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Advertisement -
簡化ADAS閘道設計 TI推低功耗處理器
德州儀器(TI)日前推出新Jacinto 7處理器平台,該平台提供強化深度學習的能力與進階網路,有利於解決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車用閘道器應用面臨的設計挑戰,促使環境感知能力提升,並加速整合車輛數據資料運算能力。
德州儀器推出兩款車用裝置提升車輛性能。
本次推出的兩款車用裝置,具備用於區隔與促進如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這類數據密集型任務的專用晶片加速器。新品分別為用於ADAS的TDA4VM處理器,以及用於閘道系統的DRA829V處理器平台,兩者各包含一個功能安全微控制器,並共享同一軟體平台,除使OEM廠商和一級供應商能利用單晶片支援ASIL-D安全性關鍵任務(Safety-critical Tasks)並保有便利性外,更使開發者能在多個車輛領域中重覆使用現有已建置的軟體,降低系統複雜性與成本。
為了使車輛接收大量訊息,處理器或系統單晶片必須快速及高效即時管理多階層處理,並在系統功率預算內運作。TDA4VM處理器為此提供晶片分析,結合感測器預先處理功能,實現更高系統效能,使OEM廠商和一級供應商能以高解析度8-MP攝影機支援前置攝影機應用,讓視野更廣,同時增加駕駛輔助等先進功能。
此外,該處理器使用5到20W的低功率執行高性能ADAS運作,且無需主動冷卻;能夠同時操作4到6個3MP攝影機的特性,使該處理器將雷達、光達與超聲波等其他感應模組融合在單一晶片上,因此可作為ADAS的中央處理器,並支援自動停車中關鍵功能,如環繞景象與圖像顯示處理,提升車輛360度的環境感知系統。
隨著車用技術進步,車用閘道器亦需靈活的處理器管理大量數據,並支援不斷變化的自主需求與強化的連接性能。DRA829V處理器則加速軟體定義車輛的數據資料庫,整合現代車輛所需的計算功能及晶片上的PCIe交換器。同時亦整合支援TSN的8埠gigabit乙太網路交換器,使車輛享有更快的高性能計算和通訊功能。
兩款新裝置除了使OEM廠商與一級供應商能在單一裝置支援混合關鍵性(Mixed-criticality)應用外,其高頻寬晶片亦使開發者易管理車輛中軟體的開發與驗證,使系統得以不斷升級。
SONY拋出震撼彈 首款電動車亮相
在美國2020年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0)上,正當外界預期索尼(SONY)依舊將推出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時,一台電動車直接駛入會場,使眾人驚喜萬分。索尼本次推出的原型電動車Vision-S搭載33個感測器,同時配置360 Reality Audio技術,於前後座設置多螢幕。但截至目前為止,官方尚未宣布量產計畫。
索尼於CES 2020推出自家首部電動車。
索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田健一郎在展覽會前的新聞發布會表示,移動為過去十年的大趨勢,相信此趨勢將從過去延續至現今進而到未來。本次推出結合影像及感測技術的原型車,有助提升更安全及可靠的自動駕駛,索尼將同時持續發展創意娛樂領域的技術,提供良好的車載娛樂體驗。
本次索尼原型四人座電動車整合安全繭(Safety Cocoon)概念,透過檢測車輛周圍360度環視,保障日夜間的駕駛安全—其中結合該公司影像及感測技術,並使用其AI、電信及雲端技術調節的車載軟體。車中共嵌入33個感測器,包括CMOS影像感測器、ToF感測器,以及固態光達(LiDAR)精確測距,掌握現實3D空間,以檢測及識別汽車內外的人和物體。至於車內方向盤、油門及煞車等系統配置,使該電動車達到L2輔助駕駛標準。
