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Advertisement -
安提邊緣智慧系統滿足5G聯網需求
AI解決方案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各產業之中,且AI的運算核心也逐漸從雲端轉移至邊緣端,邊緣運算在企業智慧化服務中占有一席之地。為了發展更多的應用方案,GPGPU和智慧邊緣運算解決方案供應商安提國際發表AN810-XNX邊緣運算平台,結合NVIDIA Jetson Xavier NX 運算模組和AN810載板,提升AI運算效能。此邊緣運算平台擁有多元的I/O插槽選擇,可擴展各產業邊緣端的人工智慧應用,如全自動機器人設備、無人機、工業檢測、醫療影像與深度學習。
AN810-XNX邊緣運算平台結合NVIDIA Jetson Xavier NX 運算模組和AN810載板
安提國際總經理羅智榮表示,AIoT的應用環境十分多元且複雜,綜觀各類型邊緣系統,以GPU為基礎的平台擁有極高的相容性,可彈性應用於各領域。此外,羅智榮也提到,微軟的Azure服務也能進一步強化系統功能。AN810-XNX不論在載板設計、本身運算條件下,皆有高度的相容性,同時,從邊緣到雲端、乃至裝置管理的加值服務,都讓其十分適合應用在各類型AI領域,尤其在如機器人、無人機、工業IoT、醫療與深度學習等嵌入式的邊緣裝置。
AN810-XNX結合NVIDIA Jetson Xavier NX運算模組與安提載板AN810,Nano-ITX尺寸載板同時支援M.2 M-key、E-key和B-key等插槽,提供多樣訊號源如PCIe、SATA、USB 3.2 Gen2和USB 2.0等,並搭配高度47.3mm的專用風扇。此平台擁有良好的通訊功能特色,加上物聯網產業對5G應用的需求,可與4G/5G模組整合,提供高速無線通訊連接與資料傳輸。針對大量的邊緣裝置管理,AN810-XNX可透過M.2插槽支援Innodisk InnoAGE SSD頻外管理模組,透過客製化的雲端管理平台,統一管理與遠端監控邊緣裝置,在系統關閉或損壞時即時修復,縮短設備當機的時間,增強遠端管理的穩固性,完善邊緣裝置整體的管理模式。而平台也通過微軟Azure IoT認證,讓應用藉由安提平台,透過Azure雲端服務,縮短研發期程、迅速落地。
此外,面對大量的視覺AI應用,此平台支援一組120-pin MIPI CSI-II介面的接口,在廣泛的智慧視覺應用中,平台能夠驅動多功能的AI解決方案,同時處理高解析度相機與影像分析所要求的高密集人工智慧運算量。後援部分,安提國際提供系統加值服務,針對標準品及客製品項皆有定期的BSP及DTB架構更新。
隆達電子發表Mini LED產品 進電視/汽車面板應用
隆達電子發表全系列I-Mini LED背光產品,分別採用COB(Chip on Board)、DOB(Driver on Board)、微透鏡陣列等三大技術,產品應用包含電視、桌上監視器、筆記型電腦、車用面板與航海顯示器等,目前已陸續量產並交貨,持續在Mini LED背光市場維持技術地位。
隆達電子發表全系列I-Mini LED背光產品
隆達電子產品事業群副總經理李存忠表示,隆達自2018年率先量產Mini LED背光產品至今,在Mini LED背光市場持續居領先地位。此次隆達將三大技術應用於新一代Mini背光產品,更將應用範圍延伸至電視與車用面板,宣示了量產力與品質可靠度,並積極與品牌廠及面板廠合作,邁入大量量產階段。可預見Mini LED市場將於2021~2022年快速成長,並延伸至更多應用。
