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
- Advertisement -
濎通提供加密架構組網 強化物聯網資安
濎通科技致力擴展Wi-SUN FAN網路規模、可靠性並加強資安防護,在該公司辦公區域部署1000個Wi-SUN FAN節點的網狀網路(Mesh),並透過本地公開金鑰基礎架構(Public-key Infrastructure, PKI)整合,為網路上的每個設備提供安全認證,以確保設備不會被惡意修改程式,為客戶提供企業級資安防護。
濎通科技總經理李信賢博士表示,由於物聯網節點眾多,容易遭受外部攻擊,Wi-SUN FAN特性是支援IPv6協定,能實現基於IP的設備身分驗證與加密通訊,每個節點都儲存一個受信任的加密數位憑證,用以證明節點確實被授權與網路上的其他設備通訊,嚴格的檢驗流程可確保網路不被駭客蓄意安插節點,或者設備沒有被人為篡改或安裝惡意軟體,有效提升網路安全性,有效解決每一聯網設備都是資安洩漏節點的問題。
濎通科技於2019年完成1000個Wi-SUN FAN節點的網狀網路(Mesh),組網時間只需要30分鐘。為提升物聯網通訊的資安防護,濎通科技持續優化網狀網路並加強資安防護,在基於IPv6身分認證的加密架構下,提供經驗證的網路安全認證機制。
其關鍵在於Wi-SUN FAN運用IEEE 802.15.4的強大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連結層安全功能提供封包加密,並且運用IETF EAP-TLS執行入網認證,及以IEEE 802.11i做密鑰管理,這意味著Wi-SUN FAN網狀網路的每個節點不僅有訊息加密和真實性檢查,而且在入網前還需進行身分驗證。
物聯網通訊需要絕佳資安方案,Wi-SUN聯盟提出網狀網路拓樸(Mesh Topology),開放標準(Open Standard)與認證(Certification),是資安解決方案的三個重要因素。
Mentor產品線通過聯電22奈米低功耗製程技術認證
Mentor近日宣布該公司的多條產品線,包括Calibre平台、Analog FastSPICE平台,以及Nitro-SoC數位設計平台,現已通過聯華電子(UMC)的22uLP(超低功耗)製程技術認證。
Mentor計畫處長張淑雯表示,Mentor很高興能與聯電合作,聯電新的22uLP製程可提供優異的功率效率,能通過此平台的認證,對雙方全球的共同客戶群來說是個大好消息,該公司將持續聯手為共同客戶提供一流解決方案。
與聯電既有的28奈米High-K/金屬閘極製程相比,新的22奈米製程可將面積縮小10%,功率效能比更高,同時強化了RF功能。此平台是多種應用的選擇之一,包括用於機頂盒、數位電視和監視應用的消費性晶片(IC)。聯電的22奈米製程亦適用於功率敏感IC,這些IC可用於需要更長電池壽命的穿戴裝置和物聯網(IoT)產品。
除了獲得22奈米認證外,這些Mentor解決方案還通過了其他幾項聯電近期生產的製程(包括28HPC+)認證。
聯電矽智財研發暨設計支援處處長陳永輝表示,Mentor平台通過聯電生產就緒的22奈米超低功耗技術驗證,將有助於加速共同客戶的設計流程。期待與Mentor保持長期的夥伴關係,並針對未來的特殊製程技術進一步認證他們的平台。
Marvell推雙400GbE PHY收發器 滿足資料中心/雲端高密度需求
Marvell近日推出首款雙400GbE(千兆位乙太網路)PHY收發器,其擁有100GbE串列電氣I/O功能,可帶動新一代的安全高密度光學基礎設施發展。持續的資料量成長為資料中心和雲端供應商帶來前所未見的需求,進而刺激在提供更高傳輸量與更高能源效率的創新科技方面的需求。Marvell的全新PHY裝置擁有100G串列I/O,可在資料中心網路中實現雙倍面板頻寬,同時降低每位元的總功耗和成本。此全新裝置提供256位元MACsec加密功能,以確保提高點對點安全性,以與ClassC相容的精確時間協定(PTP)時間標記功能增強同步化,並透過Marvell112GPAM4 SerDes技術實現高密度400GbE和100GbE的部署。