至於車輛動力系統,Vision S於車輛前後各使用1顆200 kW馬達,從0加速至100公里耗時4.8秒,而最高速度可達240公里;車內數位螢幕儀表板顯示剩餘電池電量及續行距離,當電動車剩餘電量為96%時,可行駛距離約510公里;於86%時則可行駛約457公里。
索尼新電動車內搭載360 Reality Audio技術。
不同於其他車廠發布新品時會著重強調的動力系統,索尼本次發布較聚焦於介紹車載影音娛樂體驗,強調舒適及娛樂。例如前座儀表板設計為全景螢幕,自駕駛座延伸至副駕駛座,駕駛除可操作地圖、定位人物位置及使用溝通軟體外,螢幕間的內容亦可自由切換;後座亦設置螢幕,全車共有5個螢幕,搭配該公司先前應用於手機的360 Reality Audio技術,強化使用者影音體驗。
CES 2020開幕 大廠亮點產品紛現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0正式拉開序幕,會中所展示的技術/產品,向來是當年度技產業重要指標,而CES 2020開展至今短短兩天,在5G、汽車、面板等領域便已有許多亮點出現,以下便簡單整理各大廠商的重點動態。
Sony秀電動車令人驚艷
Sony可說是本屆CES展會最大亮點之一。Sony本屆並非如同外界所預期的推出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而是大秀電動車「Vision-S」,該原型車搭載33個感測器,同時配置360 Reality Audio技術,於前後座設置多螢幕。不過可惜的是,目前Sony官方目前尚未有量產計畫,Vision-S貌似只是概念展示車而已。
Sony在CES 2020秀出電動車Vision-S。
高通車用運算處理器終亮相
高通在CES 2020終於推出汽車運算平台「Snapdragon Ride」,其平台內包括Snapdragon Ride Safety系統單晶片(SoC),Snapdragon Ride安全加速器(Snapdragon Ride Safety Accelerator)和Snapdragon Ride自動疊層(Snapdragon Ride Autonomous Stack)。該產品旨在通過利用其高性能、高效能硬體、產業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以及開創性的自動駕駛疊層以解決自動駕駛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複雜性,
高通車用運算平台終於亮相。
藍牙公布新一代音訊標準
真無線耳機(TWS)熱潮在這一兩年快速升溫,尤其在AirPods問世後,TWS市場更是蓬勃發展。而為讓藍牙無線耳機能有更好的音訊體驗,藍牙技術聯盟(SIG)也在CES 2020展會期間宣布推出新一代藍牙音訊技術標準「低功耗音訊LE Audio」,不但強化藍牙音訊效能、新增助聽器支援,還提供全新的音訊分享(Audio Sharing)功能。
藍牙技術聯盟公布新一代標準要提升音訊體驗。
聯發科再發天璣800搶攻5G手機市場
聯發科發布「天璣800」系列5G晶片,為中端5G智慧手機帶來旗艦級的功能、能效與體驗,致力打造新高端智慧手機。聯發科技天璣系列為高整合度的系統單晶片(SoC),將通信、多媒體、人工智慧和影像等創新技術融合在7奈米製程的5G單晶片中。「天璣800」系列整合了聯發科技的5G數據機,相較於外掛解決方案,可顯著降低功耗,讓手機客戶輕鬆擁有省電散熱佳的優勢。首批搭載「天璣800」系列5G晶片的終端手機將於2020年上半年問市。
聯發科再推出天璣800。
英特爾全新Tiger Lake處理器問世
英特爾在展會上首次亮相和展示代號為「Tiger Lake」的最新Intel Core筆電處理器,Tiger...
