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
- Advertisement -
是德加入6G旗艦計畫啟動尖端無線通訊研究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以創始會員的身份加入6G旗艦計畫,支援比5G更進化的無線通訊研究。該計畫獲得芬蘭科學研究院支持,由芬蘭奧盧大學(University of Oulu)統籌執行。
6G旨在加速推動經濟和社會的數位化,讓全世界向全球化數位社群的美好願景邁進。這項計畫為期8年,預計在2030年建立一個由大量資料驅策整體運作的社會,並享受近乎即時且不受限制的無線網路。基礎研究必須比產業標準提早10~15年, 而醫療、製造、能源、運輸和公共安全等產業早已少不了網路,因此6G將奠基於5G即將為前述垂直產業提供的功能,並進一步擴充,以大幅提升網路使用體驗。
是德科技通訊解決方案事業群資深副總裁Satish Dhanasekaran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加入6G旗艦計畫並成為創始會員,以便共同展開革命性的6G研究。該計畫預示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屆時無線通訊技術將打破高速和高頻寬應用的限制。是德科技是唯一受邀參加該計劃的量測大廠,充分證明我們在引領科技浪潮與克服設計挑戰方面佔有一席之地。
是德科技擁有業界最齊備的設計、模擬和驗證解決方案,使其能夠投入早期研究,以協助該計畫達成全方位目標,包括加速垂直產業採用 5G 技術、開發人工智慧和智慧UX等6G的基礎技術,最終實現社會數位化的理想。
芬蘭奧盧大學無線通訊中心(CWC)6G旗艦計畫主持人Matti Latva-aho教授表示,我們期待和是德科技維持長期合作關係,以透過產學協作完成全球第一個 6G 跨領域研究計畫。
5G之後的下一代無線通訊,預計將採用高於毫米波的頻譜,稱為兆赫波(Terahertz Wave),頻率介於300 GHz~3 THz之間。它是讓資料速率達到每秒1 TB 並實現超低延遲的關鍵。是德科技具有支援這些頻段所需的專業技術和解決方案,並且在高速數位技術、網路安全、裝置特性分析及網路測試等領域建立了領導地位,有助於加速推展6G計畫的四項策略性研究:無線網路、分散式無線智慧運算、裝置與電路技術、垂直應用和服務。
第二季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季增10.5%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調查,第二季智慧型手機需求走出淡季陰霾,生產總數來到3.44億支,較上一季成長10.5%。然而受國際市場上諸多不確定性訊息的干擾,第二季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2.4%,全球生產總量前六名依序為三星、華為、蘋果、OPPO、小米以及Vivo。
展望第三季,包含中美關稅爭議、日韓貿易摩擦等影響因素仍在,加上因應5G時代來臨,智慧型手機市場進入世代交替前的觀望期,換機週期因而再延長,都將持續削弱下半年的旺季表現,預估第三季智慧型手機的生產總量約3.63億支,雖較第二季成長5.8%,但和去年同期3.8億支相比衰退4.4%,2019年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估計約為13.8億支,年減5%。
觀察第二季智慧型手機排名,三星依舊穩坐第一,其第二季生產總數為7,650萬支,較去年同期成長3%,是2018年以來單季最佳生產表現。原因在於華為受美禁令影響,流失歐美市占,相反三星因深耕布局歐洲與南美洲市場而受惠。TrendForce預估,第三季生產數量約略持平第二季,來到7,600萬支產出。
然而,看似穩坐龍頭寶座的三星手機,卻依舊面臨市占流失隱憂。因此,三星從產品規劃著手,以中高階的A系列取代中低階的J系列,成為三星主流商品,並藉由A系列既有的市場定位重新塑造品牌形象,與強調高規格配置的中國品牌相互競爭。另外三星也推出大電池容量配置的M系列,鎖定印度、印尼等線上客群。
排名第二的華為近年積極投入研發已逐漸收成,除了受中國國內消費者的青睞外,也在海外市場達高速成長的成績。然而,5月中起受禁令影響,衝擊華為的海外銷售表現,導致第二季生產總數較第一季衰退逾13%,來到5,250萬支,中止連續5個季度生產總量成長的紀錄。
展望第三季,儘管美國政府將對3000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政策自9月初延緩至12月15日實施,對手機市場似乎是一項利多,但華為不僅仍未能從實體清單中移除,美國政府再將華為46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中,其海外銷售將持續受波及。另外,搭載新一代Kirin晶片的旗艦機Mate 30系列,將如期於第三季底發表,屆時若未能解套新機搭載Android系統的限制,仍恐影響其第三季的生產表現。至於5G新機預計要到第四季才有機會問世。
