翱翔。 但是過去幾年來,有一件奇怪的事發生了。Google和亞馬遜竟然在重建花園的圍牆。Google推出即時回答,讓使用者有時不需要跳出搜尋結果頁面,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資訊。Google和亞馬遜也都設計出自家的語音助理。語音助理就是一種入口網站,像是數位行銷商Huge創意總監Sophie Kleber說道:「Alexa就是語音世界的美國線上。」 Google助理與Alexa平台上許多熱門的應用程式,也都是Google或亞馬遜自行設計的。要用第三方應用程式,使用者必須先經過Google助理或Alexa。例如,使用者通常會用所謂的「呼喚語(Invocation Phrase)」呼叫Alexa技能。使用者可能會說:「Alexa,我要聽《華盛頓郵報》的頭條」,或是「Alexa,玩《危險邊緣》。」同樣地,Google助理的使用者也會說:「打開Yelp」或「ESPN上有什麼新聞?」 語音科技的重點並非取代傳統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而是開發新的可能。 如果使用者知道自己要用哪一個語音應用程式,這樣的模式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使用者不知道自己要用的是什麼,會如同矇上眼睛在飛行,就像在沒有搜尋引擎協助的情況下,要找到新的網站。如果使用者詢問的問題或是說出的指令沒有指明要用哪一個應用程式,Alexa或Google助理就會自行決定該如何回答問題或執行指令。如此一來,Google和亞馬遜就握有強大的權力,能夠主導語音流量的去向。 這樣的模式看起來就很像以前的圍牆花園,會形成這樣的模式,其實也不一定是因為亞馬遜或Google 本身渴望握有控制權,但是這些企業肯定很享受這樣的權力所帶來的利益。在語音的世界裡,本來就適合以單一數位實體掌控一切,Siri的原始研發團隊肯定支持這樣的想法。如果沒有一個主宰的語音助手,所有的語音應用程式都會是獨立開發,這樣一來,每個應用程式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獨特功能、自己的一套指令。「我覺得大家不可能記住數萬個不同的名字和數萬套不同的指令。」切爾說道:「這種模式先天就無法規模化。」 切爾與吉特勞斯離開蘋果後,創辦Viv。Viv追求的是另外一個目標:創造獨立運作、全知全能的助理。Google和亞馬遜雖然很明顯地漸漸在扮演資訊守門人的角色,但是它們本身不想要被大眾當成資訊守門人。但是Viv不一樣,該公司開宗明義就明白宣告,目標就是要做出全能的助理--終極的電腦,有了它,就不需要其他的電腦。 的確,Viv的科技其實已和第三方應用程式配合,畢竟切爾一直以來的運作模式都是如此,但是第三方應用程式都是在背後暗中進行,使用者不會看到,使用者只會和一個助理互動。Viv在2018年下半年推出,裝載在全世界數百萬台三星裝置上。「這是一場競賽。」吉特勞斯說道:「各大企業爭相成為使用者的單一介面。」 2016年至今,各種聊天機器人和語音應用程式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許多企業一窩蜂搶進。 各大科技公司表現大盤點 Viv擁有強大的科技,因為它使用的科技是語音助理這個領域最初先鋒所研發的,但是因為進入市場時間較晚,算是競賽中的一匹黑馬,和其他競爭者競逐成為主導介面。這場競賽在幾年前似乎比較開放,大家都可以來競爭,但是現在競賽已經比到某種程度,占有優勢的參賽者已經出線了。 現在,我們來盤點每家公司的表現。首先是蘋果,Siri是全世界普及的數位助理,平均每個月接獲的指令數高達一百億則,而且支援20多種語言。 這是好消息,但壞消息是蘋果並未遵照原始創辦團隊的構想行事,所以Siri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實力。許多科技評論家都開始批評Siri,Siri儼然成為語音人工智慧界的眾矢之的。評論寫道:Siri「很糊塗」又「很難堪」(《華盛頓郵報》);「蘋果錯失的最大契機」〔《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有重大缺陷」(《紐約時報》)。科技分析家Jeremiah Owyang在接受《今日美國》(USA Today)訪談時表示:「感覺蘋果好像完全放棄了Siri。」 這麼說是有點過頭了,但是蘋果的確該受到批評。蘋果原本是語音人工智慧的領頭羊,但是現在卻落後了。蘋果直到2018年2月才推出自家的智慧音響HomePod,比Google Home慢了將近1年半,比亞馬遜Echo慢了整整3年半。