隆達電子自2018年即率先量產Mini LED背光,此次發表四款新一代I-Mini 產品,發揮從晶粒、封裝、驅動設計到光學模組的一條龍服務。新一代I-Mini背光產品,全系列採用COB 技術,直接將隆達自製之Mini LED覆晶晶粒植於燈板上,可達到零混光區域(Optical Distance, OD)的超薄設計。而DOB技術,直接將驅動IC與微控制器(MCU)整合於燈板上,進行多分區區域控制,新一代多通道的驅動IC架構將背光控制區域數提升5倍,可達到1000分區以上,同時IC顆數可減少50%,並配合微控制器的邏輯迴路控制,達到1,000,000:1的高對比度。此外,搭配微透鏡陣列技術,光學設計可達到超廣角的出光(>160°)及較高的取光率,將面板亮度提升至1600 nits,為傳統面板亮度之三倍。
新一代I-Mini背光產品中,Mini LED電視最受市場期待,隆達將率先推出65吋I-Mini Blue電視背光產品,使用約兩萬顆Mini LED晶粒,從磊晶亮度、晶粒品質、封裝製程、基板選用……等各段整合,設計出超過1,000區及達到高動態對比1600的Mini LED電視,大幅拉升明暗對比與亮度。此外,新產品應用在車用面板,如12.3吋車用背光產品,最高亮度1600 nits讓戶外強光下仍可清晰讀取資訊,且大於360區的區域控制可大幅提高明暗對比,更選擇光學耐受性高之特殊膠材,壽命可達五萬小時,不論在亮度與可靠度都突顯I-Mini背光產品的優勢,此優勢及規格同步延伸應用於航海顯示器。預期未來兩年,陸、海、空的專用顯示器,都會是Mini LED適合發揮的產品範疇。
此外,在17.3吋筆電與34吋桌上型監視器之I-Mini背光也進行改款,光學設計將Mini LED晶粒數減少了20%以上,仍可達到精細的區域控制,同時兼顧輕薄外型,將為電競玩家與專業的設計創作者帶來良好的立體視覺使用體驗。
Intel發表第11代筆記型電腦處理器
英特爾(Intel)推出新世代筆記型電腦處理器,並持續致力於生態系合作夥伴間的串連,新款搭載Intel Iris X Graphics的第11代Intel Core處理器(代號Tiger Lake),導入新的SuperFin製程技術,可搭配Windows或Chrome OS,均可為生產力、協作、創作、遊戲與娛樂提供更佳的效能。
Intel第11代筆記型電腦Core處理器
英特爾同時推出用於筆電設計的Intel Evo平台品牌,藉以滿足第二版Project Athena規格和關鍵體驗指標(KEI)。第11代Intel Core處理器和Intel Iris Xe Graphics,具備英特爾Evo徽章的裝置表示已通過驗證。預計今年將有超過20個通過認證的設計。
Intel第11代筆記型電腦處理器模組
透過測量在真實條件下的工作流程,以便兼顧一致的效能和電池續航力,英特爾的測試和量測方法,可提供筆記型電腦每日表現的概觀。惟有那些能夠持續滿足或超越KEI與規範的筆記型電腦,才可獲頒Evo徽章。KEI 目標的最基本要求包括:
電池模式擁有一致性的反應速度。
休眠喚醒時間小於1秒。
搭載FHD螢幕,於真實應用場景可提供9小時或更長的電池續航力。
搭載FHD螢幕,快速充電30分鐘即可享有4小時以上的電池續航力。
第11代Intel Core處理器支援Thunderbolt 4與Intel Wi-Fi 6,再加上高品質音訊、網路攝影機和顯示器,有助於全面提升使用者體驗。藉由最佳化CPU、GPU、人工智慧(AI)加速、軟體最佳化和平台功能,其具備更多沉浸式和個人AI增強體驗,更適用於協作工作,包括增強音訊功能,能夠將背景噪音抑制工作從CPU卸載至Intel Gaussian與Neural Accelerator 2.0(Intel GNA 2.0)、AI加速背景虛化與視訊解析度升頻、視訊解碼和整合Intel Wi-Fi...
