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產業動態

產業動態

- Advertisement -

Xilinx推出具900萬個系統邏輯單元全球最大FPGA

賽靈思(Xilinx)宣布推出全球容量最大的FPGA「Virtex UltraScale+ VU19P」,擴展旗下16奈米Virtex UltraScale+系列。VU19P內含350億個電晶體,擁有有史以來單顆元件上最高的邏輯密度與I/O數,用以支援未來最先進的ASIC與SoC技術之仿真(Emulation)與原型開發,亦能支援測試、量測、運算、網路,以及航太與國防等相關應用。 VU19P樹立了FPGA產業的新標竿,其擁有900萬個系統邏輯單元、高達每秒1.5 Terabit的DDR4記憶體頻寬、高達每秒4.5 Terabit的收發器頻寬及超過2,000個使用者I/O,不但能促成現今最複雜SoC的原型開發與仿真,還能支援各種複雜的新興演算法的開發,包括用在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視訊處理及感測器融合等領域的演算法。VU19P的容量比前一代業界最大容量的「20奈米Virtex UltraScale 440 FPGA」高出1.6倍。 賽靈思產品線行銷與管理資深總監Sumit Shah表示,VU19P不僅能協助開發者加速硬體驗證,還能助其在ASIC或SoC可用之前就率先進行軟體整合。這是賽靈思刷新世界紀錄的第三代FPGA;前兩代分別為Virtex-7 2000T與Virtex UltraScale VU440,現在則推出Virtex UltraScale+ VU19P。但是,伴隨此次新產品發布的,不僅僅是精進的晶片技術,我們還為之提供了穩定且經驗證的工具與IP支援。 透過一系列廣泛的除錯(Debug)、可視性工具(Visibility Tools)與IP支援,VU19P為客戶快速設計與驗證新一代的應用與技術,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開發平台。軟硬體的協同驗證讓開發者能在取得實體元件前,就先著手軟體與客製化功能的建置。此外,透過運用賽靈思Vivado設計套件能協同最佳化設計流程,以降低成本與投片風險、改善效率並縮短上市時程。 Arm設計服務總監Tran Nguyen表示,Arm仰賴賽靈思元件作為驗證新一代處理器IP與SoC技術的工藝。新推出的VU19P將進一步支援Arm及我們的產業生態系中的業者,加速實現設計、研發與驗證我們最遠大的技術發展藍圖。
0

台日開放式IoT協會成立全力推動生態系發展

成熟的物聯網發展是企業實現數位轉型的關鍵因素之一,為加速推動台灣及日本兩地物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西門子(Siemens)於2019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特別舉行MindSphere World「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揭幕儀式,桃園市長鄭文燦特別應邀出席,與台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艾偉(Erdal Elver)、台灣西門子數位工業總經理暨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理事長Tino Hildebrand共同見證MindSphere 生態系統推廣之重要里程碑。 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旨在推廣台灣日本物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將物聯網應用程式、解決方案和服務範圍擴展到各行各業。協會先前相繼在德國、義大利、亞太區以及韓國成立,台日兩地被視為工業4.0以及MindSphere重要推廣區域,於今年八月份正式成為全球第五個成立的開放式物聯網協會。目前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已有20餘家台灣廠商入會,之後日本廠商將陸續加入,協會人數將持續擴大,促進協會成員資源共享,加速物聯網在企業端的普及。 西門子先前和資策會結盟,未來市府也將與西門子於虎頭山創新園區資安物聯網中心共同合作,培育數位企業物聯網人才,而物聯網協會亦預計於9月起於虎頭山創新園區舉辦推廣課程。Erdal Elver表示,西門子是全球十大軟體企業之一,透過協會的成立及未來產業的展出,代表我們持續深耕物聯網、數位雙胞胎、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科技的決心」。Tino Hildebrand進一步說明,目前台灣已有許多標竿企業加入協會,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產官學單位一同加入,與我們共創物聯網產業鏈商機。 MindSphere World「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的成立搭配2019台北國際自動化大展,西門子特別設立未來工業主題區(Future of Industry)展示最新未來科技趨勢於工業領域之應用,包含數位雙胞胎展示機台、AI 人工智慧模組,導入機器學習演算法,以及透過區塊鏈技術打造高自動化與高透明度的供應鏈及產線。未來,物聯網的應用將導入更多新穎科技,大幅提升產品生產效率、縮短上市時間,為企業帶來更高競爭力,西門子也將持續協助台灣企業進行數位轉型。
0

