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市場話題

市場話題

- Advertisement -

免費手機遊戲還有優勢嗎?

  文 | 萬岳憲 資策會MIC產業躍升事業群總監 這樣的玩家心聲,撩起我對手機免費遊戲的好奇心,因為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認為,數位時代的資訊免費概念,是大家的一場誤會,因為絕大多數根據「免費」概念所建立的經濟體,其實都可以合理的被懷疑是一種行銷手段。例如,經常看到的「買一送一」,其實是各打五折的另外一種敘述方式;「免運費」的意思,通常是產品售價已經包含運送成本;「附贈品」則表示你已經付錢買了,不要贈品也不能退錢給你。 可是這樣的「免費」行銷概念,在消費市場上隨時看得到,消費者也好像已經習以為常,如果你假裝不知情的問店家:「我不要贈品,可不可以算便宜一點。」你身旁的友人一定會趕快用手肘頂你說:「不行啦!不行啦!」 所以,同理猜測,目前的手機遊戲玩家,早就明白免費遊戲不是真的免費,而且也完全理解「免費取得」且「App內購買」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免費拿到玩前幾關,想玩更多關還是要付錢買。這樣的手機遊戲營運模式是個「穩定的市場」嗎?消費者是不是在沒有其它選擇的情形下接受這樣的模式?那幾位「骨灰級玩家」到底是在抱怨什麼?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身體驗,實際認真的去玩幾個手機遊戲。但是要從那幾個手機遊戲開始呢?是開啟App Store或Google Play,看到第一個免費遊戲就下載,還是直接下載排行榜第一名的免費遊戲?突然,我想到美國驚悚小說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隨機法則,他會隨意的翻找英文字典,隨機挑選三個英文字彙,如果他沒有辦法將三個英文字聯想出一篇故事,他就會再重複隨機翻找三個英文字,直到靈感出現。 我也想體驗隨機的結果,所以就透過社群媒體跟這幾位「骨灰級玩家」聯繫,由他們隨意的推薦我玩那些手機遊戲,我還強調絕對不要想太多,想寄就寄給我,別管我想不想玩。果然,這些玩家立刻很不負責任的,傳送許多手機遊戲App的連結給我,類型繁雜各異,但共同點都是「免費取得」。 我不是手機遊戲素人,也曾經盲從的一股腦兒鑽進「免費」黑洞裡,沈浸在憤怒鳥(Angry Bird)與糖果傳奇(Candy Crush)的破關路徑中,跟著人潮去抓寶可夢(Pokémon GO),被一個一個麵包屑,引誘進入永無止境的遊戲關卡,跟兄弟比賽不靠道具過關,跟老婆約定闖過1,000關就金盆洗手。 而這群「骨灰級玩家」也不是貪圖「免費」富貴的省油燈,他們都是在PC Game盛行的年代,沈浸於「魔鬼戰將系列」(Commandos)、「世紀帝國系列」(Age of Empires)、「魔獸爭霸系列」(Warcraft)的玩家們,對電腦遊戲的執著,絕對不亞於近世代青年對動漫與Cosplay的狂熱。那是一個凌晨接到朋友來電借滑鼠,因為玩太久被老婆扯斷滑鼠線…的年代;也是遊戲製作團隊和玩家鬥智的年代,創造出讓玩家們經過謹慎評估後,再貴也要買下來收藏的經典作品。 在深度玩手機遊戲一個月後,我也開始不耐煩App內購買的營運模式,多數的遊戲是藉由「廣告」和「卡關」來激起玩家的付費意願,你不想一直被突然跳出來的廣告干擾、你不甘心被永遠卡在這一關,那就花錢買吧;甚至你花錢買了以後,還會遇到很難的關卡,不小心在快過關的時候失敗,沒關係,看個廣告就可以原地復活;你想熟能生巧的闖關,不可能,因為會有人工智能的大數據精算,你會被卡關在「少一顆鑽石、少一枚金幣、少一盒彈藥、少一格能量」或設備沒有升級、武器沒有進化。 我發現不耐煩的情緒,不是來自無止境的「誘導付費機制」,而是玩遊戲過程中,不斷的被誘導付費機制打破遊戲沈浸空間、阻斷與遊戲角色的情感連結,玩家在持續重建遊戲空間與情感連結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對遊戲劇情與角色的向心力。或許有一群玩家,跟我有相同的感受,正在等待新型態的手機遊戲出現,這群玩家會願意付月費或年費,因為他們想要完整的遊戲空間,一次完整的遊戲歷程,在固定的時間裡,完成遊戲設定的成就,讓心靈得到發散,就在每天攜帶的手機裡。 我還沒有想到新型態的手機遊戲營運模式是什麼?但是我已經看見「免費」定價,變得愈來愈沒有吸引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麥奎斯教授(Rita Gunther McGrath)認為,當企業處於變動很大的競爭環境中,實施變革並不會對企業產生危險,反而追隨穩定型態的策略,才是最危險的經營狀態。企業一但落入穩定是常態,變動是非常態的主觀認知,就會形成組織運作的反射思維,同時也創造企業的慣性運作。 數位經濟時代,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會只有來自「同產業」,最有破壞力的競爭者,可能來自「斜向」(Oblique)的競爭對手,也就是「你」從來都不會想到是「他」的異業競爭者,例如餐飲的競爭對手,就可能來自手機遊戲業者,因為兩者都是在競逐消費者的可支配所得。 未來,手機遊戲業者的斜向競爭對手,可能來自音樂、影視和直播。因為,競爭的不是「免費」使用,而是一場可支配時間與手機儲存空間的卡位戰。
0

整合多重感知/人工智慧 機械手臂展現十八般武藝

台灣愛普生(Epson)產業科技事業部副總經理王亮國表示,就像各大車廠都會在重要車展上展示未來概念車,宣揚自家對未來汽車的想像跟願景,Epson日前在自動化展上展示的WorkSense W-01自主性智慧雙臂機器人,也是該公司對機器手臂未來發展趨勢的想法。 台灣愛普生產業科技事業部副總經理王亮國認為,未來機器手臂上必然將整合更多感測功能,並導入人工智慧。左為Epson WorkSense W-01機器人。 多重感測讓手臂應用更為靈活 該雙臂機器人擁有2D+3D視覺辨識、力覺感測跟自主思考能力。當機器人偵測到手臂移動路徑上有障礙物出現時,會重新規畫路徑以繞過障礙物。至於機器人本體則採取單一手臂具有七軸關節,加上腰部可旋轉共十五軸的設計,作業流暢度跟靈活性不會比人類遜色。跟真人相比,目前該雙臂機器人只剩下自主移動這點還無法做到,但王亮國透露,未來Epson還會推出結合自動引導車輛(AGV)的雙臂機器人。具備移動能力的雙臂機器人,將可承擔更多樣化的工作任務。 除了概念性的雙臂機器人之外,Epson也推出N6六軸機械手臂與VT6一體式手臂兩款新產品,其中N6採取折疊式設計,除了最小作業空間需求跟人類作業員相似外,還可以懸吊式安裝,讓工廠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部署更多機器手臂。VT6則是將手臂的控制器直接內建到手臂本體中,除了具備占用空間小的優勢外,也更容易與其他設備整合,例如將手臂搭載在AGV上。 省、小、精是Epson設計機器手臂的核心理念,高精度、高速度與低震動則是該公司手臂與其他競爭對手最大的差異化所在。但除了手臂本體的進步,未來手臂一定會搭載更多感測技術,來滿足客戶的應用需求。舉例來說,手臂結合視覺跟力覺感測,就能讓手臂執行軟性電路板(FPC)插件作業。因為施力不當會很容易導致軟板損毀,所以目前軟板插件多半還是用人工作業。但具備力道感測能力的機器手臂,能有效避免此一問題。 王亮國表示,手臂產品的進步,讓手臂可以在工廠裡執行更多元化的作業。也因為如此,台灣許多電子製造業的手臂用量不斷上升,負責監督導入專案的主管層級也越來越高,顯示客戶對產線自動化的重視程度正在與日俱增。 不過,提到自動化,不可諱言的是,客戶最主要的考量還是在成本,畢竟要打造一條自動化產線,往往牽涉到相當可觀的資金投入。因此,目前在工業機器手臂市場上,有些業者採取殺價競爭的策略,希望藉此博得客戶青睞。這對於目前在台灣市占率領先的Epson來說,是一個必須正視的挑戰。 走出工廠開拓新藍海 對此,王亮國透露了兩個因應策略,首先是建議客戶在財務操作上,將機器手臂視為耐久財,用逐年折舊攤提而非一次性採購的方式來認列成本。因為現在手臂能做的工作越來越多元,即便產品更新換代或產線有所調整,已經採購的手臂還是可以繼續沿用,不會就此派不上用場。這種成本認列方法不僅比較貼近現實,也可以讓廠商財務負擔大幅降低。換言之,能執行的任務越多元,部署彈性越高的手臂產品,即便單價較高,成本效益還是會比低單價但功能單一、部署彈性低的手臂為佳。 其實,Epson的手臂在台灣的製造業市場一直是市占龍頭,因此也成為各家手臂業者集中火力的對象。未來Epson會繼續投入更多資源,鞏固其市場領先優勢,例如強化建教合作,培育更多熟悉Epson手臂的年輕工程師,為製造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顧問、產線建置模擬與後續維修服務等。 第二個策略則是走出工廠、走進店頭。隨著Epson的手臂越來越靈活、智慧化,未來Epson的手臂除了應用在工廠,也可以應用在非電子製造業,例如食品業、生醫實驗室、製藥等,甚至服務型機器人市場,也是Epson有意進軍的領域。
0