聯發科再發天璣800 搶先布局中階市場
為搶攻5G手機商機,聯發科近期可說動作頻頻。繼發布天璣1000後,聯發科再度於CES 2020展會期間推出天璣800,瞄準中階5G手機市場。天璣800同樣是高整合度的系統單晶片(SoC),將通訊、多媒體、人工智慧和影像等創新技術融合在7奈米製程的5G單晶片中;首批搭載「天璣800」系列5G晶片的終端手機將於2020年上半年問市。
聯發科技無線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李宗霖表示,繼天璣1000系列旗艦級的5G智慧手機系統單晶片登場後,該公司推出中階大眾市場的天璣800系列,該產品以中階價位為消費者帶來旗艦級的功能與體驗,並加速實現5G普及的目標;而該產品同樣專為全球5G網路Sub-6GHz頻段設計,該頻段將於今年在亞洲、北美和歐洲等地不斷擴大覆蓋範圍。
據悉,天璣800同樣整合了聯發科的5G數據機,相較於外掛解決方案,可顯著降低功耗,讓手機客戶輕鬆擁有省電散熱佳的優勢;並支援5G雙載波聚合(2CC CA),與其他僅支持單載波(1CC無CA)的方案相比,5G高速層覆蓋範圍擴大了30%,可無縫切換到該區域覆蓋頻段,並具備更高的平均吞吐性能。
甫發布天璣1000不久,聯發科隨即發布天璣800搶攻中階市場。
同時,該產品也相容於Sub-6GHz頻段的獨立(SA)與非獨立(NSA)組網,支持2G到5G各代連網需求,以及動態頻譜共用(DSS)技術;且更支援VoNR(Voice over new radio )語音服務,可跨網路無縫連接並提供穩定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天璣800系列同樣採用4顆「大核」的設計,也就是採用4個主頻高達2GHz的大核Cortex-A76,搭配4個主頻高達2GHz的高能效Cortex-A55核心,透過多核架構讓遊戲啟動和運行更快速流暢,且多執行緒的性能得到顯著提升。
除此之外,該款晶片也和天璣1000相同,搭載旗艦級GPU,並結合Hyper Engine遊戲優化引擎,提供旗艦級的遊戲體驗;以及搭配獨立AI處理器APU 3.0,可提供高達2.4 TOPs(每秒2.4萬億次運算)的AI性能。
高通推首款汽車運算平台 降低自駕車系統功耗
高通(Qualcomm)日前於2020年度消費性電子展(CES)上首度推出汽車運算晶片—Snapdragon Ride平台,進一步開拓自駕車市場。平台內包括Snapdragon Ride Safety系統單晶片(SoC)、安全加速器(Snapdragon Ride Safety Accelerator)及自動疊層(Snapdragon Ride Autonomous Stack)。
高通推首款汽車平台整合自動駕駛疊層及安全加速器。
高通技術公司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Nakul Duggal表示,這些解決方案可在功率受限的環境於幾乎各種類型的汽車上運作。該平台具有高度可擴展性、開放性、可訂製且具高度功耗優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滿足從新車評價計畫(NCAP)至L2+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到自駕計程車的系列需求。此平台結合高通Snapdragon Ride自動疊層、汽車製造商或一級供應商的運算法,加速於大眾汽車市場部署高性能自動駕駛。過去幾年來,該公司致力研究及開發新自動駕駛平台及隨附的駕駛疊層,從數據分析中識別挑戰並收集洞見,解決汽車製造商面臨的複雜問題。
新平台旨在透過其高性能、高效能硬體、良好的人工智慧技術,以及開創性的自動駕駛疊層,解決自動駕駛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複雜性,提供全面、高成本效益和高能源效率的系統解決方案;其系統單晶片、加速器和自動駕駛疊層組合支援自動駕駛系統的三個產業領域—用於車輛的L1/L2主動安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L2+便利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以及L4/L5全自動駕駛。
