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吳心予

吳心予

- Advertisment -

開拓顯示應用新藍海 MicroLED大膽突圍

MiniLED已經成功商品化,代表顯示器的技術進展到新的階段。LED晶片的尺寸縮小,朝著Micrometer的等級前進,而MicroLED仍需要突破巨量轉移等技術瓶頸,盡可能縮短生產時間、提升良率,進一步降低成本並確保產品的品質與使用壽命,同時找到具有發展優勢的應用藍海,就能邁向商品化的目標。由於MicroLED晶片尺寸小,製程設備與技術都需要升級,才能滿足高精度及高均勻度的標準,但是整個生產流程優化的速度不一,導致目前的良率仍不夠高,且檢測耗時又容易產生誤差,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應用方面,公共環境及個人應用的顯示器數量不斷增加,因此應用場景從觀看距離及室/內外兩個層面,可以細分出多元的市場,因此MicroLED可以藉由拓展新的市場應用,邁向規模經濟,進而同時透過日漸成熟的技術及規模化商機降低成本,強化普及應用的動能。 技術瓶頸仍待克服 現階段MicroLED仍處於克服技術瓶頸的階段,距離商品化有一段漫漫長路。Trendforce研究經理楊富寶(圖1)指出,MicroLED面臨技術與成本的挑戰,因為晶片尺寸縮小,從製程、巨量轉移等方面,精度的要求更為嚴苛,廠商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與時間,更新設備及技術。然而MicroLED整體製程的提升,仰賴每個生產環節升級設備與技術,但是實際上各個生產環節的優化速度不一,例如背板技術符合要求,但是可能晶片良率還不符合標準,因此需要每個生產流程都升級到可以順利生產MicroLED顯示器的程度,才能解決技術瓶頸。 細究MicroLED晶片的生產過程,良率與檢測是兩個重要但不容易克服的挑戰。過去傳統LED晶片的良率很高,但是MicroLED的晶片需要達到較高的均勻度,老舊設備難以達成目標,導致低良率且高成本的現況。此外,LED晶片需要通過光致發光測試(Photoluminescence, PL)及電致發光測試(Electroluminescence, EL)來減少外觀及訊號瑕疵,但是現有的檢測技術測試MicroLED的時候容易產生誤差,而且檢測要花很久的時間,時間成本高,因此品質維護不易。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圖2)解釋,技術成熟度與成本高度相關,業界雖然認同MicroLED顯示器的表現明顯優於OLED及LCD,但是成本太高,需要發展更成熟的技術,MicroLED產品的價格才有機會降低,進而邁向普及。 多元應用現商機 優顯科技執行長陳顯德(圖3)說明,生產一個晶圓的成本是固定的,所以縮小晶圓上的LED晶片尺寸,就可以在晶圓上放更多晶片,理論上每個晶片的成本就會降低。但是當LED晶片的尺寸小於100μm,就需要開發新的技術,導致成本增加。因此原有的LED技術可以達到的最小尺寸就是MiniLED,但是MiniLED尺寸小,應用在顯示器產品上時,需要搭配額外的周邊技術,包含製程、驅動等,所以即便占總成本六到七成的晶片成本下降,周邊技術的成本仍需要花費幾年時間,待技術成熟後才有機會降低總成本。 另一方面顯示器的應用仍有多元的發展空間,因此規模經濟是技術能力之外,另一個降低MicroLED成本的角度。顯示器的觀賞距離遠近、戶外大型看板、商場內、會議室、客廳等等,都存在不同的顯示器應用空間,技術應用可能從現有的傳統LED,升級到MiniLED,接下來則會有部分的應用過渡到MicroLED,部分則持續沿用MiniLED技術。例如智慧型手機或手表,使用者的觀看距離近,且產品本身的體積很小,所以一定要採用MicroLED。而大樓外牆的看板不一定需要使用小尺寸的LED晶片,但是注重亮度,才能確保在遠距離且戶外的觀看情境下,清楚顯示內容。 隨著資訊時代來臨,需要傳遞與接受的資訊爆炸性成長,顯示器的數量變多,過去的顯示器應用場景大多粗略分為商用及家用,現在則可以區分得更為細緻,而能找到MicroLED獨具優勢的一片藍海。