台廠聯手解技術難題 MicroLED蓄勢待發

在2018年各大消費性電子或顯示技術展會中,MicroLED顯示器以及MiniLED背光源的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螢幕無疑是鎂光燈的焦點。包括三星(Samsung)、索尼(Sony)、友達(AUO)等大廠皆展示相關的概念性產品。 MicroLED在技術壽命、對比度、能耗、反應時間與可視角等均勝過LCD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全球各大龍頭廠商早已積極布局,鴻海更砸重金打造MicroLED全產業鏈,皆有助推進MicroLED商業化進程。在2018年8月底登場的智慧顯示與觸控展(Touch Taiwan 2018),更首度新增了「MicroLED/MiniLED產品與解決方案」主題專區,眾台灣LED與面板大廠皆參戰展示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根據研究單位LEDinside報告預估,至2022年MicroLED以及MiniLED的市場產值將會達到13.8億美元(圖1)。 圖1 MicroLED與MiniLED產值預估 資料來源:LEDinside LED技術進展神速,如今LED燈泡的滲透率已比幾年前預期的還要快上許多。晶元光電(Epistar)營業暨市場行銷中心產品管理群資深處長鄧紹猷認為,在2005年時,業界普遍認為LED通用照明(General Lighting)市場將在2020年達到飽和,然而時至今日,市場上LED燈泡與螢光燈管的價格已經不相上下,LED通用照明市場的飽和比預期提早了2~3年發生。因此,鄧紹猷亦指出,儘管現今業界普遍認為尚需5~6年MicroLED顯示器才能量產並普及,然而依照目前的技術發展速度,MicroLED顯示器很有可能將會如同LED通用照明的發展歷程一般提早發生。 台LED產業鏈完整 精密機械市場有潛力 從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 CRT)顯示器當道的時代,一直到近期的OLED顯示器崛起,亞洲的廠商一直都在顯示器產業鏈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台灣,更有著非常豐富的LCD、LED生產經驗,掌握了相當多關鍵技術;再加上強健的設備製造產業,在未來有望在MicroLED製程的精密機械製造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台大光電研究所副所長黃建璋(圖2)指出,台灣是難得少見在LCD與LED產業都非常完備的區域,因此,在Micr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台灣廠商將更有能力往終端品牌與精密機械進行布局。 圖2 台大光電研究所副所長黃建璋指出,在Micr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台灣廠商將更有能力往終端品牌與精密機械布局。 然而,目前LCD製造所涉及的精密機械製造技術多為日本廠商掌握,儘管台灣的精密機械製造廠商生產品質優異,但多以生產工具機為主。加上目前巨量轉移技術未定,因此台灣業者多還在觀望,少有廠商開始投入資源展開研發。 不過黃建璋認為,儘管目前巨量轉移眾流派各自發展,何種轉移技術將會是未來的主流尚未出現定論,但是無論未來何種技術方法成為主流,在轉移過程中皆會需要高度精密的物理對準處理,因此精密機械的市場需求潛力將相當龐大,而台灣廠商在精密機械製造的表現優異,因此將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也將是台廠在MicroLED產業鏈中成為關鍵製造商的重要切入點。 由於看好台灣LED人才與技術資源,許多國外大廠也開始在台投入更多資源,搶攻MicroLED製造市場。默克(Merck)全球識別與照明科技銷售處長楊貴惠(圖3)便指出,無論是由LED或是顯示器製造市場看來,亞洲都還是最重要的區域,因此默克近年來逐漸將LED與顯示相關的業務主管駐點於亞洲區域。 圖3 默克全球識別與照明科技銷售處長楊貴惠指出,無論是由LED或是顯示器製造市場看來,亞洲都還是最重要的區域市場。 楊貴惠也提到,由材料供應到量產的過程中,應用測試(Application Test)是最為重要且費時的階段。為了時時提供台灣客戶最新LED相關材料,並且讓實驗結果回饋更加即時,因此默克在台灣設立了三座實驗室。其中包含在桃園的液晶原料研發實驗室,以及2017年在高雄創立的積體電路(IC)材料應用研究與開發中心,期盼能藉此近距離與客戶合作並即時提供解決方案。 OLED經驗為助力 MicroLED驅動IC發展更快 隆達電子技術中心副總經理黃兆年指出,LED產業在台發展近50年,許多現今正熱議中的MicroLED技術發展方向以往都曾嘗試過,然而當時資源、設備、材料尚未到位,因此未具體實現相關概念,看見商用成品。但時至今日許多條件已滿足,因此過往所累積的技術能量將逐漸看到成果。 舉例而言,台灣在10年前曾經投入過OLED顯示技術開發,然而近年來該顯示技術的關鍵設備與材料由韓國廠商控制的產業狀況已底定。台灣廠商雖已難在OLED顯示器生產鏈中成為關鍵供應商,然而當初投入該顯示技術研發時所留下的研究成果將有助於MicroLED顯示技術發展,例如驅動IC的架構便是一個重要的項目。 巨量轉移方法多 晶粒製程為重要挑戰 Micr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備受矚目,其中巨量轉移無疑是眾廠商迫切需要突破的技術瓶頸。業界普遍認為轉移良率必須要達到99.99999%才算是及格,然而目前無論是何種轉移方法,良率皆尚未突破99.999%。不僅如此,不同的轉移方法將對應到不同的晶粒製程,在轉移後的壞點修復方法也有所差異,提升良率的挑戰不僅是在轉移過程。 鄧紹猷便指出,如何在將LED微型化的同時,依然保有一樣的效能,便是LED在磊晶、長晶製程階段的重要挑戰。 黃兆年也表示,MicroLED由LED的晶粒製程開始,便與傳統的LED製程大有不同。例如,在長晶過程中必須導入弱化結構,使晶粒易於抓取,後面的轉移過程才能夠順利進行。 另一方面,KLA-Tencor產品行銷經理Mukund Raghunathan指出,在MicroLED技術中,每個LED晶片構成一個像素,只要一個缺陷或污染粒子就可以導致像素損壞。因此,生產無缺陷的磊晶晶圓也是製程工程師面臨的重要任務。 降低巨量轉移難度 玻璃基板成MicroLED小尺寸主流 由於玻璃基板相較於PCB基板而言,較容易實現巨量轉移,因此已成為眾廠商們的技術優化方向。玻璃基板更已經成為手機、智慧手表等中小尺寸MicroLED顯示器的首選方案。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綠能事業處研究協理儲于超(圖4)指出,在2018年比較值得留意的是,許多廠商開始展示拼接式的大型MicroLED看板。例如,索尼(Sony)在2017年便展出了「CLEDIS」(Crystal LED Integrated Structure)顯示器,並宣告即將開始開賣;三星也宣稱The Wall即將在2018年下半開賣,大型MicroLED顯示器即將量產。 圖4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綠能事業處研究協理儲于超指出,在2018年許多廠商開始展示拼接式的大型MicroLED看板。 儲于超認為,在所有目前所展示過的產品中,以Sony的CLEDIS顯示器之技術最為成熟。由於Sony CLEDIS所使用的PCB板尺寸已是目前的極限,MicroLED的晶粒等級已小於30微米(Micrometer, μm),更採用了主動式驅動方案。以此技術架構而言,未來會遇到比較大的挑戰依然將在於MicroLED巨量轉移至PCB板的過程。 儲于超進一步說明,由於PCB板的平整度不高,因此MicroLED晶粒難以直接轉移至PCB板。以Sony小於30微米的晶粒尺寸而言,在晶粒轉移至PCB板的過程中,必須要先轉移至一個暫時的基板,才有可能再次轉移至PCB板上。而MicroLED晶粒轉移至玻璃基板的程序則相對比較容易,因此,目前眾廠商們皆在思考,未來若是MicroLED成本要降低,可能必須考慮將PCB板換成玻璃基板,再以玻璃基板去做TFT的主動式驅動方案,以此方式降低製造成本。正因如此,目前在如智慧手表的中小尺寸MicroLED顯示器開發上,玻璃基板已成為主流方案。 大型看板以PCB為主流 解析度需求逐漸提升 儘管玻璃基板能夠降低巨量轉移難度,然而,若採取玻璃基板拼接製成大型顯示螢幕,也可能會遇到許多尚未解決的技術問題。因此在大型看板(Signage)應用中,將依然以PCB基板方案為主。 目前傳統LED大型看板市場已相當成熟,並且對於RGB LED晶片的需求量非常龐大。因此短時間內,該市場將是重要的LED產能出海口。而LED的微型化趨勢,對於相關廠商而言,先將目前的市場經營妥善,再慢慢往較小的晶粒尺寸的方案前進,也無非是一個應戰的好策略。 聚積科技微發光二極體事業部經理黃炳凱(圖5)指出,對於解析度要求較高的室內大型看板市場是該公司目前的重要經營方向。現今室內大型看板的主流像素間距(Pixel Pitch)為0.9~1.5mm,而Pixel Pitch越低需要搭配越高階的驅動方案。 圖5 聚積科技微發光二極體事業部經理黃炳凱指出,對於解析度要求較高的室內大型看板市場是該公司目前的重要經營方向。 由於對大型看板顯示品質的要求逐漸提升,然而RGB...
0