Marvell網路事業部執行副總裁Faraj Aalaei表示,Marvell的100G串列I/O型雙400GbE PHY推出後,將在全球資料中心和雲端產業的未來演化階段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於新一代交換技術解決方案所需要的高密度光學連接器來說,移轉至100G串列訊號處理是關鍵。隨著資料中心和雲端供應商計畫為客戶提供更大運算頻寬和更高效率,新PHY收發器將有助帶動產業移轉至100G串列I/O型光學產品。
100G序列電氣訊號處理光學模組的到來,將實現1:1的電氣與光學I/O速度對應。如此能移除400GbE光學模組內的額外電路,將50G電氣I/O轉換為每λ光學I/O100G,降低成本和功耗。Marvell向市場推出擁有100G串列I/O的PHY收發器,引領此轉型過程。此全新PHY收發器為網路連線OEM提供尖端技術,滿足雲端和資料中心應用QSFP-DD和OSFP規格高密度雙400G/八通道100G光學模組的需求。
Marvell最新的雙400GbEMACsecPHY,產品名88X9121P,可支援50GPAM4和100GPAM4型400GbE、200GbE、100GbE實作之間的轉譯,實現現行交換機ASIC和新一代光學產品之間的雙向對接。88X9121P的占用體積及軟體皆與日前推出的88X7121P相容,可順暢升級,有利移轉至擁有100GbE串列I/O的模組。
u-blox收購Thingstream 強化IoT連接布局
定位與無線通訊技術商u-blox日前宣布已以1000萬瑞士法郎收購Thingstream,加速實現晶片至雲端的差異化策略,進而強化該公司於電信及IoT領域布局。Thingstream為IoT「通訊即服務(Communication-as-a-Service)」供應商,利用業界標準的訊息佇列遙測傳輸(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MQTT)協定提供IoT端到端的連接,確保可事先預測成本與隨選(On-demand)擴充性。
u-blox執行長Thomas Seiler表示,藉由收購Thingstream及其平台,u-blox加速進入新服務業務領域IoT Sphere,可為客戶提供可靠、智慧、安全的解決方案,把感測器資料連接到雲端企業,使客戶毋須費心處理取得和建立連接平台,以及維護資料流程管理的複雜工作。
Thingstream的MQTT Anywhere服務透過在2G、3G、LTE和LTE-M網路上傳送MQTT-SN訊息,毋需蜂巢式行動通訊資費便能在跨190個國家的600多家電信業者之間提供資料傳輸。MQTT現已與專為滿足感測器網路需求所打造的MQTT-SN一起成為廣泛運用於IoT應用的資料傳輸協定,針對功率和頻寬要求較低的受限環境設計,利用代理伺服器(Broker)將訊息從一台裝置傳送到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為了實現可靠的機器對機器通訊,使用者可根據其應用程式的特定需求來設定服務品質(QoS)。
簡化擁有成本以及管理安全可靠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是IoT解決方案成功的重要關鍵。整合Thingstream及其平台將進一步推動u-blox的發展藍圖,為客戶提供穩固的服務產品組合,以實現更佳的功能、安全的連接性,同時支援產品生命週期。
EPC推高功率密度應用ePower功率級積體電路系列
宜普電源轉換公司(EPC)宣布推出80V、12.5A的功率級積體電路,專為48V DC/DC轉換而設計,用於具有高功率密度的運算應用及針對電動車的電機驅動器。