例如台北地下街的廣告燈箱,可以歸類在室內且近距離觀看的應用場景,如果固定的海報燈箱改成使用MicroLED顯示器,除了畫面變得更精緻、對比更鮮明,還能依照不同時段經過的客群調整廣告內容,就能提高廣告牆面的廣告效益。 車用顯示也是MicroLED的應用機會之一,吳志毅提及,MicroLED顯示器對比度及亮度高,除了適用於大型看板,車用螢幕也能採用,協助駕駛在日光充足的時候,也能清楚看到螢幕內容。同時汽車的成本空間較大,因此有機會成為率先導入MicroLED的應用。工研院也投入研發MicroLED的AR/VR眼鏡等小尺寸、高解析度的應用,用藍光LED轉換出紅、藍、綠三色,試圖找到具有開創性的應用方向。 拓展市場差異化商機 楊富寶分析,從品牌廠的策略與動態,可以推測市場對MicroLED應用的期待。例如三星(Samsung)從電視著手,推出高價的MicroLED電視。接下來可以觀察在大型廠商推出高階產品後,產品的價格下降的時間點,就代表技術有所突破,因而能降低生產成本。不同的區域市場關注的應用也不同,歐美市場較為熱衷AR/VR相關應用,蘋果(Apple)、Google、Facebook等廠商就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中國市場則關注電視及手表等產品,積極發展採用新興顯示技術的電視與穿戴裝置。 回顧2021年MiniLED及MicroLED的趨勢,大致可以總結MiniLED進入到新的階段,成功商品化,而MicroLED則較為停滯,需要拓展新的應用藍海,才能增加廠商研發的意願,以及未來走向量產的動能。現階段MicroLED仍有許多技術瓶頸,加上產量少,導致成本高昂,只能用在少數的高階產品中,距離商用化仍有一段漫漫長路。2020~2021年,MicroLED相較MiniLED受惠於疫情帶動的電子設備需求,有意願投入開發MicroLED的廠商受到疫情衝擊,可以投入研發的資源減少,放緩研發MicroLED的腳步,決策也變得較為保守。 吳志毅認為,MiniLED可說是發展MicroLED練功的過程,雖然目前MicroLED因為成本因素,應用集中在高價的大型室內看板,與MiniLED的消費電子應用市場不同,但是技術發展高度相關。一旦顯示器廠商有能力大規模量產MiniLED產品,小尺寸LED晶片的技術成熟,就代表MicroLED的技術也有所突破,因此也可以從MiniLED的發展趨勢觀察MicroLED的技術進展。雖然MiniLED及MicroLED的技術進展關聯緊密,但是應用方面,MiniLED的應用不一定會全面過渡到MicroLED。陳顯德表示,一方面是MiniLED相較MicroLED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加上不同的顯示器應用場景,依照觀賞距離、室/內外的差異,可以細分成多元的市場,應用的需求也不同。因此MicroLED需要積極拓展新的應用場域,才有機會在這一波的顯示器技術革新中脫穎而出,成功商品化。
0

疫情加快商品化腳步 MiniLED應用開枝散葉

新興顯示器市場中, MiniLED / MicroLED已受到業界多年的關注。隨著蘋果(Apple)宣布在iPad Pro中導入MiniLED,市場上對MiniLED及MicroLED 的討論熱度掀起新的高潮, 也確立了MiniLED商品化的方向跟機會。同時受到疫情影響,遠距活動頻繁帶動消費電子的市場需求,品牌商趁勢積極推出MiniLED產品,期望透過新興規格取得競爭優勢。 MiniLED商用化的方向越來越明確,品牌廠跟模組廠都樂觀其成,TrendForce研究副理陳恕勛(圖1)指出,因為傳統LED已經應用多年,產品銷售缺乏新的亮點,因此MiniLED成為近期品牌廠的競爭重點, 希望規格更新能促使消費者購買產品。現階段MiniLED背光及直顯兩方面的應用, 發展不同的方向。背光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模組廠使用現有的設備及技術即可生產MiniLED的相關產品,促使顯示器規格得以無痛升級,也能炒熱市場關注度。 觀察2021年MiniLED的商用化進程, 已有大型品牌廠率先採用新技術,增加供應鏈廠商投入開發MiniLED的意願。