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關鍵圖表

關鍵圖表

- Advertisement -

2019年TWS藍牙耳機產業規模成長200%

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預測,Apple AirPods在2019年的銷售額達到近6000萬。真無線(TWS)藍牙耳機的銷售額在2019年成長了200%。就出貨量與營收而言,Apple的AirPods還是主導藍牙耳機市場的發展。即使其他供應商進積極經營此市場,蘋果的地位仍難以撼動。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2019年,蘋果在TWS市場中占據了50%以上的市占率,而最接近的競爭對手三星和小米市占率都不到10%。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任何一家廠商都不太可能在TWS藍牙耳機的銷量或營收方面取代蘋果成為榜首。 在過去的六個月中,TWS晶片的價格降低了一半,為數十家(甚至數百家)提供廉價TWS藍牙耳機的新供應商打開了大門。隨著價格的下降,低階TWS藍牙耳機的銷量激增。消費者負擔不起蘋果、Bose、三星和其他公司提供的高階TWS藍牙耳機,現在有很多便宜的耳機可供選擇。  
0

MiniLED帶動多種新興顯示應用高度成長

產業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近期研究指出,MiniLED在尺寸、應用、架構和製造基礎設施方面具備更好的發展條件,MicroLED要求重大的技術突破,組裝和模具結構的破壞,以及製造基礎設施的重大檢修。MiniLED晶片只需要對具有非常相似架構的標準LED晶片進行漸進式升級,並且只需少量的升級就可以在同一座工廠中製造。 在過去的幾年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各種顯示技術,包括OLED、量子點、雙單元LCD、MiniLED和MicroLED。其中,MiniLED的一個主要優點是它們利用了經過驗證的技術,因此資本支出較低、開發進度也更快。MiniLED可以分為兩個主要的顯示應用部分:LCD背光和直視顯示。每個部分主要涉及不同的技術要求和生態系統。 對於LCD背光源,與標準LCD面板相比,MiniLED是縮小與OLED差距的一種方法,可提供更高的亮度並控制局部黑色水平。Yole認為,儘管不如OLED的像素級調光完美,但MiniLED LCD確實縮小了差距,正如各種顯示製造商提供的許多原型所顯示的那樣。MiniLED的優勢主要在三個應用中:電視,顯示器和汽車顯示器。 電視是最有前途的市場銷售機會,並有可能推動MiniLED的出貨量。自2019年10月以來,TCL已經成為第一家在其8系列產品系列中實現MiniLED電視商業化的公司。該技術可以幫助LCD縮小差距,並從高階大尺寸OLED上奪回部分市場。 對於高階顯示器而言,OLED在可用性和壽命方面仍未克服挑戰,MiniLED LCD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提供出色的對比度和高亮度。平板電腦、智慧手機以及某些汽車應用可能是MiniLED製造商的商機。對於直視式LED顯示器,與COB架構配合使用的MiniLED可以使NPP LED顯示器在多種應用中具有更高的滲透率,增加可服務的市場。模具尺寸可以朝著較小的尺寸連續發展,可能減小到30-50μm,以降低成本。 另外,MiniLED也正在進入照明應用。在該領域,從中長期來看,諸如智慧大燈之類的先進汽車前照明系統也可能代表MiniLED的真正優勢。在供應鏈的上游,MiniLED應該使晶片和BLU/模組/面板製造商受益。由於MiniLED應用主要是在COB製程中構建的,因此存在LED封裝商可能被擠出供應鏈的風險。  
0

2025年非授權LPWAN物聯網連接數將達4億個

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全球非授權頻段LPWAN的連接總數將成長到約4億。考量到物聯網的低功耗要求和Sigfox等公司的早期投入優勢,非授權LPWAN產業潛力備受期待。然而中國市場的NB IoT和LTE M由於有政府大力支持,加上晶片/模組成本下降而快速成長,對非授權LPWAN技術的市場發展帶來強大壓力;儘管如此,諸如公用事業,初級加工以及工業、製造、運輸和物流等市場具有追踪/資產管理功能,未來仍將為非授權LPWAN提供發展空間。 Strategy Analytics企業和物聯網研究執行總監安德魯·布朗(Andrew Brown)表示,LoRaWAN已成為非授權LPWAN的主要標準,它採取了互補而非對抗的方法,有助於擴展LoRa生態系統針對行動網路營運商的解決方案,以及主要的低成本WAN解決方案。雖然預期NB IoT、LTE-M和5G mMTC等授權頻段低功耗技術從長遠來看將占主導地位,但非授權頻段的LPWAN仍有未來,尤其是在特定的垂直市場和新興市場。 而在區域市場的表現上,Strategy Analytics預期,亞太地區、北美與西歐仍然是非授權頻段LPWAN技術發展最好的地區,尤其是亞太地區,連結數量與成長性表現都相對突出。  
0