宜普電源轉換公司首席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Alex Lidow表示,離散式功率電晶體正在進入最後發展階段。矽基氮化鎵積體電路可以實現更高的性能、占板面積更小,省卻很多所需工程。該全新功率級積體電路系列是氮化鎵功率轉換領域的最新發展里程,從整合多個離散元件,以至整合更複雜的解決方案都可以,進而實現矽基解決方案所不能實現的電路性能、使得功率系統工程師可以更容易設計出高效的功率系統。
EPC2152是一個單晶片驅動器並配以基於氮化鎵場效應電晶體(eGaN FET)、採用EPC專有的氮化鎵積體電路技術的半橋功率級。在單晶片上整合輸入邏輯介面、電平切換電路、自舉充電電路、閘極驅動器的緩衝電路及配置為半橋元件的輸出氮化鎵場效應電晶體,進而實現晶片級LGA封裝、細小的外形尺寸(3.9毫米×2.6毫米×0.63毫米)。
當48V轉到12V的降壓轉換器在1 MHz的開關頻率下工作,EPC2152 ePower 功率級積體電路可實現高於96% 的峰值效率,相比採用多個分立元件的解決方案,這個積體電路在PCB的占板面積少33%。
該系列在未來會進一步推出採用晶片級封裝(CSP)及多晶片四方偏平模組(QFM)的功率級IC。在未來一年內將推出可在高達3至5 MHz頻率範圍工作、每級功率級的電流可高達15A至30A的產品。
特瑞仕推低導通電阻/高速開關通用P通道MOSFET產品陣容
特瑞仕半導體日前開發MOSFET的新產品—XP231P02013R(-30V耐壓)、XP232P05013R(-30V耐壓)。
此次發售的產品,是具有低導通電阻和高速開關特性的通用P通道MOSFET產品。該產品可用於各種機器應用,如繼電器電路和開關電路。內置了柵極保護二極管作為防靜電措施。
封裝組件均採用小型SOT-323-3A(2.1×1.25×h0.95mm),推動機器小型化。此外,該產品對應EU RoHS指令、無鉛,是注重環保的產品。
特瑞仕日後也將根據市場需求迅速開發產品,為實現富足的社會繼續作出貢獻。
新思針對晶片設計開發AI應用
新思科技(Synopsys)近日推出「設計空間優化AI」(Design Space Optimization AI)—DSO.ai,第一個針對晶片設計而開發出的自主人工智慧應用。新思科技的DSO.ai解決方案受到AlphaZero的啟發,是一種具備人工智慧和推理的引擎,能在較大量的晶片設計解決方案中,尋找優化目標。DSO.ai徹底改變晶片設計,透過大量探索設計工作流程的可能選項同時自動執行後續決策,讓SoC團隊能以專家級的水準運作,並顯著提升整體產能。
三星電子晶圓代工設計平台開發執行副總裁Jaehong Park表示,新的矽晶技術不斷挑戰物理極限,而該公司的客戶也在尋求能實現創新產品的製造解決方案。在設計環境中,新思科技的DSO.ai有系統地找到優於先前功率/效能/空間(Power-performance-area; PPA)表現的良好解決方案。此外,DSO.ai能在短短三天內達成上述成果,而這在以前需要數名專家進行一個多月的實驗才能達成。這種AI導向的設計方法,讓客戶充分利用三星矽晶技術優勢,進行SoC晶片設計。
當前AI可以透過自然語言與人類互動、能辨識銀行詐騙並保護電腦網路安全、能駕車上路,也可以玩西洋棋和圍棋等智慧遊戲。同樣的,基於AI的晶片設計也擁有廣大的潛在解決方案空間(Space of Potential Solutions),其規模可以是圍棋遊戲的數兆倍。
搜尋這廣大空間是較費力的工作,通常需要花上數周的實驗,而且往往要靠過去的經驗值和不為外界所知的知識。晶片設計的工作流程通常會使用並產生萬億位元(Terabytes, TB)的高維度數據,這些數據在許多個別優化的數據孤島(Silo)中進行分區和分段;而為了建立最佳的設計流程方案(Design Recipe),工程師必須獲取大量而高速的運算數據,並在缺乏完整性的情況下,即刻做出複雜的分析與決策,而這往往導致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和設計制約(Design constrain)。
