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關鍵圖表

關鍵圖表

- Advertisement -

5G網路市占率2024年將達26%

5G網路將在2024年占據無線通訊市場26%的營收比重,但卻不會提升停滯不前的全球無線通訊市場的市場規模,無線網路應用市場規模維持在8000多億美元左右。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預測,5G市場將在2021年開始建立真正的發展動力。網路覆蓋率提高、手機價格下降、應用更加成熟。 雖然一些市場透過4G服務增加了營收,但全球的長期前景仍然是大多數國家已經發現4G充其量只是對運營商之間競爭壓力推動的消費者預期,每個月都有越來越多的數據,2012年至2018年,當4G從所有行動用戶的4%成長到全球的61%時,服務收入成長不到1%,5G發展也會類似這樣的趨勢。Strategy Analytics認為,到2024年底,4G LTE網路用戶超過60億,占所有無線用戶的三分之二以上。LTE繼續擁有光明的未來,非洲和中東的大部分地區仍然依賴老一代。  
0

2019 Q1 NAND Flash衰退23.8% 第二季續跌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表示,2019年第一季除了受到傳統淡季因素影響外,智慧型手機及伺服器OEM從2018年第四季開始便因需求疲弱而開始調節庫存,進一步使得各項產品的位元出貨量表現均呈現衰退,導致整體NAND Flash的合約價跌幅來到自2018年第一季以來最劇烈的一季。 2019年第一季eMMC/UFS、Client SSD以及Enterprise SSD合約價分別下跌15~20%、17~31%及26~32%,而在TLC Wafer產品合約價跌幅雖有收斂,但季度跌幅仍達19~28%。展望第二季表現,儘管包含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以及伺服器在內的主要需求都將有所回升,但仍不足以消弭庫存壓力,供應商在庫存壓力未除之前,無法遏止合約價走跌態勢。 三星電子(Samsung) 在其他供應商受制於第一季淡季影響,以及客戶庫存去化而出現位元出貨衰退之際,三星在第一季仍能保持5%左右的位元成長,這主要來自第一季在高容量UFS銷售量高於原先預期,以及在高容量client SSD的出貨比重有較佳表現。此外,三星第一季加大在Wafer市場的銷售力道,雖然讓位元出貨成長,但也加深平均銷售單價跌幅達25%左右,第一季營收約32.29億美元,較上季衰退25%。 SK海力士(SK Hynix) 受到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衰退的強烈衝擊,儘管平均出貨容量略有成長,仍不足以抵銷負面影響。其他產品方面,SSD的出貨亦同步走衰,然而透過往Wafer市場銷售比重增加,使得整體出貨衰退略微收斂到季減6%,但平均銷售單價跌幅則達32%,第一季NAND Flash營收衰退35.5%,為10.23億美元。 東芝記憶體(Toshiba) 同樣受到傳統淡季衝擊,加上蘋果在內的智慧型手機客戶仍處庫存調整周期,出貨表現疲弱,縱使有模組廠幫助出貨力道,其位元出貨量仍較上季有所衰退,而受各類產品價格跳水影響,平均銷售單價則呈現約20%的季跌幅,整體營收達21.8億美元,季減20.2%。 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 儘管第一季受到傳統淡季以及上下游庫存偏高影響,導致出貨趨於疲弱,然而整體銷售表現並未脫離威騰預期太遠。威騰為刺激銷售,與其客戶在中國新年過後有進一步進行議價,亦導致平均銷售單價跌幅較其預期深,衰退幅度達22%。由於價格彈性進一步刺激需求,使得位元出貨僅衰退約5%,優於預期,整體營收達16.10億美元,季減25.9%。 美光(Micron) 儘管受到傳統淡季與客戶盤整需求影響,美光的財務表現相較其他供應商表現傑出,整體營收僅季衰退18.5%,達到17.76億美元,除了財報期間的差異以外,藉由先前在SATA介面Enterprise SSD的成功,美光得以推動客戶逐步導入採用64層3D NAND的PCIe SSD產品,在96層產品方面則已推出Client SSD產品供予PC OEM客戶,有助於其降低Wafer方面銷售比重的策略,第一季總結而言,平均銷售單價表現方面衰退近25%,位元銷售仍成長8~10%。 英特爾(Intel) 由於第一季各供應商寄望以優惠價格競逐Enterprise SSD市場,英特爾的平均銷售單價受之影響呈現了逾20%的單季跌幅,但受惠於客戶持續將伺服器硬碟需求轉移至SSD,以及搭載容量持續成長,在位元銷售表現仍有逾10%的成長,本季營收來到9.15億美元,較上季衰退17.3%。  
0