美光轉向電荷捕捉 3D Xpoint暖身時間不多了

西瓜偎大邊 電荷捕捉大獲全勝 在半導體的世界裡,一項技術能否成功,供需兩端的規模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光的NAND Flash產品發展路線決定從浮閘轉向電荷捕捉,正是因為除了英特爾跟美光之外,業內已經沒有其他供應商採用浮閘技術。 由於美光決定轉向,未來還會堅守浮閘技術的NAND Flash供應商將只剩下英特爾。對英特爾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不利的情況。一來日後所有的研發費用將必須獨自承擔,二來設備供應鏈業者願意力挺到何種程度,也是個問題。英特爾的設備採購訂單再大,也無法跟三星、東芝、海力士等業者的設備需求總量相比。設備業者在商言商,其NAND Flash相關設備的研發重心必然往電荷捕捉移動,未來還能分配多少資源給浮閘製程所使用的設備,是個大哉問。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在DRAM產業就曾發生過。在21世紀的前十年,DRAM產業就曾發生過溝槽式(Trench)與堆疊式(Stack)的架構大戰。溝槽式DRAM(圖1)的電容在閘極下方,堆疊式DRAM(圖2)的電容器則在閘極上方,是這兩種DRAM最大的差異。 新電子科技雜誌主筆黃繼寬 圖1 溝槽式DRAM 在溝槽式DRAM的製程中,必須先在基板蝕刻出溝槽,然後在溝槽中沉積出介電層,以形成電容器,然後在電容器上方再製造出閘極,構成完整的DRAM Cell。這種製程最大的技術挑戰有二,一是隨著線寬越來越細,溝槽的寬深比跟著增加,如何蝕刻出這種溝槽,是相當大的技術挑戰。其次,在進行沉積製程時,由於溝槽的開口越來越細,要在溝槽裡面沉積足夠的介電材料,形成容值夠高的電容器,也越來越難。相較之下,堆疊式DRAM則沒有上述問題,因此隨著製程節點越往前推進,溝槽式DRAM的採用者越來越少。 兩大技術陣營從130奈米開始一路纏鬥到75奈米,最後只剩下奇夢達(Qimonda)還能做出溝槽式DRAM,其他DRAM業者則早已改採堆疊式架構。而在這個過程中,DRAM業者不斷跳槽到堆疊式架構,設備業者對溝槽式製程的支援也越來越少。最後,隨著奇夢達破產,溝槽式DRAM也宣告走入歷史。 如果歷史經驗有任何參考價值,溝槽式DRAM與堆疊式DRAM的大戰告訴我們,英特爾可能做出了很危險的決策。台語俗諺說「西瓜偎大邊」,看準趨勢發展方向,站在主流方,可獲得的生態系統資源也越多,規模經濟效應也越明顯。而站錯邊的廠商,最後往往只能黯然退出市場。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照理說,英特爾應該也看得出固守浮閘技術的危險性,但英特爾/美光宣布分手已經幾個月過去,英特爾看起來沒有改變NAND Flash技術發展路線的打算。有些媒體認為,英特爾應該只是不願公開承認浮閘技術已經走到盡頭,試圖做最後的努力。 但對英特爾而言,浮閘技術或許仍有值得賭一把的理由。筆者認為,英特爾不是一家會為了面子死撐的企業,從Wireless USB、WiMAX到WiDi,英特爾技術發展押錯寶的例子其實不少,最後都是以壯士斷腕的結局收場。因此,另一個可能是,英特爾對自己的浮閘技術掌握度深具信心,認為至少還能再支撐一個世代以上,然後將自家記憶體產品過渡到Optane,也就是3D Xpoint技術。 事實上,筆者認為,對手握3D Xpoint技術的英特爾來說,以浮閘技術為基礎的NAND Flash,最大的任務是爭取時間,而不是真的要一直靠此技術跟其他NAND Flash供應商競爭。 雖說西瓜偎大邊,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也是商業競爭的常識。NAND Flash記憶體跟DRAM一樣,是同質性很高的產品,也因為如此,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武器,直言之只有三項法寶--產品開發速度、成本控管跟口袋深度。誰的產品開發速度領先同業,誰就能掌握新產品上市初期的高獲利時機;成本控管能力較佳、口袋深度夠深的業者,則更有籌碼打價格戰,在市況不佳的時候熬過市場寒冬。 相較於其他記憶體供應商,英特爾其實有很多策略選項,Optane就是一路活棋,而且是其他記憶體供應商所沒有的獨家技術。Optane的讀寫效能理論上接近DRAM,但卻具有NAND Flash的非揮發特性,被認為是非常有潛力的次世代記憶體。不過,目前Optane固態硬碟(SSD)的效能其實跟NAND Flash SSD相去不遠,價格卻高出一大截,因此市場接受度並不理想。也因為如此,英特爾還需要時間為Optane做更多準備,包含平台架構/軟體的調整跟最佳化,以及最重要的降低成本,Optane的市場接受度才有機會提升。 另一方面,Optane除了用在SSD之外,也可以DIMM模組的型態出現。目前英特爾已經提供基於Optane的DIMM模組工程樣品給特定客戶,預計2019年開始量產。這是一項非常值得關注的產品,即便短期內Optane DIMM不可能取代DRAM的地位,但至少有攪局的潛力。 某記憶體相關業者就直言,主機板上的DIMM插槽總數不太有增加的機會。換言之,只要Optane DIMM占掉一個插槽,DRAM的DIMM插槽就少一個。由於DRAM報價居高不下,英特爾在2017年拱手把盤據數十年的全球半導體營收龍頭寶座讓給了三星,而Optane DIMM這項產品在此刻現身,其實頗有牽制三星的意味存在。 前面提到,英特爾不是純記憶體業者,而是運算平台的主導者,因此,相較於其他記憶體業者只能在英特爾制定的平台框架內競爭,在技術上,英特爾可以用平台設計來拉抬Optane,在商業模式上也有捆綁銷售的可能性。 供應商家數不足恐成普及障礙 雖然Optane有其特殊性,而且英特爾還可以將其包裹在平台中推廣,但整體來說,這項技術未來的最大隱憂,恐怕就是它的特殊性。3D Xpoint是英特爾跟美光聯手開發的次世代記憶體技術,目前已經商品化的廠商則只有英特爾一家,美光則不願意將基於3D Xpoint技術的記憶體運用在SSD產品上,甚至寧可讓其廠房閒置,也不願生產3D Xpoint記憶體。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Optane SSD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因為產能實在太低。沒有量就不會有Cost Down,是電子業的基本規律。此外,單一供貨商也會使原始設備製造商(OEM)跟品牌廠持觀望態度。 或許也是考量到單一供應商可能造成的問題,加上3D Xpoint的部分關鍵技術也來自美光,因此在英特爾、美光宣布停止合作開發下一代NAND...
0