蘋果第二季的生產數量約3,880萬支,為2015年以來的季度新低,全球排名第三。觀察第二季表現,除了因新機定價偏高無法帶動買氣外,中美貿易爭端影響中國市場銷售,以及蘋果手機用戶的換機週期普遍高於Android用戶都是主要原因。
日前,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進口約30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關稅,將分二階段實施(9/1、12/15),由於手機屬於第二階段的課徵範圍,初估對今年影響不大。但若以未來發展來看,蘋果手機仍以中國為主要生產據點,短時間內無法快速移轉生產基地,關稅課徵一旦執行,除了衝擊蘋果獲利外,也將削弱蘋果在手機市場的競爭力。展望第三季,除了受中美貿易摩擦以及換機周期延長等因素影響外,即將發表的三款新機創新程度有限,加上蘋果在定價策略上恐難有大幅讓步下,第三季生產總量預估約4,200萬支,較去年同期衰退10%。
中國與海外市場競爭加劇,凸顯品牌差異化成OPPO、小米、Vivo新策略。OPPO、小米、Vivo分別名列全球第四名到第六名。三大品牌皆面臨中國國內市場受到華為持續擴張而衝擊其銷售表現,加上海外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獲利壓縮。守成國內、突破海外市場既有格局成為三者的共同目標。
聯發科當選3GPP RAN2主席職務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無線存取網路第2工作組(RAN2)主席選舉結果近日出爐,由聯發科技瑞典籍技術專家Johan Johansson擔任此一重要職務。
3GPP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化組織,過去所制訂的GSM(2G)、WCDMA(3G)、LTE(4G) 以及NR(5G) 技術皆是當代移動通訊產業中最成功的通信技術。聯發科技憑藉長期以來對於通信技術標準化的投入,很榮幸此次獲得RAN2會員行業專家們的廣泛支持及認可,出任該重要職務,為Release 16 的完成及後續版本的標準化工作做出貢獻。
據3GPP規劃,RAN2工作組明年的工作重點為Release 17 版本的L2/L3協定標準化工作,預期所制訂的後5G時代通訊技術將進一步完善增強型行動寬頻(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的業務需求,併發展出更多功能以更好的支援5G另外二大應用場景:巨量物聯網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MTC)及極低延遲的可靠通訊(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的業務需求,兼顧行動寬頻市場的發展與新興物聯網市場的拓展。
聯發科技自2009年起便積極投入及參與3GPP標準化工作,從4G至5G時代的技術文稿貢獻數量已增加逾4倍,掌握了相當重要的5G核心技術。長期高品質的技術貢獻也讓聯發科技自2015年起便擔任3GPP技術議程的主持工作,2017年起更獲選為RAN2工作組副主席,乃至此次成功當選主席的職務。未來聯發科技將持續攜手全球通信行業夥伴共同推動5G與後5G技術的演進,讓移動通信為人類的生活創造無限可能。
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成立
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旨在推廣台灣日本物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將物聯網應用程式、解決方案和服務範圍擴展到各行各業。協會先前相繼在德國、義大利、亞太區以及韓國成立,台日兩地被視為工業4.0以及MindSphere重要推廣區域,於今年八月份正式成為全球第五個成立的開放式物聯網協會。目前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已有20餘家台灣廠商入會,之後日本廠商將陸續加入,協會人數將持續擴大,促進協會成員資源共享,加速物聯網在企業端的普及。