然而MiniLED背光的應用領域尚未完全定型, 須要考量在現有的電視、筆電等市場中,在成本跟供應鏈整合方面的優勢所在,須要善用分區顯示等優勢,試圖找到比OLED、QLED更有優勢的切入角度。 疫情加速規格更新 2020年起,全球受到疫情影響,上班、上課等活動都轉移到線上進行,長期在家促使消費者更有意願升級居家環境中的電子設備,而品牌廠嗅到疫情帶來的消費動能,紛紛加速採用MiniLED等技術,期望增加使用者的換機意願。聚積科技技術市場部經理蔡宗達(圖2)認為,頻繁的遠距活動使得消費者有意願升級居家環境的電子設備,尤其設計專業人士可能就會傾向購買採用新規格的MiniLED產品。MiniLED背光提升顯示技術價值的新規格,技術門檻與設備更新的成本也較MicroLED低,所以採用MiniLED背光技術的顯示器售價, 不會與市場上現有產品差距過多。以台幣4 萬元的筆電為例,採用MiniLED背光及整合其他新功能的產品,價格大約提升兩到三成,還在消費電子的價格範圍內。 然而目前市場上MiniLED背光的應用範圍多在高階產品,只有設計師、醫療顯示或電競等具有專業需求的使用者才會購買, MiniLED技術需要下放到商務型產品中才有機會走向普及。推動普及的關鍵在於成本與消費者體驗,當生產成本下降,終端產品的售價才能符合多數商務型產品的範圍。另一方面,消費電子市場需要透過實體通路的產品展示,讓消費者體驗採用MiniLED背光技術後的使用差異,進而增加升級電子設備規格的意願。 台廠不可輕忽對手 供應鏈方面,陳恕勛提及,台廠在MiniLED技術的起步早且供應鏈完整,包含上游晶片跟下游模組。由於技術成熟、產能充足,台廠接到訂單後,可以一條龍完成產品,所以受到品牌廠青睞。但台廠同時面對到中國供應鏈的競爭壓力,蔡宗達補充,就技術而言, 台灣供應鏈已經具備發展MiniLED應用的能力,但是部分廠商初期較為保守,對於新應用持觀望態度。直到蘋果採用MiniLED,加上台廠的訂單大多來自美系品牌,因而增加廠商投入MiniLED的意願。另一方面,中國供應鏈也已經投入MiniLED的開發,雖然技術的成熟度尚不如台廠,但如果能突破技術瓶頸,中國的生產規模可能會對台灣供應鏈帶來威脅,對此台廠仍須保有憂患意識,盡可能維持技術優勢。 普及須降低成本/收斂規格 整體而言,成本瘦身與規格收斂是決定MiniLED普及步調的兩大重點。MiniLED背光的市場機會跟優勢,在於跟傳統LED 及OLED相比,對比度與亮度方面都有亮眼表現,只要能找到明確的定位,就有機會發展出新的市場。例如MiniLED應用在iPad之前,用在平板的方向還不明確,現階段則受到蘋果帶動,業界投入MiniLED開發的意願提升,也逐步拓展新應用的可能性。 2021年是MiniLED元年,過去MiniLED應用尚未量產, 而除了蘋果, 三星(Samsung)也在電視產品中採用MiniLED。當品牌廠整合供應鏈並落實量產的方向, 完成前期的統整工作, 就能帶起市場對MiniLED的信心。在大廠率先量產應用MiniLED之後,接下來MiniLED的商品化進展,則可以觀察後續大型品牌廠在未來產品線採用的意願,以及市場上其他品牌廠接棒的情況。大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明確知道同一類型應用的普及程度,以及除了龍頭品牌採用MiniLED,後續還有沒有品牌廠商持續投入,例如電視在三星之後, 小米、LG、華為等品牌開始生產MiniLED電視,且歐美品牌廠可能會接下第三棒。除了電視,筆電廠商也積極在高階產品中採用MiniLED技術。不過哪些MiniLED的規格及產品將會成為主流,或者中小型廠商會在哪些產品應用MiniLED技術,都還有待觀察。在MiniLED應用終於成功走向量產後,品牌廠需要找到可掌握的供應鏈,並確立規格與產品差異化的方向,才能在新興顯示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有優勢。
0

處理器大廠競爭白熱化 HPC哥吉拉大戰金剛