速霸陸攜手ANSYS帶動未來油電混合動力車設計

速霸陸公司(Subaru)率先推出革命性的控制系統,使用ANSYS嵌入式軟體解決方案,為新一代油電混合動力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提供頂尖的安全性和可靠度。ANSYS幫助速霸陸的工程師能快速正確地產出高度複雜的軟體程式碼,確保關鍵互連HEV系統的運作可靠性,有助於保障駕駛行車安全。 設計能有效管理和維護安全、效能和能源效率的電子控制單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是HEV設計師的首要任務。要使這些元件同步並密切整合,就需要一個完美的控制系統,即使發生可能導致系統故障的無法預測事件,也能確保轉向和剎車等與安全有關的關鍵任務功能正常運行。 速霸陸的工程師運用ANSYS SCADE,為新型e-Boxer系統快速精準地設計和驗證嵌入式軟體。速霸陸透過SCADE將開發自動化提升至95%,幾乎不需人工介入,大幅加快軟體程式碼製作。這樣能顯著提高生產力並大幅降低成本、製作時間和最後確認程式碼所需的文件數量。 速霸陸公司電子工程部門資深工程師Yuji Kawakami表示,在帶動高度複雜ECU軟體程式碼的端對端製作方面,ANSYS SCADE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提供絕佳的速度、效率和精準度。運用SCADE將我們的開發自動化提升15%,讓我們能快速創新ECU技術,並將產品上市時程加快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帶來了重大競爭優勢。 ANSYS副總裁暨系統事業部總經理Eric Bantegnie表示,ANSYS SCADE是一種關鍵的業界領導工具,能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將開發ECU的複雜流程自動化,而ECU包括無數行組成軟體程式碼,必須符合嚴格的業界法規。工程師可利用SCADE,更快製作正確、高度可靠的關鍵任務程式碼,使HEV保持最佳效能,以及速霸陸公司等領導業者在HEV設計的尖端地位。
0

德國萊因用IV&V讓軌道運輸更安全

2019年台灣國際軌道產業展(Rail & Metro Taiwan)為首次在台舉辦之軌道產業B2B專業展,也是軌道界的年度盛會,匯集高雄捷運、桃園捷運、成大、德國萊因等國內外軌道營運機構業者及學術單位於一堂,展品聚焦於車輛、號誌通訊、供電檢修設備及自動化倉儲等系統解決方案,其中德國萊因大中華區軌道運輸服務總經理詹家維也應邀出席智慧運輸軌道論壇分享相關軌道技術驗證經驗。 台鐵正在進行10年購車和舊車系統更新計畫,目的在提升品質增加運能,簡化聯合國般的車種並降低管理維修成本。為確保所採購車輛的功能、安全及品質,台鐵在其新舊專案中增加獨立驗證與認證(IV&V)審查評估機制。在公開遴選過程中,德國萊因以跨國團隊的專業經驗及高服務滿意度,分別獲選為新車計畫中的空調通勤電車(520輛)、城際電聯車(600輛)及舊車EMU500型電聯車電機系統更新案中的獨立驗證與認證機構,協助台鐵確保車輛在設計製造、安裝測試及保固能符合採購規範及國際標準。 由於具有ISO17020檢驗機構TAF認證,德國萊因從製造端到整車系統的不同階段都可進行檢核評估,為軌道系統的安全整合把關。隨著新軌道科技發展,從新造軌道車輛及其部件工廠的銲接品質系統(EN15085及ISO3834)、零組件(例如: EN50155)及子系統,再到全系統的檢測認證,德國萊因的在地檢測驗證能力使廠商不再需遠渡重洋送驗產品,能更快符合國內外法規需求。通過軌道驗證的產品及製造商在參與國內招商及標案時,也更易獲得認可及信賴。 在海外有豐富的軌道驗證經驗,德國萊因聯手台北捷運公司及國內其他技術顧問公司進行技術服務輸出,海外專案包括菲律賓馬尼拉MRT 7捷運系統,胡志明MRT 1號線等,帶動國內產業升級並接軌國際市場。國內則包括淡海輕軌、高雄輕軌第一、二期、安坑輕軌、三鶯線捷運線、桃園機場捷運、台鐵鐵路高架化與地下化及南迴鐵路電氣化等系統技術服務。  
0