雷射/結構光技術各有長才 3D機器視覺助工業檢測加分

機器視覺應用的潛在商機龐大,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指出,由於3D模型與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大幅提升了3D機器視覺的市場潛力,預計該市場到2022年將達到19億美元;自2017年至2022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將為9%(圖1)。 圖1 3D機器視覺市場預測 資料來源:Market Research Future 由於機器視覺技術的成熟,在工業領域除了協助檢測與掃讀條碼之外,在近年來更開始運用在視覺導引機器人(VGR)之中。單一機械手臂可以透過機器視覺辨識零組件款式,進而調整抓取、搬移、組裝的角度與力道,更能有效防止機器人意外碰撞,維護工業現場安全。 機器人+3D視覺正夯 由於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AI)風潮興起,全球機器人大廠便開始在其機器視覺系統裡導入機器學習功能,欲打造新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壁壘。包括日本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DAIHEN與三菱電機等多家工業機器人大廠,均展示了導入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工業機器視覺應用,包括表面檢測、工件位置、力回饋自我調整等功能。在台灣,亦能看到自2017年起,鈺創科技、工研院機械所等廠商更紛紛推出了針對工業應用的3D機器視覺解決方案,期待能藉由機器視覺技術的提升,使智慧製造技術更精進。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柏德葳(圖2)指出,3D機器視覺技術整合人工智慧正成為主流趨勢,讓工業機器人具備人腦思維,以執行更高精度、更複雜的工作。例如取代過去長期由人工負責的品管檢驗,也可以進行肉眼無法檢測的細節檢驗。各大廠陸續在台北自動化大展、東京機器人展與漢諾威工業展等上展示智慧視覺方案,包含3D視覺取放系統與AI球鞋檢測系統。其中3D視覺拾取系統內建深度學習的AI功能,可以學習備品或產品的外形,並自動辨識以及撿取;例如可以學習不同顏色的羊毛或織布,再由系統進行判別後自動撿取分類。在應用領域方面,比較看好的則是汽車工業、電子組裝業、金屬加工業、製鞋業等。 圖2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柏德葳指出,3D機器視覺技術整合人工智慧正成為主流趨勢,眾大廠皆在展會上展示自家智慧視覺方案。 使用廠商對於3D機器視覺的主要需求是在於定位、辨識、驗證、測量和缺陷檢測。至今為止,3D視覺系統技術的發展已趨於成熟,且能夠讓工業機器人有效地識別和抓取料框中不同形狀的工件,由此可見其應用前景廣泛。包括發那科、安川電機、三菱電機等在東京機器人展均有展示「3D視覺引導工業機器人抓取、放置零組件(Random Bin Picking)」之類的解決方案,而其3D視覺系統已能區分類似的形狀和色彩,也可以隨機堆放的零組件。 3D機器視覺技術多      雙鏡頭方案成本最低 要實現機器視覺有非常多種技術方法,得看生產線的需求來決定導入何種技術應用。目前主流作法有以下三種: .雙鏡頭 雙鏡頭解決方案是以兩顆相機進行三角運算,進而實現3D機器視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林信亨(圖3)表示,由於各類相機、鏡頭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因此雙鏡頭解決方案在3D機器視覺中,是比較便宜的作法。 圖3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林信亨表示,由於各類相機、鏡頭發展相當成熟,因此雙鏡頭解決方案在3D機器視覺中,是比較便宜的作法。 雙鏡頭解決方案通常稱為立體視覺,也會被稱為2.5D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並非真正能提供完整立體資訊的3D技術。並且,鏡頭所能做到的判斷可能會有將近公分等級的誤差,因此,目前在工業生產線上的運用以邊緣特徵點清楚的物件貨運、夾取、尺寸估算為主。 .雷射+鏡頭 由雷射光加上鏡頭的影像資訊,能真正提供3D立體資訊。該作法雖然精準度高,然而掃瞄速度較慢,在當今機械手臂動作已經非常快速的狀況下,就算只是1~2秒的延遲時間,都將大幅拉低手臂的運動效率。因此,雷射加上鏡頭的解決方案較為適合用於樣貌缺陷的檢測。工研院便針對此需求,推出了結合雷射與相機技術的3D視覺模組。該模組可以依照工件的大小,調整掃描角度、相機解析度,具備很好的調變性。 .投影機+鏡頭 另一種提供3D機器視覺資訊的方式,是以投影機發送結構光,結構光在遇到物件後會變形反射,再由相機鏡頭判讀結構光反射的結果。由於此方式夠做到相對較高的判讀速度,因此,目前大約八成以上的廠商是用此技術搭配機器手臂使用。   低成本/色彩判讀為優勢 2D機器視覺不退場 儘管3D機器視覺技術能夠做到多種產線應用。然而,2D機器視覺依然具備成本較低的優勢,並且能夠提供色彩資訊。因此在未來2D機器視覺技術滲透率將與3D機器視覺一同成長,並不會由於3D視覺技術的發展而受到擠壓。 2D機器視覺最大的優點在於能提供色彩資訊,許多瑕疵檢測必須偵測產品是否有污染、異色的情況,這時候許多3D技術反而無法判斷。另一方面,成本也是許多製造商在導入機器視覺時的考量,因此在導引組裝、定位等產線需求,依舊會以成本較低的2D機器視覺方案為主。 柏德葳說明,在工業檢測領域,若被檢測的對象是平面的圖案或者攤在平面上的物品,2D機器視覺就能夠滿足檢測的需求;若被檢測的對象是立體物品或者在箱子裡堆疊一團的加工金屬工件等,才需要使用3D機器視覺提高辨識準確率、加速辨識速度。 工研院機械所工業視覺技術部經理蔡雅惠(圖4)亦指出,若是生產線工件較為平坦、無過大的高低起伏,其實也常有2D機器視覺配合機械手臂的應用。或是在農業場域,也能運用機器人搭配2D視覺技術收成水果。 圖4 工研院機械所工業視覺技術部經理蔡雅惠(右)指出,在農業場域,也能運用機器人搭配2D視覺技術收成水果。圖左為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副組長張彥中。 目前在市場上2D機器視覺依然很普遍,在所有工業機器視覺應用之中,2D機器視覺占有八成使用率,相較之下3D依然是比較少見的。然而,蔡雅惠指出,以國際趨勢來看,3D機器視覺確實會越來越受歡迎。 