感測器/致動器不畏逆風 2019年營收再創高達154億美元

2018年,智慧手機出貨量減少以及採購訂單減少限制了半導體感測器和致動器的銷售成長,導致2018年和2016年兩位數成長後,2018年成長6%至創紀錄的147億美元,根據產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2019年光電/感測器/致動器和離散元件(OSD)的市場分析和預測。 感測器/致動器成長的下降趨勢延續到今年第一季,全球銷售額與2018年同期相比僅成長2%,但預計未來六個月該半導體市場將恢復強勁成長,該報告指出,2019年將成長5%,達到創紀錄的154億美元新高。由於全球經濟疲軟,2020年成長放緩至3%後,感測器/致動器銷售預計將在2021年至2023年間逐漸恢復成長趨勢,未來四年將達到211億美元。 2019年OSD報告顯示,2018年感測器總銷量成長8%,達到創紀錄的91億美元,而2017年成長15%,2016年成長14%。致動器收入去年成長4%,創歷史新高55億美元,繼2016年強勁成長18%,2016年成長19%。根據OSD報告的預測,感測器和致動器的全球銷售額預計將在2019年成長約5%,分別達到96億美元和58億美元。 2018年(122億美元)的感測器和致動器銷售額中約有83%來自採用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製造的半導體。MEMS用於壓力感測器(包括麥克風)、加速度計、陀螺儀和幾乎所有致動器。2019年的OSD報告表示,基於MEMS的感測器和致動器銷售額在2018年成長了6%,2017年成長18%,2016年成長15%。根據IC Insights的報告,預計基於MEMS的感測器/致動器銷售額將在2019年成長約5%,達到創紀錄的128億美元,其次是2020年經濟疲軟成長3%。  
0

2018~2025年全球行動專網年複合成長高達18.5%

為了特定用途,企業或組織自行付費建置限定區域內之行動網路基礎設施,如LTE、5G等,而該網路也只有特定用戶可以使用。因應網路使用需求的提升,行動專網未來幾年將持續穩定成長,根據產業研究機構資策會MIC的研究指出,該市場在2018年產業規模約113億美元,2025年將成長至372億美元,平均年複合成長率(GAGR)高達18.5%。 5G時代,一般消費者的行動上網能為營運商帶來的營收持續萎縮,因此,電信商將營收成長寄望於企業垂直應用,此趨勢帶來行動專網需求,包括營運商及各專網系統整合業者均爭相搶進。資策會MIC認為,行動專網五大特性包括:網路涵蓋廣、網路延遲低、網路容量大、網路安全高、自主網路控管等。 以各區域市場的發展來觀察,美洲市場規模最大,領先歐洲/非洲與亞太市場。頻譜的應用模式約可分為三種:授權頻譜(Licensed Spectrum)、分享頻譜(Shared Spectrum)、非授權頻譜(Unlicensed Spectrum),授權頻譜是電信營運商將其頻譜授權給企業或第三方使用,也可以為企業或組織建構及營運專用行動網路;分享頻譜是企業或組織可以在擁有或共享的頻譜中營運自有專用行動網路,如美國CBRS、德國3.7~3.8GHz、日本1.9GHz、4.6~4.8GHz、28GHz等;非授權頻段則是企業或組織可以在非授權頻段頻段中運行專用行動網路。  
0

智慧音箱也中美大戰 六大廠商占據87%市場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指出,2019年第一季中國智慧音箱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00%。這使得全球第一季銷售額增至2590萬,比2018年成長168%。因此,儘管美國大廠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位,但中國品牌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因此更接近亞馬遜和谷歌。中國的需求得到了春節期間促銷活動的推動,而百度的小度在家智慧顯示器尤其受歡迎。Strategy Analytics已將2019年全年全球出貨量預測上調10%至1.477億台。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音箱市場。這部分是因為第一季傳統上是一個需求強勁的時期,但它也表示智慧音箱是中國最熱門的消費性技術之一,就像它們在過去的一對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一樣多年。預計中國對智慧音箱和顯示器的熱愛將持續一段時間。 Strategy Analytics進一步說明,像阿里巴巴、百度和小米這樣的中國主要技術企業將智慧音箱視為關鍵戰略,正如亞馬遜和谷歌在西方市場所做的那樣。構建大眾市場語音UI平台將支援現有和新數位服務的發展,並帶來重大的新營收機會。目前,中國國內市場是焦點,但這些公司將在其他地方尋求成長的時候到了。  
0