西門子以數位企業解決方案建置未來工廠

西門子(Siemens)參加具亞洲代表性之「2019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2019 Taipei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Automation Exhibition )」,今年西門子以數位企業解決方案(Digital Enterprise)為主軸,涵蓋最新尖端技術並整合雲端聯網的產品組合,協助客戶建置未來工廠,開創數位工業新世代,除發表最新產品和技術外,也將呈現跨足食品製藥、電子設備、產業機械及基礎建設等的產業實例應用解決方案(Vertical Applications)。除此之外,於攤位展出最新未來科技趨勢於工業的應用(Future of Industry) ,聚焦數位雙胞胎、AI 人工智慧、區塊鏈、邊緣運算等技術整合。台灣西門子數位工業總經理Tino Hildebrand表示,未來,物聯網的應用將導入更多新穎科技,數位雙胞胎、AI 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及邊緣運算等技術整合將大幅提升產品生產效率、縮短上市時間,為企業帶來更高競爭力。西門子持續在台耕耘數位化科技。 近年來AI人工智慧的熱潮席捲全球,AI技術導入製造業將開啟全新的數位工業體驗,西門子於攤位展示最新AI人工智慧模組,帶來AI與工業的創新應用。展示AI模組(TM NPU)整合於PLC控制器,將類神經元運算的應用導入PLC控制器中,不斷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成功導入機器學習演算法,協助企業加速生產製程AI應用,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另外,數位雙胞胎機台的展示,將機電一體化概念設計(MCD)虛擬調試概念導入製程中,模擬機台生產最佳化,大幅節省開發時間、成本及加速上市時間,完整呈現虛實整合開發製造流程。而區塊鏈也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議題,在工業中導入區塊鏈技術已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西門子於展場呈現最創新區塊鏈應用,從消費者、生產者到能源供應端,區塊鏈技術可有效協助客戶對生產履歷有更完整的資料收集與整合,打造高自動化與高透明度的供應鏈及產線。除此之外,因應未來製程工業數位化的需求,西門子推出新一代軟體平台PCS neo,從工程設計、資訊安全到數位模擬,一次到位,有效縮短開發時程,提供製程自動化全新的數位化視野及解決方案。而邊緣運算的議題也持續發燒,西門子推出強大的邊緣運算功能,搭載SINUMERIK Edge,可有效優化機台操作與運行, 大幅降低故障的機率,為企業打造全新數位化營運模式。 西門子領軍偕同產業標竿企業,共同成立台灣工業網路協會(TICA)與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MindSphere World Taiwan and Japan)。為了推動Profibus及Profinet等通訊協定在台應用之普及,台灣工業網路協會積極於台灣推廣網路通訊發展,現場展示工廠端如何實現網路一網到底情境,TSN與OPC UA等下一個世代的工業網路應用。。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的成立宗旨為推動台日兩地物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為會員創造更完整的物聯網社群,進而相互交流、分享彼此對於物聯網產業應用之需求,目前協會正積極拓展會員,以加速物聯網在企業端的普及。
0

賽靈思Xilinx與工業局和資策會共創智慧新契機

有鑑於AIoT物聯網結合人工智慧浪潮,全球大廠紛紛布局(FPGA)可程式邏輯閘陣列)相關發展。近年來,受全球5G、深度學習及邊緣運算等產業趨勢崛起,FPGA半導體大廠賽靈思Xilinx積極開拓相關應用領域,包含資料中心、5G通訊、智慧車等創新領域。並推出之適應性運算加速平台ACAP,提供高度靈活可程式設計晶片,以及一系列先進的軟體和工具,驅動從消費電子到汽車電子,再到雲端之多樣化創新應用。 為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加速企業數位轉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地方創生服務處執行工業局智慧電子學院計畫。2019年與賽靈思Xilinx展開人工智慧 (AI) 人才培訓合作,發展出一系列培訓計畫,協助產業專業人員快速進入FPGA的設計開發,從建立FPGA基礎觀念至進階應用設計,推動各新興領域跨域智慧發展新契機。 工業局智慧電子學院將於10/18、10/25舉辦首波FPGA實作開發課程,邀請具賽靈思Xilinx FPGA開發經驗之一元素科技專業講師講授,課程從FPGA基礎觀念至設計流程講解,使學員熟悉FPGA的設計開發步驟,並加入嵌入式系統 (SoC) 設計的開發流程說明。除介紹SoC架構,同步搭配賽靈思Xilinx的SoC-Zynq (FPGA+ARM)進行講解。
0