雲端資料中心應用帶動HPC市場,處理器大廠無不看好高效能商機,紛紛投入產品角逐優勢地位。 面對資料中心、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IoT)等應用的快速進展,數據量急遽成長,加重處理器的運算負擔,顯現出產業內對高效能運算的強大需求。廠商相繼針對HPC推出處理器,以回應市場需求,其中包括Arm v9架構及Neoverse V1平台、英特爾(Intel)Ice Lake處理器、AMD的Milan及NVIDIA Grace處理器,可見業內廠商不只關注HPC應用,更積極攻占HPC市場,全力扭轉固有高效能處理器的市占。 大廠爭相投入HPC 整體HPC伺服器的市場分布,可以從TOP500的超級電腦名單中觀察。工研院資通所人工智慧運算平台組組長王啟龍(圖1)指出,根據TOP500的電腦系統所採用的處理器比例統計,Intel處理器占91.8%,受到共459個工作站採用,大幅領先其他廠商。 接續則是IBM PowerPC 2%、AMD 4.4%,以及Arm占1%。但若從核心數統計,雖然Intel的占比最高,達到60.71%,但是Arm占比則躍升到11.31%。近兩年的算力冠軍富岳(Fugaku)採用的即是Arm處理器,透過使用1000多個伺服器機櫃,打造超過700萬核心的超級電腦。 Intel在處理器市場長期擁有優勢地位,但近年AMD的表現受到市場注目,2021年第一季AMD搶先推出基於Zen 3架構的Milan處理器,提升了19%的IPC效能。緊接著Intel推出第3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平台及Ice Lake處理器,同樣在HPC的功能多有著墨,與AMD的較勁意味明顯。近期積極投入HPC領域的Arm也不落人後,架構受到多個雲端大廠的自研晶片採用。另一方面NVIDIA長期耕耘GPU技術之餘,正式涉足CPU領域,聯手併購後的Arm推出Grace CPU,投入這場CPU效能之爭。 AMD急起直追 Intel與AMD在處理器市場競爭已久,直到AMD率先支援PCIe 4.0開始,市占及營收出現明顯成長。王啟龍提及,2019年第四季AMD伺服器的市占為4.5%,2020年Q4則增加到7%。AMD在營收方面也表現亮眼,對比2020年Q1與2021年Q1,Intel伺服器營收下降14.3億美元的同時,AMD的EPYC CPU營收成長3.56億美元。Intel營收下降與AMD營收成長可能的原因,包含Intel製程不順,雲端廠商選擇自製晶片而產生轉單,或者由於AMD市占提高,Intel的銷售隨之下滑。 Arm拓展雲端資料中心市場 Arm在HPC市場的潛力,與雲端大廠使用Arm架構自研相關。MIC產業分析師陳牧風(圖2)表示,就雲端資料中心的HPC技術而言,其應用場景多元,包含IoT、AI、雲端遊戲等,所以雲端服務商透過自研晶片,針對應用場景的需求設計,來達到更佳的運算效果,AWS的Graviton2以及Google TPU都在此列。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施柏榮(圖3)進一步補充,雖然雲端大廠的強項不在研發晶片,但是自研晶片的發展方向明確,因此部分廠商透過收購併購使用Arm架構的歐洲IC設計廠提升技術能量。例如AWS跟Google雲端平台(GCP)藉由併購以Arm架構為主的廠商,提高晶片研發的能力。從此布局中可以看出在資料中心的應用中,雲端廠商與Arm架構的角色相輔相成。因為雲端廠商會根據自家的雲端資料中心設計硬體配置,開發高度客製化的晶片,可預期未來的數年當中,會有更多解決方案出現。然而雲端廠商自研晶片的方向仍在試驗階段,有待大量的成果驗證。 現階段Arm伺服器市場仍侷限在雲端HPC的伺服器應用中。王啟龍說明,Arm IP雖然提供更具彈性的架構,能夠客製化核心數更多的CPU,但是礙於商用軟體支援程度的差異,相較x86架構商用軟體支援度高,且開源社群活絡的情況,Arm架構在提升普及率的過程中面臨重重挑戰。Arm的伺服器因為商用軟體支援度較低,因此伺服器採用Arm架構,需要自行開發相關軟體。當伺服器只應用於其少數廠商的特定應用中,例如單一的高速電腦運算中心,直接研發相應的軟體即可解決相容性問題,但若要廣泛應付市場需求,尤其面對沒有足夠的軟體研發能量,而採用商用軟體的廠商,無法支援商用軟體便成為難以跨越的門檻。 