高通新汽車平台開拓自駕車市場。
據悉,基於Snapdragon汽車系統單晶片和加速器系列的Snapdragon Ride平台基於可擴展和模組化的異構高性能多核CPU、高能效人工智慧和電腦視覺引擎與GPU。結合系統單晶片和加速器的平台可根據各市場畫分需要使用,提供良好的熱效率,從用於L1/L2應用的每秒30兆次(TOPS)運算表現,到用於L4/L5駕駛所需的130W以上的700兆次(TOPS)運算表現。
此外,高通的新型特製自動駕駛軟體疊層已整合至Snapdragon Ride中,該模組化和可擴展的解決方案可供汽車OEM和一級供應商使用,以加速其開發和創新。該軟體疊層可為複雜的使用案例提供優化的軟體和應用程式,例如自動導航、似於人類行為的高速公路駕駛,以及選擇模組化選項如感知、在地化、傳感器融合和行為計劃,協助提升日常駕駛的安全性與舒適度。Snapdragon Ride的軟體基礎架構支持共同容納客戶專屬疊層組件與Snapdragon Ride 自動疊層組件。
高通的整合式車用平台提升公司在車聯網、車載資訊娛樂系統、以及車內互聯領域的地位,訂單總值超過70億美元;而新發布的Snapdragon Ride預計將於2020年上半年可提供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進行預開發。高通技術公司預計搭載Snapdragon Ride的車輛將在2023年量產。
強化使用體驗 藍牙技術聯盟發布全新LE Audio標準
真無線耳機(TWS)熱潮在這一兩年快速升溫,尤其在AirPods問世後,TWS市場更是蓬勃發展。而為讓藍牙無線耳機能有更好的音訊體驗,藍牙技術聯(SIG)近日宣布推出新一代藍牙音訊技術標準「低功耗音訊LE Audio」,不但強化藍牙音訊效能、新增助聽器支援,還提供全新的音訊分享(Audio Sharing)功能。
藍牙技術聯盟執行長Mark Powell表示,2019年藍牙音訊產品出貨量接近10億件,成為藍牙的最大市場。而藍牙社群持續推動技術和產品的創新,以提供更優質、功能更強大的藍牙音訊產品,LE Audio問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據悉,新推出的LE Audio將使用全新高音質、低功耗音訊編解碼器LC3(Low Complexity Communication Codec),除了可在低傳輸速率下也能維持高音質外,還能讓開發人員具有極大的開發彈性,以便在設計音訊品質、能耗等關鍵產品特性時能針對所需取得更佳平衡。
新推出的LE Audio將帶來更好的音訊體驗。
同時,LE Audio還具備多重串流音訊(Multi-Stream Audio)功能,可提高耳塞式耳機效能。透過多重串流音訊功能,即能在智慧型手機等單一音訊源裝置(Source Device)、單個或多個音訊接收裝置(Sink Device)間,同步進行多重且獨立的音訊串流傳輸;且該標準也以低功耗、高音質和多重串流等功能為基礎提供助聽器支援。
另外,LE Audio還將新增廣播音訊功能,使單一音訊源裝置能向不限數量的音訊接收裝置,播送單個或多個音訊串流。廣播音訊將開啟多樣化的創新契機,藍牙音訊分享能以個人或空間位置為基礎。在個人音訊分享方面,使用者將可與身邊其他人分享藍牙音訊體驗,例如和親友分享智慧型手機裡的音樂;若以空間位置為基礎進行音訊分享,機場、酒吧、健身房、戲院和會議中心等公共場所就能分享藍牙音訊。
簡而言之,隨著TWS需求持快速成長,SIG期望透過新的標準讓消費者能有更佳的使用體驗。未來藍牙音訊即將支援兩種作業模式。最新推出的「LE Audio」將基於低功耗藍牙無線通訊(Bluetooth Low Energy),以及「Classic Audio」將基於經典藍牙無線通訊(Bluetooth Classic)。LE Audio能夠支援與Classic Audio相同的音訊產品和使用案例開發,同時導入並支援更多全新功能以提升效能,並帶來新的使用場景。
感測/運算元件遽增 自駕車電源設計挑戰多