意法推出袖珍/方便STLINK-V3MINI除錯探針

意法半導體(ST)新款除錯探針STLINK-V3MINI兼具STLINK-V3SET強化功能和獨立模組的簡便性,可加速韌體燒錄速度,同時提升介面的易用性,而且價格更實惠。 體積袖珍、攜帶方便,新款探針可隨時隨地上傳和為STM32微控制器應用軟體除錯,利用意法半導體14腳位STDC14除錯排線連接微控制器,支援虛擬COM連接埠(Virtual COM Port, VCP)等強化功能。VCP將帶來更省事、更靈活的優勢,例如,可以在PC上輕鬆觀察執行資料,讓除錯流程變得更快、更明確。 支援USB隨身碟模式是STLINK-V3MINI的另一個功能,透過簡單的滑鼠操作,可直接以探針上傳檔案,快速驗證全新的創意,或執行各種demo程式,讓開發工作變得更輕鬆。 此外,STLINK-V3MINI還配備用於3D列印的參考檔案,讓使用者能夠設計客製化的探針外殼。STLINK-V3MINI與STM32CubeProgrammer完美搭配,主流的商用IDE開發環境,包括Keil MDK-ARM、IAR EWARM,以及採用GCC的IDE,例如:意法半導體STM32CubeIDE免費開發環境,可直接支援STLINK-V3MINI探針。另外,使用者還可免費使用意法半導體所提供的探針底層API介面,以便在測試平台上整合STLINK-V3MINI。
0

PI全新CAPZero-3 X電容器放電IC符合IEC60335

Power Integrations(PI)宣布推出CAPZero-3,這是公司最新一代精緻的節能X電容器放電IC。雙端CAPZero-3 IC讓設計人員能夠輕鬆符合主要電器的IEC60335安全認證,且涵蓋從100 Nf~6 µF的所有電容器值。 IEC60335是適用於所有電器的放電安全標準。為了保護使用者免受電器危害,要求在移除AC後整個輸入X電容器的電壓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放電不超過34V。CAPZero-3 IC在接通AC電壓時,能阻斷電流經過X電容器放電電阻器,且可在中斷AC時,能自動使X電容器經由這些放電電阻器進行放電。CAPZero-3 IC簡化了EMI濾波器的設計,同時允許使用大型X電容器,進而允許使用較小的電感元件,且不會導致功耗發生變化。 CAPZero-3 IC可以放置在系統的輸入保險絲之前或之後。裝置可提供高度共模突波耐受性,因此沒必要進行外部接地,且由於採用了1000 V內部MOSFET而具有高度差模突波耐受性。封裝和PCB的安規距離維持在大於4 mm。 PI產品經理Edward Ong表示,由於推出了全新 CAPZero-3 IC,設計人員可在需要使用從100 nF~6 µF的X電容器值的小型電器和主要電器中,使用一個零件來解決其大量應用。 CapZero-3裝置已通過CB和Nemko要求的安全認證,因此開發人員不需要針對電源供應器的X電容器放電電路另外執行安全測試。裝置現已上市,單價為0.31美元,每次訂購數量為1,000件。
0