聯發科為美國量身打造5G系統單晶片
聯發科技日前發布首款於美國登場的5G旗艦型系統單晶片天璣1000C,搭載該晶片組的LG Velvet 5G全頻段智慧手機將於美國開賣,並與5G電信系統業者T-Mobile合作提供服務。
聯發科技日前發布首款於美國登場的5G旗艦型系統單晶片天璣1000C (圖片來源:聯發科)
聯發科技無線通訊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彥輯博士表示,相較於其他地區,美國消費者在5G智慧手機的晶片組選擇有限。聯發科技長期專注於使用領先科技提升用戶體驗,為美國市場量身訂做天璣1000C,為終端廠商和消費者帶來良好的選擇,享受到下一代行動運算的極速流暢體驗。
T-Mobile產品開發部副總經理Ryan Sullivan表示,T-Mobile與聯發科技的合作,從一起達成5G獨立組網連線通話,到現在聯發科技推出第一個美國5G晶片,雙方齊力推動5G創新。這次運用美國最大的全國5G網路,一起朝向5G for All的願景邁進。
天璣1000C採用4顆Arm Cortex-A77旗艦核心和4顆主頻2 GHz 的 Arm Cortex-A55高效核心,搭配大型、低延遲的快取記憶體,更進一步提升性能與改善功耗。同時採用5顆 Arm Mali-G57 GPU,讓遊戲玩家得心應手。此外,天璣1000C內含聯發科技AI處理單元(APU 3.0),結合了三種不同類型的 AI 核心,異質設計滿足旗艦智慧型手機對AI相機、AI助理、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增強的需求,打造智慧型手機新體驗。
天璣1000C主要功能和規格包括:
● 獲得Netflix AV1 HDR影音標準認證的智慧型手機晶片:天璣1000C可支援在Netflix和YouTube上以AV1影片格式解碼享受影音串流,也與遊戲影音串流平台Twitch合作,以更節能省電的編解碼影音技術呈現最新一代影音串流的視覺品質及流暢的影音體驗。
● 雙重語音喚醒:天璣1000C是聯發科技在美國的首款具有雙重語音喚醒(VoW)功能的系統單晶片,可使Google Assistant等Android OS應用程式用電量降至最低。
● 支援雙螢幕顯示:天璣1000C是聯發科技首款支援雙螢幕顯示的型號。
●...
運算型儲存超前部署 Arm Cortex-R82即時處理器就位
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與5G等應用持續發展,帶動網路資料量大幅增加,其中物聯網數據量預計在2025年將超過79ZB。針對海量資料的產生,應用趨勢希望能在越接近數據生成的位置處越好,原因是安全性、延遲性與能源效率都能提升。運算型儲存(Computational Storage)已經崛起,成為數據儲存拼圖關鍵的一部份,Arm宣布推出Cortex-R82,為第一個64位元、具備Linux作業系統能力的Cortex-R處理器,可加速次世代企業與運算型儲存解決方案的發展與部署。
運算型儲存(Computational Storage)較傳統運算模式簡化,且更有效益
根據統計85%的硬碟控制器與固態硬碟控制器都是以Arm為基礎架構,讓處理更靠近數據,需要更高的效能。Arm儲存方案資深經理黃晏祥表示,依據作業負載的不同,Arm Cortex-R82與之前世代的Cortex-R8相比,最高可以提供兩倍的效能提升,能讓儲存應用以較低的延遲,運行如機器學習等作業負載,並可選用Arm Neon技術提供額外的加速。Cortex-R82本身為64位元架構,最高可以存取1TB的DRAM,供儲存應用進行數據處理。
儲存控制器傳統上運行裸機/RTOS作業負載以儲存及存取數據;不過,Cortex-R82選用的記憶體管理單元(MMU),可讓頻繁的作業系統在儲存控制器上直接運行。黃晏祥指出,在儲存數據的位置直接進行處理,可為物聯網、機器學習與終端運算等應用,創造更多機會。以數據庫加速加速為例,因為減少大型檔案的移動,安全性與隱私得以提升,數據可以有效率地轉檔或編碼以利串流進行影像處理,並且在必要情況下採用不同的位元率與解析度。
Arm Cortex-R82處理器支援最多八核的彈性架構
隨著儲存市場演化,合作夥伴最大的需求之一就是彈性。黃晏祥說明,Cortex-R82處理器支援最多八核的彈性架構,並可依據外部軟體需求,調整在儲存控制器上運行的作業負載類型。例如,停車場會固定使用視訊監控來辨識車牌資訊,以供後續收費使用。停車場白天會搜集車輛的車牌數據,用多核來進行密集儲存。到了晚上,這些核心會用來處理收費的數據,並依需求進行調整以執行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由於儲存控制器為了應對不同的市場,且功能變得越來越多元,Cortex-R82的彈性架構,同時降低成本並縮短上市時間。