西門子先前和資策會結盟,未來市府也將與西門子於虎頭山創新園區資安物聯網中心共同合作,培育數位企業物聯網人才,而物聯網協會亦預計於9月起於虎頭山創新園區舉辦推廣課程。Erdal Elver表示,西門子是全球十大軟體企業之一,透過協會的成立及未來產業的展出,代表我們持續深耕物聯網、數位雙胞胎、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科技的決心」。Tino Hildebrand進一步說明,目前台灣已有許多標竿企業加入協會,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產官學單位一同加入,與我們共創物聯網產業鏈商機。
MindSphere World「台灣日本開放式物聯網協會」的成立搭配2019台北國際自動化大展,西門子特別設立未來工業主題區(Future of Industry) 展示最新未來科技趨勢於工業領域之應用,包含數位雙胞胎展示機台、AI 人工智慧模組,導入機器學習演算法,以及透過區塊鏈技術打造高自動化與高透明度的供應鏈及產線。未來,物聯網的應用將導入更多新穎科技,大幅提升產品生產效率、縮短上市時間,為企業帶來更高競爭力,西門子也將持續協助台灣企業進行數位轉型。
明基/佳世達備戰贏向5G智慧製造
5G如何改變未來製造?第五代行動通訊5G被視為未來產業智慧化的核心技術,其大頻寬、高網速與低延遲特色,將在不同領域中創造出多元應用,又以智慧製造為首屈一指的重要場域。根據IHS Markit報告,5G將在2035年創造 12.3兆美元的全球經濟產值,而製造業是最大受益者,占整體經濟活動28%、達到3.4兆美元。
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李昌鴻表示,5G從概念到商業化運轉,將成為強大引擎,促使工業4.0落地。明基/佳世達看準趨勢,聯合策略夥伴研發能量,加上自身完整智慧解決方案與工廠製造實務經驗,配合基礎建設期、商用導入期和商用普及期等階段,可將技術與經驗逐步擴展到客戶夥伴。
明基/佳世達智慧工廠解決方案聯盟包括其陽科技、明泰科技及友通資訊等,於2019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聯手展出5G技術在智慧製造之應用。
其陽科技推出使用Intel Denverton平台,專為軟體定義廣域網路(SD-WAN) 所設計的SCB-6990。此一產品針對不同CPU SKU TDP,採用無風扇設計,並支援Intel QAT加密功能,通訊介面採用網路傳輸介面6 x RJ45 & 2 x SFP GbE,並支持2 x M.2 B/E key for LTE/5G/WiFi module with 3x...
Xilinx致力加速工業與醫療物聯網產業發展
賽靈思(Xilinx)因應工業與醫療物聯網的資料量以爆炸性成長而衍生的資料應用難題提出三大戰術:世界級的解決方案堆疊、工業PC加速及邊緣與雲端協作,以滿足工業與醫療產業最注重的產品尺寸、價格、耐用性、低功耗及資料安全性等需求。工業、視覺、醫療與科學及航太與國防領域業務的成長強勁,在賽靈思2019會計年度財報的營收占比達27%,是收入排名第四、客戶數最多的業務領域。
賽靈思工業、視覺、醫療及科學(ISM)市場經理翁羽翔表示,ISM是賽靈思擁有最多客戶數的業務領域,在2019會計年度中的營收占比也已超過全公司營收的四分之一。賽靈思非常重視此領域的發展,賽靈思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也已經得到許多客戶的正面反饋,包括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松下(Panasonic)安全部門與索尼(Sony)半導體解決方案部門等;未來賽靈思也將持續致力於提供客戶高效能、高穩定度、低延遲、低功耗並兼具安全性的解決方案。
隱私、資料安全、資料管理和運算效率是ISM領域普遍考量的問題。根據調查,現今全球90%的資料是在過去兩年中產生,這相當於每天產生高達2.5 Exabytes的資料量。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企業若能妥善運用資料將為他們帶來許多優勢,也能大幅提升營運效益,例如應用在預測性維護將能避免工廠停機的狀況發生、透過OTA(Over-The-Air)更新能延長硬體的生命週期進而降低擁有成本;在醫療機構中,可提供更快、更精準的診斷結果,並更有效地管理醫療資源。如何協助客戶有效地運用資料成為賽靈思在這兩個領域的戰略核心。
當企業獲得的資料越來越多,隱私問題也隨之受到更多關注,而這與資料安全性密不可分。資料的安全與否可能隨著時間而變化,即使現在是安全的,但隨著運算能力的增長和駭客技術的精進,安全性也會隨之減弱。無論是工廠設備或是醫療器材的建置都非常昂貴,目前市場上的解決方案大多採用軟體升級,但賽靈思能同時兼顧軟硬體升級,這樣靈活應變的特性可以協助工廠和醫療機構延長其資產的壽命,進而提高投資報酬率。