2025年全球行動流量45%來自5G網路

根據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全球行動資料流量持續成長,到2019年底有望達到38EB/月,到2025年有望成長4倍,達到160EB/月。這是未來六年60多億人口將使用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大量新終端消費的行動資料。 智慧手機是行動資料流量的主要產生者,繼續處於發展的中心,目前占比已超過90%,預計到2025年底將達到95%,同時45%的行動資料流量將由5G網路承載。 年度間的流量成長可能極不穩定,各國之間可能也有很大差異,具體取決於當地市場的發展動態。在美國,2018年的流量成長率略有下降,但在2019年就恢復到先前的預期成長率。在中國,2018年是創紀錄的流量成長年。印度的流量持續成長,並且仍然是智慧手機月平均用量最高的地區。縱觀全球,智慧手機行動資料流量的增加主要歸功於三個驅動因素:終端功能的改進、資料密集型內容的增加以及更實惠的流量套餐。 在印度地區,近年來,智慧手機行動資料月平均用量出現驚人的成長,為全球最高。關鍵因素是4G的快速採用,這是由於2016年新的顛覆性營運商進入了市場。行動寬頻服務價格低廉、智慧手機價格適中以及人們視訊觀看習慣的不斷變化,繼續推動該地區月用量的成長。只有4%的家庭有固定寬頻,這使智慧手機在許多情況下成為使用網路的唯一途徑。 印度總流量預計將增加兩倍,到2025年將達到22EB/月。包括兩個主要推動因素:智慧手機用戶數的快速成長和智慧手機平均用量的增加。到2025年,印度將新增5億智慧手機用戶。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現有智慧手機用戶的流量繼續顯著成長,但隨著印度更多消費者有了智慧手機,印度智慧手機平均流量的成長預計仍將放緩。此外,與其他地區相比,印度在5G推動下大規模導入的時間較晚。儘管如此,2025年,印度智慧手機平均月流量預計將增加到24GB左右。  
0

2022年全球電信虛擬網路市場規模上看164億美元

隨著5G在2019年4月由美國、韓國電信營運商搶先全球開台以來,各國電信營運商紛紛加速5G網路布建時程,5G 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的特性,不僅驅動網路功能的虛擬化、模組化,更為5G軟硬體走向解構甚至開放架構奠定良好基礎。 著眼於5G未來支撐各創新垂直應用的發展潛力,邊緣運算透過整合AI運算能力與雲端原生的彈性運算架構,也帶動電信營運商積極導入。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認為,其中各類虛擬網路功能在現有4G架構中的導入,便成為銜接5G的前導基礎架構。根據國際研究機構IDC預測,受惠於虛擬化功能大幅導入4G/5G基礎網路,及全球5G基礎網路布建快速的影響,網路服務業者將積極導入網路虛擬化功能如vCPE,並將現有電信機房重構為具備運算能力的相關虛擬化網路軟體等,將帶動需求快速增加,並預期將以45.4%年複合成長率快速增加至2022年的164億美元,各類別中,Wireless Infrastructure(Core、RAN及backhaul)預期將占比最高類別,其次則為Access(CO、mobile access)。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指出,台灣廠商過去在電信設備中雖不易切入核心網路架構供應鏈,但5G架構走向開源,將開啟網通與伺服器廠商切入之契機,然相關開源組織之標準與硬體架構發展仍屬初期,建議台廠可先參與TIP等開源組織掌握規格發展趨勢,尋求虛擬化網路軟體廠商之合作,逐步建構完整之廠商生態鏈,以建構標竿開源建置案為目標,切入全球核心網路供應鏈。  
0

2025年蜂巢式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23億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到2025年,5G連接將成長到所有IoT連接的三分之一,以NB-IoT與LTE-M為主的蜂巢式物聯網連接的數量將成長到23億。 截至2019年底,當前市場以2G、3G、4G為主,占所有連接技術的79%,但是5G在整個2020年代將占據主導地位。汽車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其他應用包括工業和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和安全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亞太地區仍然是最大的市場,尤其是在中國物聯網成長的支持下。 Strategy Analytics企業與物聯網研究執行總監Andrew Brown表示,物聯網連接垂直市場成長的積極前景反映了業界對5G所承諾的新可能性以及其降低成本的趨勢。蜂巢式物聯網模組和低功耗LTE技術(如NB-IoT和LTE-M)的更廣泛可用性。2020年以後,5G物聯網技術NR-Lite將制定完成,並逐步商業化,預計將成為低功耗物聯網技術的主力。  
0

2025年5G用戶將達26億

由於韓國的5G服務推展順利,帶動全球5G商業化發展,截至2019年第三季,已有50家營運商推動商轉,電信設備商愛立信日前發表「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預測2019年5G用戶將達1300萬,2020年中國將是成長幅度最大的地區,預計到2025年,全球5G用戶將達到26億戶,占當時全球行動用戶總數量的29%。 5G搶先開台的韓國,4月分三家營運商都推出5G服務,最初都是針對消費者的高速聯網eMBB服務,提供基於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與高畫質串流媒體的沉浸式體驗。5G網路2020年的發展會逐漸加速,未來幾年5G的用戶成長速度將比LTE迅速許多,2020年5G用戶將達到2~3億,2025年全球行動通訊市場將達到89億戶,而5G將成長到26億戶。 Ericsson預期,在2025年以前,4G LTE都還是市場主流,2022年LTE的用戶將成長至最高峰,達54億戶,其後才會逐年下降,到2025年4G用戶將下滑至48億戶。  
0