Arm Cortex-R82可依據外部軟體需求,調整在儲存控制器上運行的作業負載類型
為了開發這些未來使用場景所需的系統單晶片,Arm的合作夥伴要能取用簡便且合乎成本效應的技術。Arm為合作夥伴研究可以降低複雜性與成本的方法,Cortex-R82利用Arm Linux與伺服器生態系,為開發人員帶來全新的軟體工具與技術,例如Docker與Kubernetes,以在儲存應用上提供加速的實作方法。同時,Cortex-R82也利用Arm在安全方面的基礎,並相容Arm TrustZone,確保儲存控制器韌體可以與Linux或其它的即時工作量間隔開來。
Silicon Labs物聯網安全技術通過PSA Certified/ioXt聯盟認證
芯科科技(Silicon Labs)日前宣布保護物聯網 (IoT) 裝置之尖端硬體和軟體技術已獲得PSA Certified和ioXt聯盟 (ioXt Alliance) 的第三方IoT安全認證。9月9日將推出的Silicon Labs新型EFR32MG21B 多協議無線SoC中,即包含獲得PSA Certified 2級認證的Secure Vault 。EFR32MG21B是首款獲得PSA Certified 2級認證的射頻IC。該認證是基於Arm共同創建的全面性保證框架,有助於IoT安全的標準化,解決安全障礙,以利產品上市。
任何使用Silicon Labs xG22和xG21B的裝置製造商都可利用Silicon Labs ioXt的認證,大幅減少ioXt裝置級別的認證時間和精力
Arm首席系統架構師暨研究員Andy Rose表示,從微型低功耗感測器到高性能IoT裝置,晶片都必須內建安全機置以確保穩固的安全基礎。 Silicon Labs深知此一重要性,因而為大規模部署的物聯網市場提供安全可靠的SoC,強化可擴充軟體之攻擊防護,並藉由PSA Certified 2級認證之取得,確保客戶獲得可靠的保護。
Silicon Labs資深副總裁暨物聯網產品事業部總經理Matt Johnson認為,由於威脅不斷演進,要求對IoT產品開發人員隨之進化將會帶來挑戰 ,尤其是在低成本,資源受限的IoT產品上。在互聯互通的世界中保護物聯網產品是必要的手段,因為客戶數據和基於雲端的商業模式逐漸成為駭客攻擊且代價高昂的目標,而對物聯網安全要求也迅速成為法律要件。
Silicon Labs的 xG22 Thunderboard和EFR32MG21B開發套件也獲得ioXt聯盟的 SmartCert安全認證,該聯盟被公認為IoT安全的全球標準。因為ioXt聯盟允許證書的繼承使用,因此任何使用Silicon Labs xG22和xG21B的裝置製造商都可利用Silicon Labs...
群聯電子發表高容量QLC SSD儲存方案
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及儲存解決方案廠商群聯電子日前宣布推出採用群聯S12DC控制晶片的大容量15.36TB企業級QLC SSD儲存解決方案。相較於傳統機械式硬碟(HDD),群聯的S12DC QLC SSD儲存方案能針對讀取密集儲存應用(Read Intensive Storage Applications)提供更高的效能、更低的功率消耗,以及提高的伺服器機架儲存安裝密度,協助全球的企業伺服器客戶。
S12DC QLC SSD符合2.5”(7mm) 的標準外形尺寸(15.36 TB),佔用的實體空間約是3.5”傳統機械硬碟HDD的1/8
TRENDFOCUS SSD研究副總裁Don Jeanette表示,自2020年起,QLC SSD在資料中心市場的採用率將持續攀升。而QLC NAND的每單位4位元特性(4 bits/cell),將有效地降低SSD儲存單位成本,並為這些讀取密集型應用客戶提供更多長期價值。此外,TRENDFOCUS也預估企業級SSD市場將維持每年1000萬顆的市場規模,而尋求高容量與低成本SATA SSD儲存產品的企業伺服器及資料中心客戶,高容量的企業級QLC SSD產品將是良好的選擇。
群聯董事長潘健成進一步補充,群聯為客戶提供能客製化且技術領先的儲存方案。此次發佈的企業級S12DC 15.36TB QLC SSD解決方案,不僅是目前市場上高容量的企業級 QLC SATA SSD,更重要的是,群聯能為全球企業級SSD客戶提供完整的客製化服務,以滿足各種不同客戶的應用系統,進而提供最佳的效能優化以及產品差異性。長期以來,全球客戶對於群聯所能提供的完整客製化服務,均表示高度的肯定與黏著度。
蔡司發表影像重建新工具 半導體封裝失效分析更省力