DLP結構光精度高 導入手臂應用多 近年來,3D機器視覺的市場規模正穩定成長中,尤其是在工業應用市場,相對更能夠更精準的預測未來市場變化。德州儀器(TI)DLP資深應用工程師劉旻利(圖5)分享,該公司客戶由五年前開始導入由德州儀器所推出的數位光源處理技術(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DLP)機器視覺解決方案,到了今年,差不多就是到了設備汰舊換新的週期。因此,該公司由大約三年前便開始隨時關注工業應用的新需求,以推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圖5 德州儀器DLP資深應用工程師劉旻利分享,工業客戶對於機器視覺的需求,不外乎就是解析度、速度以及使用彈性三大重點。 劉旻利進一步說明,工業客戶的需求,不外乎就是解析度、速度以及使用彈性三大重點。針對近年來的工業需求,德州儀器更開發了TRP新技術,讓解析度可以拉高雙倍。 劉旻利分享,在開始推廣DLP 3D機器視覺解決方案時,也常聽到客戶認為可以藉由DLP技術解析度高、速度快的特性,導入機器手臂之中,做到少量多樣的彈性產線。當時出現了許多有趣的應用概念,但是幾年下來真正實現的應用卻很少。原因就在於其實許多機器手臂的應用其實只要2D機器視覺技術便能實現。 然而,3D機器視覺的應用依然將持續與手臂結合並精進。劉旻利舉例,近年來許多行動裝置皆講求防水功能,要做到防水功能除了將孔洞移除之外,組裝過程中一定要使用膠水黏貼縫隙。而目前的點膠控制多由機械手臂處理,若要做到一步到位的點膠、黏貼,並將誤差值控制在公釐等級以下,便需要3D機器視覺先掃描物件並規畫點膠路徑。此應用需要快速、高精準度的3D機器視覺輔助,若要將3D機器視覺模組導入在機器手臂之中,模組的微型化也將非常重要。由於TRP技術,能夠使投影機做到更高的光利用效率、體積也能夠更小,因此也相當適合機器手臂應用。 產業老經驗AI來傳承 在導入3D機器視覺到產線的過程中,當然成本會是業者很大的考量。然而除此考量之外,由於機器視覺所累積的巨量資料能夠透過人工智慧加以分析並回饋、改善產線,因此所帶來的助益不單純是可以透過簡單的價格、收益來計算的。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副組長張彥中表示,在與一些製造業者合作的過程中,發現許多產線的調校其實都是仰賴老師傅的經驗累積,因此隨著老師傅逐漸退休,他們的經驗該如何傳承將成為一大問題。透過機器視覺搭配人工智慧能以另一種方式保留技術經驗,這也是廠商願意在此投入成本的重要原因。 蔡雅惠指出,無論是在機器手臂的應用,或是品質檢測的掌握上,透過2D或是3D機器視覺都能讓製造商掌握大量的資訊與產品的品質狀態。蔡雅惠便提到,藉由品質監控的數據回推,就能進一步推測出製程參數是否設定正確。 舉例而言,工研院由2017年開始與鏡片廠合作,在鏡片烤彎的過程中,烤爐的溫度必須隨著氣候環境的溫度調整,因此,產線製程的設定參數必須時時調校。過去像這樣的工作執行,皆是透過老師傅的經驗調整,然而在產線布置3D機器視覺技術之後,還可以布置一些環境溫度、濕度的感測器,以及爐區溫度、生產線輸送速度的感測器,透過各種感測器蒐集到數據並加以計算分析後,就會知道設定參數是否正確。也能再利用人工智慧運算回饋,即時調整生產線的參數值。 蔡雅惠說明,在此鏡片廠的案例中,過去透過人工調整大約能達到60%良率,導入人工智慧後,鏡片良率則能高達90%。 3D機器視覺加持 建築機器人大顯身手 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雙重壓力下,不只製造業缺工,工作環境不佳、辛苦或危險的工作(即俗稱的3K產業)也越來越難找到工人。在此情況下,用機器取代人力從事這類勞動,勢必成為趨勢。然而,相較於製造業產線,其他產業的工作現場可能更為複雜,如何讓機器人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無疑是一大考驗。而3D機器視覺跟自主協作,或將成為這類機器人必備的能力。 天目時科(Tmsuk Formosa)董事長川久保勇次表示,雖然製造業仍是目前機器人產業最重要的客戶,但隨著人口老化跟少子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勞動力不足將成為每個行業都必須面對的挑戰。如何用機器協助人類提高生產力,甚至在某些環境比較不好,或危險性程度較高的作業現場,完全用機器取代人類,將是每家企業都必須思考的問題。而這也是該公司作為機器人ODM業者的生存利基。 天目時科是一家商業模式相當特別的機器人業者。目前在機器人產業中,大型的機器人供應商多半是鎖定製造業應用,推出標準化的機器手臂產品。但天目時科並不提供標準產品,而是按照各行業客戶的需求,替客戶開發、生產客製化機器人。在某些情況下,客戶甚至會跟該公司共同開發,以確保產品能符合其應用需求。 近期該公司便與日本積水住宅共同發布了一款專為天花板工事所設計的機器人方案。該方案由兩台可分成上下兩個單元的機器人--Carry與Shot所組成。兩台機器人都搭載3D與2D機器視覺,其中3D視覺主要是用來偵測場景中的障礙物,避免碰撞。至於2D機器視覺,則使用在天花板的施工過程中。Carry機器人的2D機器視覺主要用來量測天花板骨架的長寬尺寸,並會將資訊傳遞到平板電腦上,讓作業人員能據以裁切出尺寸正確的石膏板,再交由Carry將石膏板舉到定位並初步打釘;Shot的2D機器視覺能力則負責檢查石膏板是否正確對位,並指揮Carry進行微調,確認位置無誤後再將剩餘的釘子打上,將石膏板完全固定。未來天目時科會進一步將2D機器視覺升級為3D機器視覺,以實現更精準的量測跟對位。據積水住宅估計,這套方案約可減少現場工作人員七成工作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台機器人的四個單元會透過Wi-Fi彼此通訊,自主協調工作動線,因此在作業過程中不會發生碰撞。此外,兩台機器人也具備偵測人員活動的能力,當有人員出現在其作業範圍內時,機器人會感知到人類的存在,進而採取對應動作。 川久保指出,按照協作機器人的設計原則,當有人類靠近時,機器人應該放慢動作,甚至完全停止作業。該公司在開發此機器人時,也按照這個原則進行設計。但對建築現場來說,把機器人直接停下來是否是最安全的作法,還有待商榷,這也是機器人開發商要跟業主深度合作的原因。因此,天目時科還會跟積水住宅進行後續研發,把這套機器人解決方案做得更完善。天花板作業機器人預定將在2020年大規模導入。 另一方面,因為Carry跟Shot是由上下兩個單元所組成,因此,若使用者有不同作業需求,可以替換搭載其他功能的上部單元。舉例來說,天花板的清掃或是要在高處懸掛裝飾物品,用人力作業其實有一定的危險性,這也是Carry跟Shot能派上用場的地方。天目時科未來還會開發支援其他用途的單元,讓Carry跟Shot能執行更多不同的作業。
0