HomePod推出後,評論家對其音質表示讚賞,但也提到HomePod價格高昂的問題。一台HomePod要價349美元,亞馬遜Echo只要99美元;而且許多評論家也對Siri提出批評,表示HomePod上的Siri性能很差勁。到了2018年6月,HomePod在美國智慧居家音響市場的市占率只有4%。 針對語音科技,蘋果採取的策略其實和公司的本質定位有關。蘋果的本質是電子裝置製造商,因此把Siri當成自家裝置上的優秀功能,而不是當作獨立出售的產品。然而,Google與亞馬遜都預測在未來環繞運算會成為主流。如此一來,語音科技確實會為蘋果帶來風險。在未來,聰明的人工智慧住在雲端上,透過價格低廉的商品和使用者講話,而蘋果專門販賣高價裝置,在這種情境下,蘋果的地位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開發人員可以讓使用者透過Siri和各種應用程式溝通,開放的應用程式分為六大類:文字訊息、音訊與視訊通話、支付、照片、運動,以及服務叫車。 接下來是微軟。微軟有一個世界級的人工智慧部門,部門裡有8,000名員工。微軟有搜尋強大的引擎Bing,提升語音助理的問答能力,而且微軟的虛擬助理Cortana 已經確立自己的地位。 但是, 微軟提升Cortana在消費者市場的市占率方面遇上了困難。Bing或Skype都支援Cortana,但是這兩個平台的用戶量卻遠遠不及Google或Messenger。Windows Phone上也能使用Cortana,但是它的市占率一直無法脫離個位數,甚至只有個位數出頭,所以在2017年停產了。在智慧音響的戰場上,Cortana 裝載在哈曼卡頓的智慧音響Invoke 裡,但是這款音響的市占率小到幾乎無法計算。開發人員不想花時間為一個很少人用的平台設計語音應用程式,所以大多數都選擇避開Cortana。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但是微軟並沒有放棄。Cortana裝載在Windows作業系統上,而且每個月有1億4,500萬名活躍用戶。微軟並不是把Cortana定位成全能、全民型的人工智慧,而是定位為職場助理,這很符合微軟近期的總體經營策略:專門為企業提供軟體與雲端服務,而人工智慧語音科技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微軟即便在語音科技的戰場上並沒有總體優勢,但是在企業領域裡,有條件成為一支精實勁旅。 再來是臉書,臉書在語音世界的未來很難預測。如果說全世界都和中國一樣,有十億人都在用微信,並把微信當成整個網路世界的入口,臉書的條件就很好,因為Messenger上已經有許多強大的機器人。不過,未來的趨勢會不會如此,現在仍然難以預料。 除了Messenger以外,臉書也做了不少對話式人工智慧的研究,但並不是很積極把成果轉換為產品。根據傳聞,臉書已經研發出自己的智慧居家音響,但是後來因為爆發劍橋分析醜聞,引爆隱私爭議,於是便暫緩發表。所以,目前臉書的得分是「不完整」。 剩下Google和亞馬遜。無論用什麼指標衡量,這兩家公司目前是競賽中最具優勢的。2018年,支援Cortana 的裝置只有區區39個,支援蘋果和Siri 的裝置有194個,支援Google助理的裝置超過5,000多個,而支援Alexa 的裝置則達到20,000個。Google 助理有超過1,700個應用程式,而Aelxa 在全球則有五萬個應用程式。在美國,亞馬遜的智慧居家音響市占率為65%,Google 則為20%。 有了語音,科技可以變得較不人工,我們能讓機器變得更像人類,並且廣泛應用在生活中。 既然Google 和亞馬遜是前兩大競逐企業,最好的評估方法就是檢驗兩家公司分別有什麼方法可以透過語音賺取利潤。如果你把獲利的問題拿來詢問這兩家公司的高層,他們會緊張地說出一連串的陳腔濫調,表示現在這項科技還處於早期階段,公司目前正在想辦法提升使用者體驗,等使用者體驗做到最好之後,自然就會有獲利。這種回答雖然是在迴避問題,但是其實不假,目前這些公司都在搶地盤,擴大用戶量,因為它們知道擁有主導地位的平台,自然會有各種方法大發利市。 但是就連在現階段,公司高層也已經在思考各種商業模式。最直接的獲利方法,就是藉由販賣裝置賺取營收,亞馬遜賣Echo,Google賣Home。但是有別於蘋果,這兩家公司對這個選項似乎不是特別感興趣,因為現在它們都刻意壓低裝置的價格,用以提升市占率。 有一家獨立研究公司把Echo Dot 拆開檢查,評估所有組件加總的成本是35美元,加上間接成本與運送費用,總成本還要更高。不過,亞馬遜Echo Dot 的定價最低,為29.95美元。「公司是靠著消費者使用我們的服務賺錢,而不是靠著消費者購買裝置賺錢。」Alexa...