當晶片封裝出現瑕疵,導致故障發生時,X光顯微鏡(XMR)與X光3D斷層掃描是用來執行非破壞性失效分析(FA)作業的常用工具。為取得更清晰的影像,X光顯微鏡或斷層掃描設備對待測物進行掃描時,還需搭配影像重建軟體工具一併使用,因此,影像重建工具的好壞,對晶片封裝FA作業來說也十分關鍵。由於X光顯微鏡正在從2D轉向3D,現有的Feldkamp-Davis-Kress(FDK)濾波反投影演算法在重建3D影像時,遇到許多挑戰,因此蔡司(Zeiss)近期發表了搭配其Xradia Versa系列3D X光顯微鏡及Xradia Context 3D X光微電腦斷層掃描技術(microCT)系統使用的新一代影像重建工具。
蔡司此次發表的一先進重構工具包含一個工作站及兩個模組,分別是用於疊代重構的蔡司OptiRecon,以及首款市售用於顯微鏡應用的深度學習重構技術蔡司DeepRecon。利用該公司內部的演算法與獨特的工作流程,結合高效能工作站,新的影像重建工具大幅改善3D成像重構的輸出率與成像品質。
3D XRM已成為業界執行封裝FA所使用的標準技術,因為3D XRM可以讓2D X光投影成像看不到的缺陷視覺化。在封裝FA中,快速取得結果與高FA成功率相當重要。因此,縮短成像所需時間同時維持成像品質,具有高度的價值。目前業界普遍使用FDK濾波反投影演算法,透過對樣本進行旋轉,取得不同角度的2D投影成像,重建成3D影像檔案。但為了提升輸出率,當成像曝光時間或拍攝投影次數減少時,FDK技術往往會導致成像品質劣化。
全新的蔡司先進重構工具模組提供OptiRecon與 DeepRecon兩種全新先進的重建引擎,可以帶來更快的掃描速度,同時保持或甚至提升成像品質,並為半導體先進封裝的失效與架構分析,達到更佳的對比雜訊比(contrast-to-noise ratios)。除了電子與半導體封裝外,先進重構工具模組也可以運用在其他應用上,包括材料研究、生命科學與先進電池開發。
OptiRecon適用於各種半導體封裝,同時也適合研發應用以及FA。其使用一種稱為疊代重構的流程,透過多次疊代來計算真實與模型化投影間的差異,直到達成收斂為止。與FDK相比,OptiRecon使用數量遠遠更少的投影與更短的獲取時間,即可達成最佳的掃描狀態。對於半導體封裝,當它產出相同或更佳的成像品質,掃描速度最高快達兩倍。如此高的生產力可以帶來許多好處,包含可以擴大感興趣的區域、可於單一輪班班次內完成分析工作,並且可以減少樣本的輻射劑量。在與FDK相似的輸出率水準下,OptiRecon可以提供更佳的成像品質,達到更佳的對比雜訊比、更簡易的缺陷視覺化,並減輕分析人員的眼睛疲勞。OptiRecon包含用於優化重構參數的簡易使用介面,以及可達成快速與高效重構的先進高效能離線工作站。
與標準的FDK重構相比,蔡司OptiRecon透過疊代重構,可在相同的掃描時間內提高成像品質,或是在產出相同或更佳的成像品質時,掃描速度最高快達兩倍。此圖顯示標準FDK與OptiRecon成像重構在2.5D封裝下的比較。
DeepRecon模組透過客製化訓練神經網路,為因樣本相同或類似而需要重複進行分析的FA與架構分析應用,提供更高的輸出率與更高的成功率。蔡司為特定的樣本類別提供優化的客製化神經網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與FDK相比,DeepRecon針對指定的樣本類別,在類似或更佳的成像品質情況下,掃描速度最高快達四倍,而若使用相同的掃描時間,則可以產出更好的低雜訊成像品質。將想要使用的DeepRecon網路模型套用至工作流程相當簡單,工具操作人員只需從下拉式選單中,選擇其中一項由蔡司開發的網路模型即可。
蔡司DeepRecon透過客製化訓練神經網路,為需要重複進行分析的FA與架構分析應用,提供更高的輸出率與成功率。與FDK相比,DeepRecon針對指定的樣本類別,在類似或更佳的成像品質情況下,掃描速度最高快達四倍,而若使用相同的掃描時間,則可以產出更好的低雜訊成像品質。此圖顯示標準FDK與DeepRecon成像重構在2.5D封裝下的比較。
蔡司製程控制解決方案負責人Stefan Preuss表示,自2019年推出以來,蔡司Xradia 600系列Versa憑藉其為封裝失效分析提供卓越的解析度、成像品質與輸出率,在電子業與半導體封裝產業都取得強勁的動能。由於我們的客戶在先進封裝失效分析領域持續面臨新的挑戰,因此,蔡司也不斷進行創新,為產品帶來更多新功能與更高效能。內含OptiRecon與DeepRecon模組的先進重建工具模組可大幅提升輸出率與成像品質,並協助客戶縮短取得結果所需的時間,同時達成更勝於以往的封裝良率。
獲美國FAA認可 亞馬遜無人機貨運更近一步