電池/充電產業開步走 供儲能模式進化力挺電動車

全球汽車產業正朝向電動化趨勢發展,預計在2030年時,55%新車都是電動車,傳統汽柴油引擎將逐漸退場。而電池管理(充換電技術)與充電站的發展將是汽、機車電動化的最重要關鍵之一,面對此龐大商機的需求,為了協助台灣產業善用自身軟硬體實力優勢搶奪市場先機,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於日前舉辦「電動車電池管理與服務發展趨勢」標準論壇,邀請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工研院等兩個國內主要研究法人機構;電動機車廠商Gogoro、其昜科技;設備技術與場域運營大廠台達電、WiTricity、信璽國際、能海電能科技等國內外代表機構,全方面涵蓋電動車產業,從政府政策、充電技術、充電環境等關鍵面向,探討技術與應用場域之資通訊標準需求。 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秘書長周勝鄰表示,從產業來看,電動車對傳統汽車製造帶來很大的衝擊,如同特斯拉(Tesla)帶來的效益一般難以忽視。而電動車很重要的組成要素在於電池設計,其本身已發展約2~3個世代,現已日趨成熟。在電池使用部分,已慢慢導入ICT技術,可看到特斯拉的崛起,使得傳統汽車製造商的地位受到挑戰,其技術特色透過電腦IT控制,進一步做電池管理,提升電池使用效率。 特斯拉電動車快速崛起,也進一步帶動台灣零組件的產業發展。可看到特斯拉採用多項關鍵零組件來自台灣供應商,本土廠商也希望可以像是IT產業,憑著技術的優良與產業的優勢,讓全世界想找電動車關鍵零組件的業者都會想到台灣,等到愈來愈多電動車廠加入市場之後,台灣將在新的市場、新的商機占到更重要的地位(圖1)。 圖1 特斯拉採用台灣零組件供應鏈汽車分布圖 資料來源:各廠商資料、車輛中心整理(2018) 另一方面,周勝鄰也談到,在電動車使用上,充電時間至少需要半小時時間,為了提升電動車的使用效率,興起電池交換的概念,意味著讓電池提供成為服務,而這將對未來電動車的產業鏈、商業模式產生很大變革。以台灣來說,可看到Gogoro主推的電池更換服務帶來的話題,除了背後技術帶來的產業發展,亦可看到服務面對生活帶來影響。 Gogoro副總經理彭明義談到,地球環境不斷改變,而空氣汙染議題近兩年討論熱度加溫,可看到全球有700萬人死因來自於空氣汙染,其中更有590萬人位於東南亞與西太平洋地區。以台灣地區來看,因呼吸相關癌症死亡人數約8,600人,相對約2,000人死於機動車輛的交通事故。 因應節能減碳 各國吹禁售燃油車風潮 為了改善上述問題,許多國家已提出禁售傳統燃油車法案,期能推動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等環保車輛,以取代傳統燃油車,因應汽車對環境帶來的汙染問題,而此舉也進一步促進電動車應用市場快速成形。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巴黎協議,為限制溫室氣體排放訂下目標,同意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之內。而由於CO2濃度快速上升,導致氣候明顯暖化,根據ICCT調查,各國針對車輛訂定嚴格油耗法規,降低CO2排放量。舉例來說,歐盟規定2020年每公升須能行駛25.8公里,其油耗標準非常嚴格,現有內燃機引擎技術難因應未來5~10年油耗法規,促使車廠朝汽車電動化發展因應政策。 成本/續航力/充電站 電動車普及三大關鍵 電動車市場正急速起飛,2017年全球電動車銷量超過123萬輛,較2016年大幅成長57%。其中中國大陸、美國、挪威、日本與德國為前五大銷售國。在此趨勢之下,電動車發展起飛最關鍵的重點可分為三大要點。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協理王正健分析,成本、續航力與充電站等三大要素是影響電動車是否能普及的關鍵要素。基於此,各國正積極布建充電站,車廠與政府持續對重要路線規畫充電站;而根據研究機構報告顯示,目前由美國擁有最多充電站,而日本則在快充數量領先全球;預計到了2026年,全球充電站數量將超過220萬。 台達電處長艾祖華認為,充電柱目前遇到最大挑戰在於軟體、系統整合問題。舉例來說,在歐洲地區,充電系統橫跨不同國家與電信商,如何規畫不同通訊平台,整合不同電信業的漫遊系統,甚至將各廠商的充電柱呈現在APP中,實為一大挑戰。此外,硬體上也可看到充電槍的接口規格標準多元,若要符合各種標準,相對的成本上也會隨之而升。整體上充電柱的槍頭標準、電壓與後台通訊系統,皆與軟體息息相關(圖2)。 圖2 電動車充電後端系統與APP設計流程圖 資料來源:台達電 充電站與基礎建設的設計關係緊密。例如,許多住在公寓中的居民,難以在家中進行電動車充電,因為一般家中,可支援的電力約5~7Kw,若再加上一個充電柱,極有可能產生跳電風險,也因此充電問題層出不窮,需要基礎建設跟著改善。可看到市場上已有許多充電柱廠商與建商合作,於地下室整體規畫充電站設置。 充電站延伸出充電時間與基礎建設設計的不方便性,也促使一些廠商期能透過換電池的方式,增加電動車運作的方便性。 電池交換服務當紅 智慧能源概念興起 電池交換服務的概念與現在使用燃油汽/機車使用的概念一樣,只是將「加油」轉變成電池交換,藉此補充能源,實際運作時間約六秒鐘,加快能源取得速度。 信璽國際執行長賴世墉表示,在電動機車產業上,經常面臨車輛充電耗時、電池太重、電池安全、電池成本高、機車騎行距離續航與行駛狀況等問題。舉例來說,光是電池費用就占電動機車成本的60%,且電池僅能支撐3~5年的時間。 延續上述問題,為了解決電池對電動車帶來的影響,彭明義談到,該公司透過電池交換的商業模式,由自己管理電池的方式,在電池上提供更好安全性,並透過NFC交換電池資訊,從而分析使用者的使用模式,包含行駛時間、距離、加速狀態等,以了解車況是否正常,並藉此推薦更適合消費者的使用方案。同時,得以有效確保電池安全性,而用戶也毋須煩惱保養電池的問題。 整體而言,Gogoro認為,打造智慧機車需滿足四項條件,第一是滿足使用者過去在燃油機車的使用習慣,目前台灣有90%車輛是100~125c.c的車輛,故電動機車的速度需要滿足與125c.c相等的等級;第二是良好的操控性;第三為電車與燃油車行駛的行駛距離差異必須縮短,一般燃油機車行駛約100公里需要加油,依照比例,電動機車的設計也需同樣支援行駛100公里距離;最後,則是滿足創新需求。 電動機車產業除了在機車方面不斷提升之外,在基礎建設的配合也須面面俱到。能海電能科技總技術長朱國權認為,服務才是台灣電動車產業最終的機會。台灣應該從業界裡面,將每個汽/機車交換站或充電站的據點變成大數據,將這些數據資料轉換成有用的資訊,建立新的商業價值。舉例來說,台灣各地都設有加油站,加油的每張發票都有紀錄著數據資料,包含加油時間、位置與當地天候資料,而這些大數據蒐集而來的資料,得以轉變成更貼近消費者的配套方案。 解決插拔問題 汽車無線充電受矚目 WiTricity大中華區總經理曹元蓀表示,各國已將傳統汽油車改用電動車轉換設定期限,而要推動電動車應用除了在電池效能、整體成本外,充電插拔是個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也使得汽車導入無線充電的應用備受矚目。 曹元蓀談到,現已有許多國外廠商將電動車充電走向無線化,包含本田(Honda)、豐田(Toyota)、通用汽車(GM)、奧迪(Audi)與BMW等皆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期能在沒有插頭的狀況下,透過無線充電技術達到與傳統充電一樣的效率,同時又能保障充電安全問題。 為了實現此目標,WiTricity透過磁共振技術,提供汽車大廠媲美有線充電的無線充電技術,目前該公司已可實現點對點90~93%以上電池充電效率,且該公司的標準技術可允許前後偏差10cm,左右偏差7.5mm的充電偏差位置,現已與TDK、Toyota、IHI、APTIV、BRUSA等公司合作。 無線充電汽車已非遙不可及的夢想,韓國現代汽車於2018年瑞士日內瓦車展已展示無線充電系統,而BMW也已有3.3千瓦的無線充電系統支援,並預計朝7千瓦、11千瓦的容量邁進。 不過,曹元蓀表示,無線充電技術要成功,需要一個標準規範。美國SAE早於2011年即開始制定無線充電標準,規範無線電頻率、安全設計、通用性以及電磁相容規範等標準;此外,IEC主要制定於地面端的標準,而ISO則是制定車輛端的規範。另外,中國大陸也於2015年開始制定相關標準。 整體而言,目前一級車廠皆有SOP量產無線充電車型的規畫,從2018~2020年,將會看到不同的無線充電車型。 汽車行駛關乎人命,當然相關的法規標準制定也不容小覷,隨著汽車電子化發展,車輛電子的重要規範ISO 26262地位也逐日提升。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陽毅平談到,車輛行駛過程中,其危險性的原因需要層層抽絲剝繭,找出哪個元件所導致,而符合規範也非常重要,包含電子控制單元(ECU)與視訊編解碼器單元(VCU)皆須符合ISO 26262。 交通運輸新趨勢 共享汽車概念逐步起飛 王正健表示,未來汽車產業將逐漸轉型,自駕車將走向電動化,故須控制耗電量與成本,也基於此,在自駕車的時代,未來買房不見得需要配備車位,汽車可自行開往較遠的停車場停車;此外,透過車隊管理公司掌管汽車的租賃模式,共享汽車概念也將隨之而起。 除了電動汽車之外,電動機車也正朝著共享的概念發展。目前也以有電動機車廠商以機車租賃的商業模式運行。其昜電動車科技總經理龔子琪表示,該公司以開發出智慧共享電動機車租賃系統,透過行動裝置實現預約租車、充電還車與支付扣款。 龔子琪談到,電動車的售價高於燃油車且環境建置不夠友善(如充電站不足),加上消費者對於後續維護成本的疑慮,使得消費者在購買上產生遲疑。除此之外,可看到台灣機車數量高達1,360萬台,機車密度為全球第一,而這些機車卻有95%時間閒置在停車場,不僅間接壓縮城市空間,同時也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為改善上述狀況,以租賃的模式改變機車的使用方式,不失為一項解套的方針。 根據歐美統計,一台共享車輛可替代10~15台自有車輛。換言之,100台共享電動車,即可替代1,000台自有燃油機車,可迅速降低PM2.5,並減少900台車輛製造的碳足跡,反映了共享經濟帶來的減碳效果不容忽視。
0