手機廠積極切入 TWS藍牙耳機成長率達52.9%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隨著藍牙5.0的問世,解決真正無線立體聲(True Wireless Stereo, TWS)藍牙耳機的傳輸與耗電問題,加上Apple推出AirPods後市場快速成長。2019年Samsung、Sony、華為、小米等手機品牌廠也相繼推出TWS藍牙耳機,預計將帶動2019年TWS藍牙耳機出貨量達7,800萬組,年增52.9%。 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TWS藍牙耳機逐漸成為市場熱門議題,其產品特色除了聲學性能之外,還強調各種功能服務,比其他耳機產品更接近手機等消費電子的產品策略,再加上具有成為出貨量達「億」級產品的潛力,使得包括Apple、Samsung、Sony、華為、小米等品牌皆積極推出產品,其中以Apple的AirPods占據主要市場,市占率約51.3%。 此外,為增加TWS藍牙耳機附加價值,手機廠也在TWS藍牙耳機上開發語音助理和語音應用,尤其若是考量到要有更快速反應的語音功能,除了強化傳輸功能外,TWS藍牙耳機中也將會搭載簡單的語音助理,讓耳機就能做到特定功能的語音辨識、分析,減少資訊資料的傳輸量和反應時間,此發展趨勢將帶動TWS藍牙耳機硬體性能的提升。因此,除了藍牙通訊晶片外,包括運算晶片、記憶體、甚至是MEMS麥克風都會是TWS藍牙耳機未來需要升級的關鍵零組件。 以目前零組件需求與供給狀況來看,TWS藍牙耳機未來若是導入語音助理,降噪或聲音辨識勢必將成重要功能,也將使得MEMS麥克風數量採用有所增加,一組至少會達到4~6顆的數量。而在關鍵的藍牙晶片模組的部分,除了Apple搭載自行開發的藍牙晶片外,品牌廠多採用國際大廠Qualcomm、Broadcom以及陸廠恒玄的晶片,另外,包含台灣廠商瑞昱、絡達、原相等也陸續推出TWS藍牙耳機晶片模組產品,並陸續吸引品牌廠採用。  
0

物聯網裝置高成長2030年達500億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截至2018年底,全球聯網設備數量達到220億。企業物聯網仍然是領先的市場,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比重,行動/PC占據四分之一以上。然而,該報告預測,在智慧家庭採用率進一步快速成長的推動下,家庭將成為未來幾年成長最快的領域,特別是在尚未開發的地區。該報告得出的結論是,物聯網收入機會仍然不確定,特別是對於服務供應商而言,希望從物聯網中受益的公司最重視他們應該優先考慮哪些項目、活動和營收模式。 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將有386億台設備聯網,到2030年將進一步成長至500億台。某些部門(如聯接的運算設備)將出現低成長或下降,而其他部門(如媒體設備)將繼續穩步成長。可穿戴設備和聯網汽車將維持高度成長動能,但相對於其他細分市場,也會維持一定的成長性。 服務供應商可能會關注物聯網的大規模,並假設收入會自動流向他們的方向。Strategy Analytics認為,哪些應用和服務將推動營收成長,以及增加多少。此外,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此生態系統將如何發展以滿足未來消費者的需求。到2025年,隨著全球連網裝置的安裝量接近400億,半導體顯示器製造商、相機、記憶體、電池和其他支援技術供應商將面臨巨大的商機。人工智慧將在行動、家庭、汽車和運算平台上普及。優化跨多個設備、作業系統和使用者界面的用戶體驗將是一個關鍵的戰場。  
0