此外,延遲與反應時間也至關重要。在工業與醫療物聯網的應用場景中,雲端越來越無法負荷需要大量且即時的傳輸與運算需求,加上並非所有的環境都有強大的網路連結,雲端運算的效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大打折扣,而邊緣運算能補足雲端運算的缺口,降低資料傳輸、儲存與處理的成本。賽靈思運用邊緣AI針對客戶的問題痛點提供運算資源,除了能夠降低功耗、提升效能與效率外,在沒有網路連線的情況下也依然能正常運作。
NVIDIA為VMware Cloud on AWS推出GPU加速服務
NVIDIA與VMware宣布將針對VMware Cloud on AWS推出GPU加速服務,協助用戶推動各種現代化企業應用,其中包括AI、機器學習與資料分析。這些服務讓客戶能夠將各種VMware vSphere的應用與容器無須變更即可無縫轉移至雲端,以現代化的方式發揮高效能運算、機器學習、資料分析與視訊處理的優勢。
越來越多企業透過AI技術凸顯差異化並提升營運和服務,其正快速導入AI並推行新的相關策略,因此需要強大的電腦以petabytes計的龐大企業資料建立預測模型。各行各業正著手利用以NVIDIA GPU運行的類神經網路建置各種機器學習應用,其中包含影像與語音辨識、先進金融建模以及自然語言處理,藉以加速訓練與進行即時推論。此外,VMware近期也藉由收購Bitfusion讓VMware能有效率地運用各種GPU功能,在企業環境中執行AI與機器學習作業。
透過這項合作,VMware Cloud on AWS的客戶將能取得全新高擴充性且安全的雲端服務,其中包含以NVIDIA T4 GPU與全新NVIDIA Virtual Compute Server(vComputeServer)軟體進行加速的Amazon EC2。
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從營運智慧分析到AI,企業仰賴GPU加速運算做出快速精準的預測,對營運績效有直接的助益。NVIDIA與VMware合作設計最先進的GPU基礎設施,推動各產業的全面創新,從虛擬化、混合雲一直涵蓋到VMware新推動的Bitfusion資料中心解構。
VMware執行長Pat Gelsinger表示,客戶透過VMware Cloud AWS獨特價值,加速推動關鍵商務應用的轉移與現代化。VMware與包括 NVIDIA與AWS在內的業界領導業者合作獲得許多創新成果,針對最繁重的資料驅動作業提供同級方案最佳的GPU加速服務,以及針對混合雲環境中各種應用推動現代化。
美光開始量產採用1z奈米技術節DRAM
美光科技宣布DRAM擴充的進展,成為首家開始使用1z nm製程技術量產16Gb DDR4產品的記憶體公司。
美光科技技術開發執行副總裁Scott DeBoer表示,現今擴充DRAM條件變得更加複雜,開發和量產業界最小尺寸的DRAM節點展現了美光世界級的工程和製造能力。率先進入市場讓美光擁有競爭優勢,我們將繼續為廣泛的終端客戶應用提供高價值解決方案。
與上一代1y nm節點相比,美光的1z nm 16Gb DDR4產品顯著提高位元密度、大幅增進效能並降低成本。同時,它也促進美光持續改善其運算DRAM(DDR4)、行動DRAM(LPDDR4)和圖形DRAM(GDDR6)產品系列的相對效能和功耗。對於包括人工智慧、自動駕駛車輛、5G、行動裝置、圖形、遊戲、網路基礎設施和伺服器等應用而言,功率和效能之間的優化平衡是關鍵的差異化因素。
美光透過量產16Gb DDR4記憶體解決方案,開始將技術移轉至1z nm。使用更小的節點進行生產帶來多項優勢,包括功耗較上一代8Gb DDR4產品降低約 40%。美光全面的1z nm DDR4產品組合也滿足資料中心對更高效能、更高容量和更低功耗,日益增長的需求。
此外,美光也宣佈公司已開始批量出貨基於UFS規範多晶片封裝(uMCP4)的業界最高容量單片16Gb低功率雙倍資料速率4X (LPDDR4X)DRAM。美光的1z nm LPDDR4X和uMCP4滿足了行動裝置製造商尋求更低功率和更小封裝,以設計具有吸引人的規格尺寸和長電池壽命的裝置需求。
艾邁斯揭露智慧型手機三大主流技術趨勢
艾邁斯半導體(ams)日前在一個公開的產業研討會中,揭示了該公司認為智慧型手機在近期未來的三大主流技術發展趨勢,包括前置3D臉部識別、無邊框螢幕以及攝影功能強化,並介紹該公司在此三個領域所擁有的領先技術。
智慧型手機第一個發展趨勢是前置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3D臉部識別,主要用在個人身分驗證、安全以及支付功能實現。目前業界有結構光(SL)、主動立體視覺(ASV)以及飛時測距(ToF)等三種3D感測技術,分別適合不同的應用領域及市場區隔。例如結構光,適合近距離並擁有最佳深度圖及安全性,價位較高,適合市面上較高階手機產品;主動立體視覺覆蓋中等距離,優質的深度圖品質,雖精確度略遜於結構光,但價位較具競爭力;飛時測距技術適合中遠距離,系統整合最容易,同時尺寸最小。ams在所有的三個3D識別技術領域都有完整的軟硬體解決方案,可提供客戶各種區隔的需求。