在當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及嚴苛的矽晶製程要求下,一般的製程方案與最佳的製程方案造成的差異,可能是100MHz的效能、電池壽命時數以及數百萬美元的設計成本。
藉由實現廣大設計空間的自主性優化,新思科技的DSO.ai解決方案為搜尋最佳解決方案帶來革命性的創新。DSO.ai引擎能擷取晶片設計工具產生的大數據,並加以運用以探索搜尋空間,觀察設計如何隨時間變化並調整設計選擇、技術參數與工作流程,藉此引導探索過程朝多面向優化的目標發展。DSO.ai使用新思科技所研發的先進機器學習技術來進行大規模搜索,能即時地自主運作數萬個探索向量,同時獲取十億位元(Gigabytes, GB)的高速設計分析數據。
R&S攜手Decawave開發UWB量測解決方案
羅德史瓦茲(R&S)和Decawave使用一代無線通訊測試儀R&S CMP200完成新一代Decawave UWB設備的測試功能。透過該解決方案,兩家公司確定了無線設備製造商使用超寬頻(UWB)技術來提供安全的定位服務計畫。
R&S無線通訊測試部副總Anton Messmer表示,隨著OEM和ODM客戶準備部署其UWB產品,客戶期望相關的測試設備已經準備就緒並能夠滿足他們的製造需求。
雙方共同開發UWB晶片和整機的生產測試解決方案。這次的合作中,Decawave提供了測試策略和測試方法,並以Decawave DW3000作為待測設備。R&S則在R&S CMP200無線通訊測試儀上增加了UWB測試功能,也使R&S CMP200成為可同時支援5G FR2和UWB研發和製造的射頻測試儀器。
UWB技術是以IEEE 802.15.4a和802.15.4z標準為基礎的一種技術。其可在長達75公尺的範圍內進行公分級的精確位置量測,並可支援高達27Mbps的安全資料傳輸,同時保持極低的功耗水準。因此UWB是實現低延遲、高精確度、高可靠性的安全定位服務的理想選擇。此外,UWB也在行動通訊、汽車、物聯網和工業4.0等應用領域開啟了新的大門。大頻寬和低功率密度的特性使UWB訊號可以和其他各種寬頻和窄頻系統共享網路頻譜,且不會引起干擾。
802.15.4a/z標準包括多個頻段,作為UWB聯盟的創始成員,Decawave已提供使用3.5GHz到6.5GHz頻段的產品。現在他們則著重在研發更高的頻段,範圍在5.8GHz到10.6GHz之間,可支援更高的功率傳輸並進行長距離傳輸。DW3000晶片可使用於上述高頻段的5和9通道,頻寬範圍可達500MHz。
TI推動ADAS技術漸於汽車應用普及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技術明顯幫助減少事故與保障生命安全。根據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消費者報告,相較於2017年(汽車尚無安裝ADAS),汽車在安裝前方撞擊預警與緊急剎車系統後,前後追撞的事故減少了50%;然而,大多數的事故發生在那些連最基本ADAS系統都沒安裝的汽車上。
ADAS系統不斷朝向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制訂的 L4 和 L5 級自駕車方向發展。如果能讓ADAS系統更廣泛的應用在汽車中,便會對道路駕駛產生更大的影響。
儘管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讓所有汽車配備ADAS不太可行,但盡可能讓大部分的汽車配備輔助駕車功能仍然是我們的目標。而這也代表更多行駛在道路上的汽車,需要有著能夠針對即時資料做到感測、處理及反應的能力。
傳統上,以特徵為演算法基礎的電腦視覺負責處理ADAS分析影像的功能。電腦視覺為產業提供出色的服務。但隨著ADAS運作變得更先進,設計師需要更多的工具來處理和反應那些駕駛員在道路上可能會遇到的狀況。