SEMI:2020年國際晶圓廠設備支出再創新高達580億美元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公布2019年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經歷上半年衰退態勢後,在下半年因記憶體投資激增所挾帶的優勢,預估2019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上修至566億美元。報告指出,2018年至2019年,晶圓廠設備投資僅下滑7%,相較於先前所預測降幅18%獲得顯著改善。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晶圓廠設備支出成長主要來自於先進的邏輯晶片製造與晶圓代工業者對於記憶體,尤其是3D NAND的投資挹注持續成長。SEMI同時修正2020年晶圓設備投資預測,總金額上修至580億美元,整體市場轉趨樂觀。 由圖黃色趨勢線可見,記憶體設備支出力道是扭轉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放緩趨勢的關鍵。整體設備支出分別在2018下半年及2019上半年下降10%及12%,其中下滑主因便來自全球記憶體設備支出萎縮。在2019上半年記憶體設備投資下滑幅度達38%,降至100億美元的水平之下;其中又以3D NAND的設備投資下滑幅度最為慘烈,衰退57%;DRAM的設備投資也在2018下半年及2019上半年分別下滑各12%。 在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的引領下,先進邏輯晶片製造與晶圓代工業者的投資預計在2019下半年攀升26%,而同一時期3D NAND支出則將大幅成長逾70%。儘管今年上半年對於DRAM的投資仍持續下降,但自7月份以來的下降幅度已較和緩。 報告進一步顯示,2020上半年,受到索尼(Sony)建廠計畫的帶動,影像感測器投資預期將成長20%,下半年增幅更將超過90%,達16億美元高峰;另外,由於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 Microelectronics)和博世(Bosch)皆發表相關投資計畫,電源管理元件的投資預計大幅成長40%以上,下半年將維持成長態勢,再度上升29%,金額上看近17億美元。  
0

受惠旺季備貨及5G需求帶動 晶圓代工業逐漸擺脫衰退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統計,在業者庫存逐漸去化及旺季效應優於預期的助益下,預估第四季全球晶圓代工總產值將較第三季成長6%。市占率前三名分別為台積電(TSMC)的52.7%、三星(Samsung)的17.8%與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的8%。 觀察主要業者第四季的表現,台積電的16/12奈米與7奈米節點產能持續滿載。其中,7奈米受惠蘋果iPhone 11系列銷售優於預期、AMD維持投片量,以及聯發科的首款5G SoC等需求挹注,營收比重持續提升;成熟製程則受惠IoT晶片出貨增加,估計台積電2019年第四季營收年增8.6%。 至於三星方面,由於市場對於2020年5G手機寄予厚望,使得自有品牌高階4G 手機AP需求成長趨緩,不過高通在三星投片的5G SoC於第四季底將陸續出貨,可望填補原本手機AP下滑的狀況。另外在5G網通裝置的晶片與高解析度CIS表現不俗,估計第四季營收相較第三季持平或微幅成長,年增幅則受惠2018年同期基期較低,因此有19.3%的高成長。 格羅方德的RF IC在5G發展帶動下需求增加,並擴大通訊與車用領域之FD SOI產品,填補了先進製程需求減少,第四季營收年增率可望轉正。聯電(UMC)在5G無線裝置與嵌入式記憶體市占提升,加上手機業者對RF IC、OLED驅動IC、運算晶片市場對PMIC需求,預估第四季營收年增15.1%。中芯國際(SMIC)則受惠CIS與光學指紋辨識晶片維持成長,中國的客戶開案持續增加,而在通訊應用方面的PMIC也有穩定需求,產能利用率近滿載,預估第四季營收年成長6.8%。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受節慶促銷效應帶動,業者備貨提升,第四季晶圓代工市場營收表現優於預期。  
0

2024年音訊關鍵零組件產業規模將達208億美元

產業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麥克風、音訊IC和微型揚聲器的消費市場預計將從2018年的141億美元成長到2024年的20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6.6%。透過查看MEMS麥克風的數量成長,可以了解所涉及的產品。智慧音箱中的MEMS麥克風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3%,到2024年產業規模將達到12億個。在無線耳機中,MEMS麥克風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29%,2024年規模將達到13億個。 對於MEMS麥克風,樓式(Knowles)和Goertek是主要廠商,在2018年這個12億美元的市場中,它們分別占據39%和28%的市占率。近年來,Knowles的收入可能已經飽和。但是,它仍然在不斷擴大的市場中與提供低成本解決方案的中國企業保持聯繫。同時,英飛凌科技通常向Goertek和AAC等播放器提供麥克風裸晶。 對於音訊編解碼器和放大器,Cirrus Logic、高通和德州儀器(TI)是2018年34億美元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它們的市占率分別為35%、18%和12%。將來,蘋果、高通和海思等AP製造商可能進一步整合AI功能,Knowles和Goertek提出了將AI功能與編解碼器和數位訊號處理功能整合在一起的專用音訊晶片。另一方面,諸如CEVA和Xperi之類的IP供應商正在致力於AI處理的晶片設計。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