0

智慧音箱也中美大戰 六大廠商占據87%市場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指出,2019年第一季中國智慧音箱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00%。這使得全球第一季銷售額增至2590萬,比2018年成長168%。因此,儘管美國大廠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位,但中國品牌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因此更接近亞馬遜和谷歌。中國的需求得到了春節期間促銷活動的推動,而百度的小度在家智慧顯示器尤其受歡迎。Strategy Analytics已將2019年全年全球出貨量預測上調10%至1.477億台。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音箱市場。這部分是因為第一季傳統上是一個需求強勁的時期,但它也表示智慧音箱是中國最熱門的消費性技術之一,就像它們在過去的一對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一樣多年。預計中國對智慧音箱和顯示器的熱愛將持續一段時間。 Strategy Analytics進一步說明,像阿里巴巴、百度和小米這樣的中國主要技術企業將智慧音箱視為關鍵戰略,正如亞馬遜和谷歌在西方市場所做的那樣。構建大眾市場語音UI平台將支援現有和新數位服務的發展,並帶來重大的新營收機會。目前,中國國內市場是焦點,但這些公司將在其他地方尋求成長的時候到了。  
0

矽光子收發器2024年產業規模約41.4億美元

積體光學(PIC)收發器的市場將從2018年的約40億美元成長到2024年的約190億美元,數量從約3000萬台增加到約1.6億台。根據產業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的研究指出,對PIC的最大批量需求是數據和電信網絡中的數據中心互連(或DCI),新的應用將出現,如5G無線技術、汽車或醫療感測器。如Google、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微軟等大型網路公司如今已成為部署矽光子技術的推動力。 PIC由許多不同的材料構建,在特製的製造平台上,包括矽(Si)、磷化銦(InP)、二氧化矽(SiO2)、鈮酸鋰(LiNbO3)、氮化矽(SiN)、聚合物或玻璃。PIC旨在將半導體,特別是晶圓級製造的優勢帶入光子學。與傳統光學元件相比,PIC的優勢包括更小的光子晶片、更高的數據速率、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每位元數據成本和更好的可靠性。PIC正在逐步取代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VCSEL),以增加Datacom網路中的頻寬和距離。PIC用於連續或非連續模式的高數據速率收發器(100G及以上)。將來,當需要緊密整合電子和光子學時,將需要PIC。 矽光子的年複合平均成長率最高為44%,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約4.55億美元成長到相當於130萬套,到2024年達到約40億美元,相當於2350萬套。從地鐵到長途/海底的DCI是最大的市場,連貫的電信和感測器只是一小部分。5G即將到來,未來也可能涉及大量產品。矽光子市場目前只涉及一些參與者:Luxtera/Cisco、Intel、Acacia和InPhi。英特爾於2016年推出支援100G通訊的矽光子QSFP收發器。該公司每年出貨100萬套產品於數據中心,英特爾的400G產品預計將在2019年下半年投入量產。 英特爾已成為矽光子的光學收發器第二大供應商,該公司的收發器包含兩個獨立的模組,該發送器通過在倒裝晶片配置中的主矽晶片上進行鍵合,整合了多個InP雷射和CMOS晶片。在主晶片上,Mach-Zehnder調製器對訊號進行編碼,其他元件聚焦或隔離信號。使用來自MACOM的四通道25G光CDR元件處理數據。接收器功能由四個鍺光電二極體管芯和TIA電路執行。
0

智慧音箱2018年出貨量挑戰1億台大關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報告,2018年第三季全球智慧音箱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97%,達2270萬台,全年出貨量有機會突破1億台。亞馬遜仍然是2018第三季排名第一的供應商,占32%的市占率,其次是谷歌,市占率23%。中國百度是本季成長幅度最大的廠商,從2018年第二季的1%增加到第三季的8%。百度已加入阿里巴巴和小米,成為產業領導廠商。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消費者對語音喚醒的智慧音箱和螢幕的需求持續飆升,預計2018年全球出貨量將達到近9000萬。今年中國迅速成為智慧音箱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預測2018年中國出貨量將成長12倍。雖然北美和歐洲是智慧音箱主要市場,但隨著百度出貨量逐漸加溫,中國正出現三方戰爭。繼6月推出首款入門級智慧音箱後,第三季出貨量增加。低價格和大幅折扣一直是阿里巴巴和小米在中國成長的關鍵驅動因素,因此百度的舉動表明,其迅速擴張的目標是在家中使用DuerOS語音平台。 Strategy Analytics補充,全球使用的智慧音箱數量將突破1億單位大關,到年底將超過1.25億。比過去十年推出的任何其他消費性設備都要快,語音優先產品正在成為許多家庭的永久固定裝置。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