自動駕駛發展熱潮持續升溫,目前全球車廠與Tier 1車電相關業者,無不勠力邁向Level 3以上的自駕等級,而要實現Level 3以上的自駕車,強化車輛感知、分析能力勢在必行,感測元件和處理器的增加也讓自駕車的電源設計更趨複雜,因此,如何簡化自駕車電源設計複雜度,並強化EMI防護,成為一大挑戰。
茂宣企業應用工程經理陳俞阡表示,汽車電子系統設計十分複雜,特別是自動駕駛車輛(或是ADAS)的車輛,因當中結合了許多數位和類比元件。像是自動駕駛除了要搭載中央運算平台,在平台之外還須連接許多閘道器(Gateway),並搭配許多感測器,如雷達、影像感測器、光達等;同時,還有著許多連網元件以實現車聯網。因有著這麼多樣功能和元件,使得現今的自動駕駛車輛產生大功率需求,且必須強化EMI防護,避免元件間相互干擾,影響到中央運算系統、閘道器等對資料收集的精確度和分析判斷。
茂宣企業應用工程經理陳俞阡。
為此,ADI備有Silent Switcher 2 LT8640S、LT8643S和LT8650S同步降壓穩壓器,具備可將EMI輻射降到最低的Analog Devices第二代Silent Switcher架構,並使用旁路電容器、接地平面、銅柱和其他可將所有快速電流迴路最佳化的元件組合,可在高切換頻率下高效運作。42V/6A穩壓器的靜態電流為2.5 µA,1 MHz下的效率高達96%,可提供快速、乾淨且低過衝的切換邊,即使在高切換頻率下亦能實現高效運作和高降壓率。
陳俞阡進一步指出,隨著節能減碳意識興起,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也持續成長,而自動駕駛的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在電源設計上,除了有著上述的挑戰外,另一個挑戰便是目前許多車款都採用48V/12V汽車雙電池系統。
換言之,目前採用48V/12V汽車雙電池系統的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車上既有12V的電池,同時也有48V的電池,所以在進行設計時,必須考量到能量要能夠從48V傳輸到12V,反之亦然;而若電池放電,則需要雙向電力傳輸來為電池充電,使得控制器必須能夠非常精確地控制充電電流,避免損壞電池。
基於此一需求,ADI也擁有多相位同步降壓或升壓控制器LTC3871,可在12V和48V電路板網路之間,提供了雙向DC/DC控制和電池充電。其可操作於降壓模式(從48V匯流排至12V匯流排)或升壓模式(從12V至48V)。任一模式可利用一個施加的控制訊號按需求配置。且其多達12個相位,可並聯和異相定時,以將對高電流應用(高達250A)的輸入和輸出濾波要求降至最低。
Bosch力推低成本車用光達 加速自駕車發展
博世(Bosch)於日前宣布將投入生產用於汽車的低成本遠距光達(LiDAR)感測器,偵測範圍包含短距的城市至長距的高速公路,希望透過更低價的產品,加快光達普及率及推動自駕車發展。
Bosch宣布投入生產用於自動駕駛的低成本光達感測器。
Bosch管理董事會成員Harald Kroeger表示,透過突破感測器技術侷限,該公司為可見的未來做出此決定性貢獻,使自動駕駛技術得以進步,期望使自動駕駛方便及安全,並成為卓越實踐。
由於光達提供極高解析度、遠距測量及廣闊視野,被視為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關鍵。Bosch開發人員經研究調查,分析高速公路至城市的全自動駕駛功能案例並證實,如欲使自動駕駛推出時安全性最大化,整合部署雷達、影像和光達三個感測器勢在必行,可排除雷達偵測盲點及光線干擾,確保車輛感測,不僅將符合自動駕駛安全要求,未來更能有效整合技術至各種車型。
價格及技術一直是光達普及的障礙—目前雖有數家廠商將光達技術使用於汽車,但高昂價格令市場無法引起強烈迴響,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光達設備進行大量生產的條件,必須低至200美元才有可行性。環顧市場中致力於研發低成本光達的眾多公司,Bosch本次宣布將投入研發低成本光達感測器,估計有機會可以加速該技術於市場中的廣泛應用。
鴻海攜英特爾力攻Local 5G商機