對於無邊框的追求是手機第二個發展趨勢。隨著技術的精進,消費者對於手機螢幕占比的渴望從未停止,從2016的65%占比的寬邊框設計,到2017年約75%的窄邊框,再到2018年90%占比的所謂瀏海螢幕,從2019年開始,將會是全面螢幕的時代來臨。趨近100%的螢幕占比產生了對於BOLED(OLED下方)感測元件的強大需求。ams的RGB光線與紅外接近感測器IC「TCS3701」,可於OLED螢幕後方位置精確測量環境光強度,無須占用前置邊框位置,真正實現無邊框手機設計。
第三個重要趨勢是攝影功能強化,包括雷射檢測自動對焦(LDAF)、擴增實境(AR)、自動白平衡以及光源閃爍檢測等。ams所推出的1D ToF測距感測器TMF8801,能協助相機執行雷射檢測自動對焦,測距範圍2cm~2.5m,精確度達5%,封裝尺寸縮小了33%,同時能夠抗蓋板玻璃上的污漬干擾以及太陽光。此外,ams的色溫感測器能在所有光源場景中提供精確的色溫;光學感測器能透過精確測量環境光,提高照片的真實性;同時,利用光源閃爍檢測引擎自動檢測環境閃爍輔助演算法,可免除因環境光閃爍,照片受波紋效應的影響。
ams針對智慧型手機主流趨勢,擁有最完整的創新技術支援,從環境光檢測、色彩、色彩+接近感測、光譜+光源閃爍檢測等獨立元件,到接近感測、環境光檢測+接近感測、色彩+接近感測、飛時測距(ToF)等模組,且具備自有生產工廠,能協助手機廠商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最先進手機產品。
是德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獲TCL通訊科技採用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旗下的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獲TCL通訊科技(TCL)採用,以便加速驗證5G NR(New Radio)設計。TCL通訊科技是全球行動終端裝置製造商和網路服務供應商,旗下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包括TCL、Alcatel和BlackBerry。藉由使用是德科技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其研發團隊可加速開發並測試5G NR裝置,例如5G智慧型手機、5G USB資料終端裝置、5G+8K QLED 電視、5G消費性設備(CPE)等。有了是德科技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TCL通訊科技可根據3GPP 5G NR標準,驗證其5G設計的射頻效能,以便進軍全球市場。
TCL通訊科技全球研發中心副總裁Charles ZOU表示,是德科技是全球5G解決方案的領導廠商,產品在業界有口皆碑,在5G開發與驗證方面一直與TCL並肩前行。是德科技在推動5G NR標準上投注不少心力,促使TCL採用是德的測試工具,以實現5G技術全球商業部署的願景。
TCL通訊科技充分利用是德科技多元的測試工具和測試案例,來加速驗證全新5G NR裝置的射頻效能並獲得一致的成果。2019年初,聯發科技(MediaTek)與是德科技合作,將是德科技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與MediaTek Helio M70整合式基頻數據機搭配使用,成功建立了5G NR數據呼叫,在非獨立模式(NSA)和獨立模式(SA)下,皆可達到理論上100MHz NR頻寬以上的最高傳輸速率。
是德科技和TCL通訊科技並積極參與中國移動(China Mobile)主導的5G裝置先行者計畫,透過跨產業合作進行大規模5G測試,進而加速5G裝置的開發與普及應用。
是德科技無線測試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Kailash Narayanan表示,TCL通訊科技選擇使用是德科技產品,再度印證是德科技是連網行動生態系統的重量級解決方案供應商,是德與無線裝置製造商、晶片組供應商和行動通訊業者進行廣泛的合作。
是德科技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基於Keysight UXM 5G無線測試平台,讓裝置製造商能同時在NSA及SA模式中,驗證5G NR多模式設計的協定、射頻(RF)和無線電資源管理(RRM)。利用是德科技端對端5G解決方案,裝置製造商可靈活而快速地驗證各種外觀尺寸的多模裝置設計,加速回應全球對6GHz以下(FR1)和毫米波(FR2)頻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