Arm首席應用工程師黃彥欽(圖4)表示,Arm樂見雲端合作夥伴加入Arm架構的生態圈。雲端廠商自研晶片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達到差異化,透過Arm的客製化彈性,廠商可以在自家的軟硬體整合方面,建立更符合使用目的的解決方案。若從市場面觀察,通常廠商自研產品的生命週期較為長久,因此投入自研晶片開發,顯示雲端廠商HPC市場長期的成長潛力。 NVIDIA加入CPU戰局 NVIDIA長期耕耘GPU、AI運算,近期則推出Grace CPU加入高效運算戰局。NVIDIA亞太區技術行銷總監嚴永信(圖5)指出,AI的模型複雜度增加千倍,硬體要能適應AI的需求,有效地處理大量資料,才能達到硬體加速的目的。開發Grace處理器的原因在於,雖然x86架構在某些應用上運算效率高,但是在CPU與GPU之間的連結性不足,造成資料傳輸瓶頸。因此Grace CPU專為運算龐大的AI模型設計,透過加強晶片間,包含CPU/GPU之間的溝通加速運算。由於AI產業還只是雛型,不斷有新的應用出現,模型也一直改變,很難只針對單一模型優化硬體配置。而不管是在手機、筆電或超級電腦,這些處理單位跟記憶體之間都需要溝通橋樑,每個橋樑也都有各自頻寬。如果運算速度非常快,但是資料傳輸不夠快,就會出現效率問題。Grace為了能解 決巨大AI模型的運算瓶頸設計,並不是完全取代x86,而是依據運算的需求分工。 王啟龍分析,伺服器成本結構的變化,影響處理器廠商與雲端大廠的布局策略。過去一台伺服器的價格約20~30萬台幣,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成本來自Intel處理器,其他則包含記憶體或是伺服器其他的元件等。現階段一台GPU伺服器,或是一般的CPU伺服器,上面通常配備四片GPU,售價約80萬,多出來的50萬的成本來自NVIDIA GPU。為了控制成本,Intel或雲端廠商嘗試自行開發GPU,但是軟體工具與開源社群的完整度難以與NVIDIA匹敵,較為成功的Google TPU 僅限於特定應用場景,Intel開發的GPU也受限於軟體支援與更新速度而難以普及,所以NVIDIA仍穩坐GPU龍頭的寶座。 至於NVIDIA投入開發Grace CPU背後的策略考量,王啟龍推測,NVIDIA不是要藉由販售處理器獲利,而是透過自主研發的產品,提供雲端大廠一個參考架構。Grace CPU基於Arm架構,並使用GPU運算AI模型,同時強化GPU的資料傳輸速度,當雲端廠商如微軟或Google考慮自行研發晶片,就可以直接參 考Grace的設計。當雲端廠商因為自研晶片,開始往RISC架構陣營靠攏,NVIDIA推出Grace CPU的策略可望成為催化劑,帶動Arm生態系發展,若生態系發展蓬勃,屆時有機會對Intel造成有力的競爭威脅。 生態系競爭勝者為王 綜觀處理器在HPC市場的競爭態勢,x86架構因其效能優勢,仍居於領先地位,在TOP500名單中,超過90%的工作站都採用Intel的伺服器,不過近年仍面對RISC架構帶來的挑戰。Intel的處理器生態系已臻成熟,仰賴完整的商業軟體支援,x86架構仍是高效運算主流。隨著雲端資料中心的需求不斷增加,Arm架構高度彈性與適用於客製化的特性,催生核心數大幅領先Intel伺服器的產品,在效能方面有其優勢,透過結合GPU,試圖挑戰Intel的效能,雲端廠商自研晶片也青睞Arm架構。然而商用軟體支援還是Arm伺服器的硬傷,如果只是應用在雲端廠商的少數且特定的應用,單獨開發軟體不是大問題,但軟體不相容的問題導致Arm架構難以普及,在市占表現上大大落後於Intel。Intel另一個對手AMD在搶先支援PCIe 4.0之後,出現強大衝勁,在營收方面表現亮眼,市占也開始提升,是長期觀察HPC處理器市場的重點之一。 另一方面,NVIDIA在GPU市場已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即便在伺服器的成本結構中占比吃重,但是其他廠商自行研發的GPU即便實際使用上硬體效能足夠,但是軟體更新慢、開源社群不夠活絡,仍舊無法撼動NVIDIA...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