5G商用將在2020年正式登場,其高頻寬、低延遲和大連結特性預計將帶動更多科技應用與差異化服務,而要實現靈活的創新服務,合理的部署和降低營運成本變得更加重要,為此,鴻海積極推動「Local 5G」方案,並攜手英特爾(Intel),透過其完善的邊緣運算工具,優化5G和人工智慧(AI)技術,加快產品開發時程。
鴻海科技集團執行副總裁特助王惠民表示,隨著5G時代到來,虛擬化基礎架構需要與邊緣智慧結合,以提供更靈活的創新應用/服務,而要如何降低營運成本以實現合理的部署便成為關鍵。以企業專網為例,企業專網若成功實施,代表將來布建網路的不一定就是電信運營商,而會是企業本身,因此,設備商須提供在價格/成本上都相當具有競爭力的方案,同時這方案還須整合各種5G Networking技術及運行AI應用,以實現各種應用服務。
鴻海科技集團執行副總裁特助王惠民(圖右3)表示,英特爾是鴻海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
要實現這樣高度整合、優化的產品,需要產業共同合作,為此,鴻海攜手英特爾,透過英特爾旗下關鍵技術和平台如OpenNESS、FlexRAN、OpenVINO、DPDK、QAT和FPGA等,共同開發5G、邊緣運算和AI產品技術。
據悉,在英特爾的大力支持下,鴻海第一代基於MEC的專用網路解決方案已有商業化布建和推廣,與英特爾在O-RAN的前傳介面標準的整合亦已完成,預期將可以加速Local 5G的商品化推廣。
另外,鴻海目前也正在開發第二代Local 5G邊緣解決方案,融合了接入系統與邊緣運算,同時也將AI和邊緣工作負載整合到一個平台中,可在以4G/5G無線基礎設施加速促進物聯網推廣的同時,保持合理的部署和營運成本。目前Local 5G邊緣解決方案將先在鴻海集團內部部署並在未來推廣到全球的外部客戶。
英特爾物聯網事業群副總裁Johnathan Ballon指出,5G、AI應用和運算能力的興起,以及物聯網的爆炸式成長正推動著零售、工業、智慧城市、醫療保健等產業的轉型。邊緣數據和應用程序的快速成長推動了分布式計算架構的需求,在這種新的架構中,運算將貼近於數據源或服務點。為了使企業能有效運用5G和AI邊緣運算,業界需要設計出可滿足邊緣運算獨特需求的產品和工具,具開放性且易於使用的軟體工具,更需致力於相關解決方案的開發和布建。
英特爾物聯網事業群副總裁Johnathan Ballon。
與蘋果破鏡重圓 Imagination重現生機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日前宣布與蘋果公司達成新多年期授權協議,取代先前於2014年2月6日首次宣布的多年使用授權合約。根據新簽訂的協議,蘋果公司可以使用Imagination更廣泛的智慧財產權(IP),同時並繳納授權費用。至於協議其他具體內容並未公布。
Imagination長期發展繪圖處理器技術。
回顧雙方早前分合,起初蘋果偕同Imagination,使用該公司的PowerVR GPU架構,作為Apple手機、平板電腦、iPod、電視及手表中的基礎。之後蘋果為了試圖獨立研發GPU,於2017年4月宣布逐步於兩年內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技術。由於蘋果為Imagination的最大客戶,此舉造成後者股價蒸發超過60%。日後該公司董事會更公開求售,同年11月,該公司被中資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以5.5億英鎊的價格收購。
但由於Imagination仍握有GPU的專利技術,該公司在2017年的聲明中即表示,若欲在不侵犯該公司專利、機密及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重新設計GPU架構,是非常具挑戰性的事情,換言之,蘋果自行獨立設計GPU架構的本身便存在高難度。
近年Imagination致力精進PowerVR GPU架構,2019年12月該公司亦發布第十代IMG A系列PowerVR GPU架構,最佳化GPU的運作時間及學習處理速度。回過頭審視蘋果及Imagination於此時宣布重啟合作的關鍵,是否意味著蘋果自行發展GPU技術的過程受阻,值得進一步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