2019年功率元件產業規模再創新高達171億美元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2019年光電-感測/致動器-離散元件(OSD)報告,功率電晶體的銷售額成長率達到兩位數,2018年成長14%,達到創紀錄的163億美元,繼2017年成長11%的紀錄後,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光電、感測器/執行器和離散元件的市場分析和預測。功率電晶體的強勁成長進入2019年第一季,全球銷售額與2018年同期相較成長了近10%,但預計2019年下半年成長率將大幅放緩。2019年功率電晶體的銷售額將成長5%,達到創紀錄的171億美元,然後在2020年下降2%,達到168億美元。 在過去兩年中,功率電晶體收入受到強勁的單位出貨量和由於設備短缺導致的價格上漲以及沒有足夠的製造能力來滿足需求的推動而走高。IC Insights的2019年O-S-D報告顯示,2018年功率電晶體出貨量在2018年成長8%,達到創紀錄的628億顆,該公司預計今年的整體產能將增加6%,達到667億顆。功率電晶體的平均銷售價格在2018年成長了近6%,其中一些廣泛使用的元件(如Power MOSFET)的交貨週期在去年下半年超過40週,而正常市場條件下為8週。 功率電晶體製造商在過去一年中穩步增加了製造能力,但大多數供應商仍在努力趕上2019年第一季的需求。大多數功率電晶體產品的供貨吃緊狀況,將在下半年紓解,原因是全球經濟放緩以及2020年初設備出貨需求成長放緩。如果不解決,中美之間日益激烈的貿易戰也可能對2019年的電晶體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新的O-S-D報告,2018年除了一個功率電晶體產品類別外,所有類別的產品銷售都成長,但射頻/微波功率電晶體除外,其年度下降了近1%。2018年功率電晶體銷售成長最強勁的是40~100V應用的功率FET,成長了21%,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成長20.3%。其他主要的功率電晶體在2018年表現出強勁的銷售成長:功率FET用於高達40V的應用(+17%);功率FET適用於100~200V應用(+16%);和IGBT功率模組(+15%)。報告稱,場效應電晶體(包括模組系統中使用的電晶體)占2018年總功率電晶體銷售額的58%。IGBT產品總量(模組和離散電晶體)占2018年功率電晶體銷售額的32%。 在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兩位數的成長泡沫之後,預計未來五年內功率電晶體市場將恢復到中低個位數百分比範圍內更正常的成長,除外OSD報告預測2020年將下降2%。預計2018年至2023年期間,功率電晶體的銷售額將以3.3%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成長,預計全球產業規模將達到192億美元。  
0

小型基地台2025年市場規模逾840萬台

5G商轉帶動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商機,根據資策會MIC的研究顯示,5G小型基地台從2019年開始逐步發展,隨著全球5G商轉加溫,未來幾年小型基地台數量也將持續成長,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840萬台,具備5G功能的小型基地台數量約518萬。 5G小型基地台初期主要新建或升級為非獨立式(Non Standalone, NSA)基地台,前兩年與獨立式(Standalone, SA)基地台一同發展,至2023年左右5G獨立式基地台成為主流,3G/4G基地台由於負責網路覆蓋率的任務,至2025年4G網路仍扮演重要角色,4G/5G整合型基地台需求因而持續成長。預估2024~2025年之間營運商5G網路將逐步升級為獨立式5G網路架構,非獨立式基地台將逐步退場。  
0

Gartner:2018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12.5%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Gartner的研究指出,2018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為4746億美元,較2017年成長12.5%。由於記憶體成長放緩至24.9%,低於2017年的61.8%,也是2018年半導體產業成長收斂的主因。 儘管成長放緩,但記憶體市場仍然是半導體產業最大的產品區隔,占營收的34.3%,Gartner研究副總裁Andrew Norwood表示,這主要是由於2018年大部分時間平均銷售價格上漲所致。但是,由於供過於求,平均售價在第四季開始下降,並將持續到2019年。由於DRAM市場蓬勃發展,三星電子成為第一大半導體供應商。目前,該公司88%的營收來自記憶體銷售。英特爾(Intel)的半導體營收與2017年相比成長12.9%,儘管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10奈米製程和低階CPU供應情況受限制;SK hynix在2018年營收成長37.4%,是全球十大半導體供應商中成長率最高的廠商。 第二大類別為特定應用標準產品(ASSP),由於智慧手機市場停滯以及平板電腦市場持續下滑而導致成長率僅為5.1%。在許多情況下,嚴重依賴這些終端市場銷售應用處理器、編解碼器和其他組件的供應商出現半導體營收下滑,包括高通和聯發科在內的供應商正積極拓展其他市場,包括汽車和物聯網(IoT)應用。然而,類似於PC市場的成熟,成熟的智慧手機市場在2019年可能會繼續成為高風險公司的逆風。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