TÜV工業機械智慧轉型以功能安全為核心

近年來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智慧製造政策,也帶動相關自動化產業升級,而網路通訊的發達,也讓工業物聯網朝向整合大數據、機器人及智慧設備發展。智慧製造帶來雲端化及無人化趨勢,產線需更多的軟硬體整合才能追求穩定度、安全度及系統整合度。由於許多企業都開始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提高生產效率或降低人工成本,因而機器人和AGV無人搬運車的應用也就越來越受到重視。 AGV代替人工進行自動化運送,不僅降低人為錯誤風險,也降低受傷風險。機械人則讓產能效率與產品良率提高,二者對智慧製造都有重要的作用。由於工業機器人或機器手臂多被應用於高精密化的產品生產上,目前最被廣泛採用的國際標準為ISO 10218-1,歐盟、美國或日本皆以此標準為主要架構,但機器人本身也屬於機械指令(2006/42/EC) 及電氣設備所界定的範圍,因此須遵守機械指令下的機器人調和標準及電磁相容性指令,若作業場所屬於防爆環境,那還需考量防爆指令(2014/34/EU) 的要求。 再者機器人或機器手臂系統在設計階段時就需具備功能安全考量,如果該系統在設計上無法降低風險等級,就得依照國際標準 ISO 10218-2的規範進行系統的安全防護評估 - 在不同情況下能透過手動或是啟動安全互鎖自動停止機器人危險運作,避免人員受傷或設備損失。 因應全球智慧製造浪潮,國際驗證機構德國萊因TÜV提醒,即使智慧型工業機器人將帶動新一代的工業革命,但考慮功能安全(IEC 61508 & ISO 13849)仍是無法迴避的重中之重。當機器人對輸入訊號沒有正確地動作,即可能造成人員、環境或產品的重大損失,因此讓機器人、AGV 或工業自動化設備能正確保護自己及使用者安全,並完成交付任務,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安全認證。 工業4.0及智慧製造雖非制式的規範,卻是企業價值的選擇與創造,目的在以精簡的人力和智慧機械合作無間,促進下一代的工業轉型。企業轉型時,低階的人力不再被需要,同樣地,傳統生產製造機械如不能和自身上下游或週邊供應鏈做智慧化整合,到時也可能難逃被棄置角落的命運。 德國萊因是歐盟獨立驗證公司,也是多家知名大廠的SEMI S2指定驗證單位,可在台灣直接核發機械指令附件4的「型式檢驗證書」、CE 符合性驗證、北美與國際相關驗證/換證及工業4.0產品及系統安全評估驗證。工業自動化帶來更多的感測器需求,從零組件的功能安全到工業機械設備的系統性功能安全,德國萊因可協助企業強化機械安全符合性、減少意外,從台灣到國外,順利取得台灣TS安全標章或CE標誌。
0

明基/佳世達展示最完整智慧工廠藍圖

工業4.0浪潮席捲全球,多年布局落地時機愈趨成熟,政府動作積極,產創條例近期修法三讀,智慧機械與5G投資均可抵稅,未來3年可說是製造業的決勝時刻。新「智造」勢力形成,2019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明基/佳世達結合友通資訊、維田科技、其陽科技、明泰科技,共同展出全方位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IDC 2019年報告指出,AI、5G、雲端系統、物聯網與機器人將是未來三至五年影響企業最深的五大重點科技,亞太地區已有超過六成的企業正在思考並建立未來工作(Future of Work, FoW)的相關規劃,預估亞太地區2020年在FoW的相關技術投資將達到6,000億美元以上,工廠智慧轉型便是其中一環。 佳世達智慧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李昌鴻表示,明基/佳世達聯合艦隊所擘劃之新世代智慧工廠藍圖,首先為生產流程全面性可視化管理,其次透過數據收集與分析持續檢視並改善效率,最終目標是將方案模組化、應用到不同產業場域。在全球工業4.0趨勢的快速驅動下,明基/佳世達聯合艦隊的全方位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將可強化業者競爭力,掌握未來製造業的智慧化商機。 明基/佳世達2019年持續與策略夥伴ABB展出機器人安全協作方案。相較於傳統工業機器人,觸覺感測除了能讓機器人更像人一般靈活操作,觸覺感測除了能讓教導機器人上更加便利和靈活,也大幅縮短使用機器人的技術門檻,最重要的是還能確保使用上的安全性。此外,人機協作也完全符合少量多樣與客製化的製造趨勢。 自動化物流系統與智慧倉儲方案方面,AGV取代無效率搬運人力,提高物料到現線的準時性,減少線邊倉提高生產線坪效使用,包括大型汽車物料倉庫與台灣半導體龍頭廠,均已採用明基/ 佳世達AGV解決方案。AMR(自主移動式機器人)結合Robot 和AGV ,採用最新SLAM 的AGV 搭配6軸工業機器人,使用於移動式工站使用,大大節省人力與空間。
0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