讓ADAS在不同路況下都能持續發揮功能是一項挑戰。面對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或路況不佳時,車子都必須要能即時反應。這些情況很難用傳統模式處理,不過,藉由開發一個能夠幫助汽車對周圍環境感知、解釋、以及迅速反應的動態系統,汽車本身也能扮演成一個得力的副駕駛。這種系統除了需要資料,也需要能即時處理那些資料的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神經網路。
ADAS解決方案需要從不同的感測器組合獲取資料,並且將資料轉換為車輛可執行的情報。最基本款的感測器包含不同類型的相機、相關的光學元件、雷達和超聲波技術;而更複雜的,則增加了光學雷達及熱夜視儀。此外,系統還可以藉由比較感測器提供的資料與高解析度地圖資訊來將汽車定位。理解和分析這些感測器組提供的資料必須即時進行(每秒有60筆的新資料輸入),同時還不能把後座拆掉並換成資料處理中心。
如同駕駛在開車時會接收許多訊息同時需快速做出安全決策一樣,所有的ADAS應用(無論其自駕等級)都必須做到相同的事。高效能的多核心系統單晶片(SoC)讓人愛不釋手的地方在於,它除了可以並行處理之外,在考量整體成本的情況下也不會大幅影響汽車性能、溫度及零組件。從簡單(較少感測器、低解析度)擴展到複雜的情況,SoC解決方案讓人們不需對ADAS功能讓步、或採用較低端的系統。
然而,讓ADAS應用於所有汽車只是其中一項門檻。系統開發必須符合成本效益,才能實現更廣泛的部署。目前,車載軟體的複雜度呈指數增加(已經達到了1.5億行程式碼),這使得開發和維護的成本大增。隨著系統對路況感知能力愈來越強,人們對其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斷演進,在遵守嚴格的汽車品質管理之下,同時還要能信賴可靠。這些才是扶持汽車電子市場的要求和現實。找到對的SoC就可以滿足上述所有要求。它能適當地平衡記憶體,並輸入/輸出處理核心以滿足不同應用需求,同時達到系統物料清單(BOM)的目標。合適的SoC還可以容納開源軟體,能再次使用生成的程式碼,節省在測試與開發付出的精力。同時,為了讓汽車能夠在生產線上多年,從一開始,SoC就能以功能安全為前提來構建,具備必要的品質和產品壽命。只要做的好,讓更多車子搭載強大ADAS的願景就能實現。
TI利用數十年對於汽車和功能安全的專業知識,設計我們的Jacinto 7處理器平台,並致力於解決感測、並行作業和系統級難題。
該公司專注於那些對整套系統有重要影響的議題—結合能多方位監控汽車周圍環境的優秀感測系統;以及採行以汽車為中心的設計方法,最大化汽車性能和成本效益。
貿澤供貨TI兩款DC-DC轉換器 實現隔離電路有效供電
貿澤電子(Mouser)即日起供貨德州儀器(TI)的UCC12050和UCC12040隔離式DC-DC轉換器。這些高效率轉換器能有效為電路提供隔離式電源,供應輸出電壓經過適當調節的偏壓電源。裝置適合各種應用,包括保護繼電器和智慧斷路器、PLC類比輸入和輸出模組、病患監控,以及隔離式電壓和電流感測等應用。
貿澤電子供應的TI UCC12050和UCC12040轉換器採用專屬架構,將變壓器與DC-DC控制器整合在一起,可提供500mW的隔離式電源,同時具備低電磁干擾(EMI)和高效率等優點。這兩款裝置皆具備保護功能,系統耐用度高,同時還提供同步功能,和3.3V或5V的穩壓輸出選項。UCC12050提供5kVRMS額定值的強化隔離能力,突波能力為10kVPK,作業電壓為1.2kVRMS。UCC12040轉換器提供3kVRMS額定值的基本隔離能力,突波能力為8kVPK,作業電壓為800VRMS。
UCC12050和UCC12040轉換器受到UCC12050EVM-022評估模組的支援,設計人員可利用此模組來評估這兩款轉換器的功能與效能特性,模組的EVM配置提供了適當的電路板配置範例,可發揮額定的隔離與EMI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