亞馬遜AI一條龍方案出陣 硬體商業務轉型仍是大哉問

亞馬遜投入人工智慧的研發跟應用已有多年歷史,例如其電商網站上的購物推薦引擎,就是以機器學習技術來驅動。這項技術不僅為亞馬遜帶來更多銷售業績,同時也從根本上改變了該公司的倉儲作業跟未來產品發展方向。如今,亞馬遜有意全面推動人工智慧的普及應用,但對其生態系夥伴來說,最大的考驗恐怕是自己的商業模式,要如何跟亞馬遜一樣,實現以AI為核心的轉型。 從專家到普羅大眾都能開發AI應用 AWS方案架構部亞太區新興技術主管Olivier Klein(圖1)表示,亞馬遜發展機器學習(ML)等人工智慧技術,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在亞馬遜電商網站上的推薦引擎,就是該公司第一個由機器學習技術來驅動的應用,其後問世的Echo智慧音箱等新產品,也是該技術的延伸。 圖1 亞馬遜AWS方案架構部亞太區新興技術主管Olivier Klein表示,機器學習已經環繞在你我的生活周遭,只是一般大眾未必意識到它的存在。 在AI需求爆發之際,在相關領域已經耕耘多年的亞馬遜,決定從三個層次來推動AI應用的進一步普及。這三個層次可分成「資料科學家的AI」、「應用開發者的AI」以及「普羅大眾的AI」。 資料科學家的AI方案主要著重在AWS支援的框架跟介面,包含TensorFlow、Caffe2、Torch、Keras等,讓資料科學家可以用其最熟悉或最有效率的框架來分析資料,作為AI應用發展的基礎。應用開發者的AI則是一系列能讓開發人員快速建模、部署深度學習模型的平台跟產品,包含Amazon SageMaker、深度學習相機DeepLens(圖2)。至於普羅大眾的AI,則是一系列已經打包好的應用程式,使用者只要呼叫API,就可以直接取用相關功能,例如提供影像識別功能的Rekognition、負責將語音轉換成文字的Amazon Transcribe、或是反過來將文字轉成語音的Amazon Polly,以及可用來快速開發聊天機器人的Amazon Lex等。 圖2 亞馬遜為機器學習開發者設計的DeepLens深度學習相機。 DeepLens是亞馬遜本次在台唯一展示的硬體產品,該產品本質上是一台攝影機,但可以將其所接收到的影像訊號直接傳送到AWS平台,執行深度學習和電腦視覺運算,並以Rekognition來分析畫面,因此能夠即時辨識物件。值得一提的是,DeepLens已預先安裝Apache MXNet的最佳化版本,因此可以在裝置上執行任何深度學習架構,包括TensorFlow和Caffe2。這也帶出另外一個熱門議題,直接在邊緣裝置上執行模型推論。 針對邊緣推論需求,亞馬遜提出的方案名為AWS Greengrass。該軟體具備雲端資料同步、快取等功能,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該軟體可以跟在AWS雲端上訓練好的模型銜接,讓邊緣裝置利用該模型進行推論,而非利用雲端資料中心的運算資源來推論。 AI改變亞馬遜 台廠準備好了嗎? 作為AI應用跟技術發展的領導者,亞馬遜已經發展出一條龍式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大幅降低AI應用開發的難度。但AI這項技術對亞馬遜而言不只是產品跟服務,其本身的日常營運也受到AI很大的影響。 眾所周知,亞馬遜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因此,如何刺激消費者在自家網站上購買更多產品,顯然是最重要的課題。對此,亞馬遜利用機器學習技術開發出推薦引擎,讓消費者在購買或瀏覽某項商品時,會連帶看到其他相關產品的推播資訊,進而達成讓消費者買更多的目的。 有在亞馬遜網站上購物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亞馬遜網站的推薦引擎不會只推同類產品或相關產品,有時推薦引擎甚至會推風馬牛不相及的產品。不過,很奇妙的是,對某類產品有興趣的消費者,就是有很大的機率會對看似沒有關聯性的產品有興趣,最後一起打包結帳。這就是大數據分析跟機器學習的威力。 但這種由推薦引擎造成的消費模式改變,卻會對亞馬遜的倉儲物流作業造成很大的負擔,因為消費者購買的品項會有很大的歧異,如果倉儲配置還是像圖書館一般,按照產品屬性分門別類安置在貨架上,檢貨作業會浪費很多時間。因為檢貨機器人得橫跨龐大的倉庫,搬運好幾個貨架到打包區,檢貨人員才能拿齊某筆訂單所購買的全部商品。 因此,在導入推薦引擎後,亞馬遜的倉儲就不再依照產品屬性來存放商品,而是以一筆訂單內含品項的機率來安排產品的擺放位置。越有可能出現在同一筆訂單的產品,彼此擺放的距離就越近,甚至是直接放在同一個貨架上,讓檢貨機器人可以用最快速度把所需要的產品全部送到檢貨人員手上。 就像AI改變了亞馬遜的倉儲體系,有意擁抱AI的台灣硬體廠商,未來勢必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其中,最明顯的挑戰是亞馬遜AWS的商業模式所帶來的變革。亞馬遜AWS的商業模式是以使用量計費,這意味著採用亞馬遜解決方案的硬體產品,很難採用一次賣斷的商業模式,因為這些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會不斷衍生出必須支付給亞馬遜的費用。硬體製造商如果想藉由亞馬遜提供的方案快速切入AI應用市場,勢必要摸索出新的商業模式。 對硬體業者來說,如果能精算出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AWS服務的使用量,進而將成本費用反映在硬體售價中,輔以加值訂閱服務來滿足少數重量級用戶的需求,將是對現有商業模式影響最小的做法。蘋果(Apple)的硬體產品搭配iCloud,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案例。然而,對硬體製造商來說,推估產品的生命週期本身就已經有一定難度,不同用戶的使用量變異性更大,要精準估算出相關成本,恐怕得先累積足夠的用戶資料,並輔以大數據分析技術才有機會實現。 另一種可能的商業模式則是把AI相關應用直接當作需要額外付費的服務來銷售。這種商業模式就像Gogoro除了賣電動機車之外,也經營電池交換業務;或是印表機、事務機業者除了賣機器之外,也賣碳粉、墨水等耗材。對硬體業者來說,這種商業模式可以創造持續的現金流,但要說服消費者接受的難度也更高。 近期威聯通(QNAP)與亞馬遜AWS合作,讓自家的NAS設備透過其二次開發套件QIoT Suite Lite與亞馬遜Greengrass對接,則是一種折衷方案。威聯通銷售的產品仍是NAS設備,但該開發套件已經預先整合了AWS Greengrass,使用者如果要使用AWS的服務,必須先自行申辦好AWS帳號,若有任何衍生費用,自然是用戶跟亞馬遜AWS之間的事,硬體製造商不須涉入。不過,這種模式的鎖定客群顯然是B2B或專業用戶,對一般消費性硬體產品來說,可能不太適用。 不論如何,硬體業者朝服務轉型是科技產業的未來趨勢,也是每家硬體製造商都需面對的課題。用服務為硬體加值,是硬體業者改賺服務財必然要走的第一步,至於要如何變現,則是真正的挑戰所在。舉例來說,宏碁幾年前曾大力推廣的自建雲(BYOC)概念,希望用服務來為硬體加值。雖然相關業務在B2B領域取得一定進展,但針對一般消費者設計的BYOC應用,因為一直找不到可以獲利的商業模式,故近期已宣告將終止服務。同理可證,硬體廠商若要在自家產品上整合亞馬遜的AI、ML解決方案,如何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將非常關鍵。
0