亞馬遜(Amazon)已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認證,獲准使用無人機運送包裹,此舉將大幅所短物流時間至30分鐘以下。FAA日前表示,已向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頒發航運Part 135證書(Part 135 air carrier certificate)。然而亞馬遜尚未公布實際啟用無人機送貨的時間,只表示FAA認證為無人機物流技術的重要進展,並將繼續測試此技術。
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頒發航運Part 135證書 (圖片來源:Amazon)
亞馬遜表示,需要向代理商提出無人機物流的安全證明。Prime Air副總裁David Carbon表示,FAA的認證表示航空單位認可亞馬遜無人機物流的技術及安全性,團隊將繼續整合無人機技術,並與FAA及相關監管單位合作,以朝向30分鐘內到貨的目標邁進。
2020年在拉斯維加斯的會議上,亞馬遜公開了一個全電動的六角型無人機,最多可以運送5磅(約2.27公斤)的貨物。該無人機具備空間感知技術,可以避免碰撞障礙物。
亞馬遜已在許多地區提供當日到貨的服務,但是縮短物流時間仍是其CEO貝佐斯重要的目標。2013年,貝佐斯曾在採訪中提出無人機將在五年內普及。七年後的現在,亞馬遜僅是第三家取得航運Part 135認證的公司,而前兩家也尚未廣泛使用無人機送貨。
雖然如此,FAA仍持續投資無人機技術,日前美國聯邦運輸部長趙小蘭表示,聯邦運輸將捐款750萬美元給大學,用以研究無人機如何安全地在國家的領空內飛行。
蔚華科攜手矽基分子開發新冠病毒快篩晶片
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廠商蔚華科技與矽基分子電測科技,日前共同宣布即將推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系統,以矽基開發的生物晶片,搭配蔚華科技客製檢測儀器,只要三分鐘即可判讀結果,即使感染初期或是無症狀患者,皆能取得準確的檢驗結果。此快篩系統即將與高雄榮總正式合作測試,預計於年底前完成驗證並量產,明年計畫再推出可同步篩檢流感及新冠病毒之檢測套組,有助流感與新冠肺炎之檢測分類。
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系統,檢測結果僅需3分鐘
蔚華科技董事長陳有諒表示,雖然業界及學界持續投入相關技術研究,但生醫晶片在量產及應用一直未見重大突破,台灣半導體業向來具有晶片設計及製造能力的優勢,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系統問世即是台灣在生醫及半導體跨領域整合的成功。
矽基分子執行長褚家容說明,有別於現行快篩技術所採用聚合酶反應(Real-Time PCR)檢測以光學訊號判讀,矽基分子利用「生物奈米矽場效電晶體」(Bio-FET)對電荷具極高靈敏度的特性,結合表面改質及分子檢測技術,當晶片偵測到待測物,電流訊號會立即上升,提供即時檢測結果。此外,每一晶片具有上萬個檢測點,微量檢體即可同時檢測上萬次,大量電訊號數據經過分析運算可產生準確率極高的檢測結果,且擁有核酸不需要經過PCR放大的高靈敏度,不但大幅縮減現行核酸檢測所需的時間,且準確度與核酸檢測相同,檢驗過程也更加安全簡便,成為新冠病毒早期快速檢測的良好解決方案。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陳啟東教授指出,矽基分子所擁有的快速檢測平台所採用的是多年來研究室與矽基分子共同開發,並已經過各式分子檢測驗證的生物場效電晶體檢測技術。檢測機制是基於生物分子反應伴隨的電荷改變,透過場效電晶體提供高精準度的即時檢測及輔助判斷治療。此一平台可應用於新冠病毒檢測,適合直接布署於機場、港口或人潮較多、感染風險較大的檢驗站,做為第一線預防的篩檢工具,將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極大助力。
高雄榮總陳垚生副院長表示,矽基分子已在高雄榮總的建議下完成第一階段的檢測流程設定、探針序列設計及標準品測試,以及第二階段的複雜環境測試與閥值確認,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特異性測試及模擬檢體測試,測試結果與預估值一致,院方樂見雙方進一步合作,正式將檢測設備交給高榮,啟動下一階段實際檢體測試及盲測,預計可於九月底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