高畫質/可撓手機顯示優勢搶眼 LCD/OLED各有千秋

自2017年起,各大終端品牌與面板廠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的布局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尤其是在中小尺寸螢幕市場,在iPhone X導入OLED面板之後,後續的使用者體驗情況與蘋果(Apple)是否將持續使用OLED螢幕等等決策變化,都是各界的關注焦點。 目前,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與OLED顯示器相比,依然有著明顯的成本優勢;在往4K、8K高畫質推進的路上,該陣營廠商更是積極投入。然而,軟性AMOLED可彎曲、摺疊的特性,也是眾國際大廠積極布局專利的戰場。 大廠布局重要專利 可摺疊手機盼今年面市 在柔性AMOLED顯示器市場,曲面顯示器已率先量產,今年更有望看到首款可摺疊OLED手機問市。除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京東方(BOE)持續在該領域技術耕耘之外,手機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更於日前傳出開始布局相關專利。 早在2013年,三星電子便展示了可彎曲與可摺疊的智慧型手機螢幕,曲面的OLED顯示器也早已量產,儘管許多大廠已紛紛展示可摺疊的OLED顯示技術,但也未見終端手機品牌量產計畫。然而,隨著可彎曲的軟性AMOLED顯示螢幕已迅速導入高階手機市場,曲面顯示器所帶來的創新外型更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利潤。因此,面板廠商對於提供差異化產品的意願也越來越高。IHS顯示研究總經理謝勤益指出,以目前現狀看來,第一批具備可摺疊AMOLED螢幕的智慧型手機將有望在2018年年底推出。 可摺疊顯示器可以做到180度對摺,並具有許多不同的摺疊型式,諸如G型或是Z型的二維摺疊。然而摺疊如何不損傷內部組件、以及如何避免摺痕與變形將是很大的技術挑戰。摩托羅拉已於2018年6月14日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名為「可摺疊顯示器的永久變形恢復方法(Method to Recover Permanent Set in A Foldable Display)」,是一項讓OLED可頻繁彎曲的重要專利。看得出來摩托羅拉正試圖打造更加耐用的可摺疊智慧型手機。 另一方面,中國京東方也已開發出7.56英寸2048×1536ppi的可折疊AMOLED顯示器樣品,其彎曲半徑為5mm,並可以彎曲10萬次而不會斷裂。京東方預計將於今年開始供應華為可摺疊AMOLED顯示器。與此同時,友達也開發出了5英寸1280×720ppi AMOLED顯示器,雙向皆可彎曲,其彎曲半徑為4mm,並能彎曲超過150萬次。 目前,智慧型手機品牌對於擴大螢幕尺寸與比例相當重視,希望能夠提供手機最大尺寸螢幕。而可摺疊的顯示器將可能結合智慧型手機的隨身特性,以及平板電腦的大螢幕優勢。然而,由於該技術的生產過程非常複雜,因此售價可能將會偏高,成為消費者購入時的重大考量。 OLED平板/筆電將上場 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由於Apple iPhone X的出貨量低於預期,三星SDC(Samsung SDC)OLED顯示器的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然而,根據顯示器研究機構DSCC(Display Supply Chain...
0

專訪Microchip MCU16業務部副總裁Joe Thomsen 16位元MCU靠硬體市場殺出重圍

Arm核心的開放讓32位元MCU開發成本持續降低,晶片價格也隨之下降,並逐漸瓜分高階16位元MCU市場;而8位元MCU由於價格低廉,目前仍有廣大低階應用市場,且隨著效能提升,也漸能滿足較為低階的16位元MCU應用需求,也因此,16位元MCU在現今市場發展可說備受挑戰。 不過,Thomsen認為,16位元和32位元MCU仍有市場區隔。8位元和16位元MCU的設計導向都較以硬體為中心,而32位元MCU則較偏重軟體設計,如圖像使用者(GUI)介面設計。因此,若終端產品較重視軟體設計,32位元會是較好的選擇;但如果產品偏向硬體設計,或要滿足控制迴路較多的應用,則該選擇16位元的MCU,因為16位元MCU可達到最佳的硬體設計效果。 為此,Microchip近期也宣布推出首款雙核心16位元DSC--dsPIC33CH,該控制器採用單晶片、雙內核dsPIC DSC的配置,可滿足高階嵌入式控制應用的設計和系統開發。據悉,該產品的兩個內核一個是主核,一個是副核。副核用於執行對時間需求型的專用控制程式碼,主核負責運行使用者介面、系統監控和通訊功能,專為終端應用量身定做。 然而,Microchip發布業界首款雙核心MCU,是否意味著要與32位元MCU競爭,未來16位元雙核心MCU將成主流?對此,Thomsen指出,雙核心可監控彼此間的狀況,確保更穩定、高效的運作,這會是Microchip旗下16位元產品繼續發展的方向之一;但這類產品是否會成為主流,端看終端製造商反應,若反應相當好,相信連競爭對手都會投入發展,那未來雙核心的16位元MCU勢將越來越多。 Microchip MCU16業務部副總裁Joe Thomsen認為,面臨8位元和32位元競爭,硬體市場將是未來16位元MCU發展利基。  
0

歐/英/美齊推Open API政策 智慧城市應用再創新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林柏齊 歐盟CitySDK計畫推動Open API 歐盟在Open API的發展主要為推出CitySDK(Service Development Kit)計畫,目前參與的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納、赫爾辛基、伊斯坦堡、拉米亞、里斯本、曼徹斯特及羅馬,其中也包含了民間企業,研究機構以及各大學。 負責CitySDK開發與推動者,包括赫爾辛基市的數位服務部門Forum Virium Helsinki、曼徹斯特的創新實驗室FutureEverything,以及阿姆斯特丹的藝術與科技研究組織Waag Society等。 CitySDK是城市開發人員的「服務開發工具包」,目的在於協調統一城市中各式API,此計畫著力於城市的參與、行動及旅遊等三大領域,故相關API應運而生,包含Open311 API、Linked data API和Tourism API等。 上列三者API,分別用來連結不同的資料類型。以Open311 API為例,其用於統一規範公共問題回報的資料,與傳統的一對一通訊方式不同,透過Open 311規範發布的資料,在回報問題時能包含位置訊息,也可以搜尋已經提交的回報問題,並能追蹤現在的處理進度,相較於傳統回報資料過程更有互動性。 再以Linked Data API為例,則是用於介接鏈接開放數據(Linked Open Data, LOD),主要用於像是「移動數據」,像是公車、火車、地鐵等等交通數據。至於Tourism API用來串接旅遊相關資料,像是城市之中正在舉辦的活動的資料,或是知名景點資料等等,提供市民、旅客景點搜尋等服務。 CitySDK對於城市發展的優點,在於許多開發者對於城市發展有許多的好想法,提供標準化的API,可以使其大幅減低開發時間,各個城市之間有統一性的規範時,也可以使得進步可以快速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阿姆斯特丹是CitySDK計畫中,各項API的第一試點城市,因此大多數的示範案例皆是用荷蘭或是阿姆斯特丹市現有的成果展現,其他的參與城市即是利用荷蘭的案例,複製試點而成。 然而,CitySDK在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一些挑戰。例如,統一城市間溝通資料的共通標準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若試圖要跨不同國家或城市來統合這些城市應用服務時,需要共同完成這個目標,往往需要冗長的流程及多人參與,故建立夠用的語意標註和說明將是一個權衡下的替代方式。 .案例一:赫爾辛基市民事件回報應用FixMyStreet FixMystreet為赫爾辛基市所推出的開放式問題報告API,係利用CitySDK推出的市民事件回報API所設計,當街道有破損、路面坑洞,或是路標指示牌故障、塗鴉時,便可以透過這個回饋型的API回報。該服務在2012年3月啟用,由標準化Open311技術提供支持。 .案例二:里斯本旅遊指南Spot-in-Lisbon CitySDK Tourism API由負責里斯本試點的團隊開發,自2013年5月以來已公開發布,介接里斯本市政府收集的數據。該API已被芬蘭開發者用於創建Spot-in-Lisbon,這是一款Android應用程式,為里斯本市提供旅遊指南,允許用戶通過類別搜索本市提供的興趣點(Points of Interest,...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