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Advertisement -
蔚華/Wintest交互投資 擴大搶攻大中華測試市場
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供應商蔚華科技積極擴展大中華區市場,繼2019年9月宣布NI結盟之後,近期再度宣布通過與經銷夥伴Wintest Corp合作投資案,雙方互相投資,共同開發符合大中華市場之測試設備,以搶占半導體國產化需求之巨大商機。
蔚華科技董事長陳有諒表示,該公司三十多年的半導體測試專業極具價值,本次與Wintest及武漢精測的策略合作是蔚華轉型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布局大中華市場的關鍵投資之一,在專業服務的基礎下,強化與客戶與經銷合作夥伴的策略聯盟,從市場戰略到產品開發都緊密合作,朝向一致的目標努力,共同創造最大的利益。
蔚華與NI、Wintest等業者合作搶攻大中華區半導體測試市場。
蔚華為了拓展大中華區市場可說是動作頻頻,先是在2019年宣布與NI結盟,將NI的測試機台搭配蔚華的分類機、探針、探針卡等經銷產品,組成完整的測試系統,可為台灣及大中華區半導體產業提供更多元且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另外,NI在射頻相關測試領域具領導地位,雙方合作也將以此為起點,逐步擴大至其他類比或混合訊號IC測試範疇。
而在與NI結盟後,蔚華又加深與日本半導體測試設備製造商Wintest的合作,Wintest專注於顯示器驅動IC、TDDI及CIS/CCD影像感測器產品測試,其產品不僅可滿足客戶高速、低功耗的測試需求,且具競爭力的價格更是搶占市場的重要優勢。
Wintest社長姜輝指出,蔚華熟悉產業脈動,理解客戶需求,深受客戶信任,是該公司拓展大中華區半導體測試市場的合作夥伴首選,本次投資案也讓雙方在業務與經營的策略合作更加緊密,強強聯手勢必創造豐碩的成果。
另外,Wintest重要股東武漢精測電子集團同樣也是蔚華重要策略合作夥伴,武漢精測副總經理沈揚威認為,蔚華從測試程式開發到量產導入都能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工程服務支援,是精測拓展中國半導體市場的重要助力,樂見蔚華與Wintest正式結盟,而該公司將優先採用並共同推廣蔚華的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
武漢疫情衝擊經濟 全球智慧手機出貨將下降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報告指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將衝擊2020上半年中國暨全球經濟,其中智慧手機將因GDP成長速度緩慢以及消費者支出驟降等不利因素,進而影響全球智慧手機供應及製造—2020年全球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2%,而身處疫情重災區的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則減少5%。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酵,各國經濟因此受影響。
Strategy Analytics服務總監Linda Sui表示,由於智慧手機於中國銷量占全球七成,基於本次疫情伴隨而來的檢疫及旅行限制所造成的工廠生產進度延宕,皆將使勞動力供應短期內呈現短缺。華為、OPPO、vivo和小米等中國供應商,於此波疫情將首當其衝受影響,預計上述廠商於2020上半年將面臨嚴峻打擊。
依據該機構無線智慧手機策略(WSS)所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由於冠狀病毒為人們帶來的恐懼以及生產線的癱瘓,依據推測,2020年全球市場智慧手機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2%,而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更比原先預期減少5%。可想而知,中國為受本次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但其他國家亦將連帶受影響,像是日本或美國。
針對眼下情勢,Strategy Analytics建議半導體製造商、營運商及相關服務及內容供應商需密切留意各公司的布局,並提早擬定因應對策,以免發生庫存短缺的情形。
油/車雙強合資 Total攜手PSA建EV電池工廠
石油供應商道達爾(Total)旗下電池製造商Saft與寶獅雪鐵龍集團(PSA)旗下的汽車製造公司歐寶(Opel),日前宣布將於法、德兩國創建兩座電動汽車(EV)的電池製造工廠。雙方預計需斥資約50億歐元,同時建立名為Automotive Cell Company(ACC)的合資公司。
Total與PSA預計聯手於歐洲布建兩座電動車電池工廠。
PSA集團董事會主席Carlos Tavares表示,該項合作目標是提供人們乾淨、安全及可負擔的彈性能源選擇,本次合作將促進歐洲汽車電池開發及生產。此外,在法國、德國政府及歐盟授權支援下,該計畫獲得近13億歐元公共資金,賦予該項合作決定性意義。
歐盟於2019年宣布擴大電動汽車銷售量,並且希望在2030年時,歐洲汽車電池市場產能可達到400GWh,為當前需求量的15倍,因此汽車製造商紛紛商討對策。而電池於電動汽車產業位居要角,因此本次合作計畫將利用Saft的技術,於應用範圍及充電時間兩方面體現高能源效能,並降低碳足跡,同時使電動汽車電池能於2023年開始生產。
本次合作項目分為兩階段,其中第一階段將花費2億歐元,自2021年中起於法國布建工廠,預計創造約200個高階工作機會,以開發、鑑定新高效鋰離子電池並擴大商業規模,逐步達到24GWh;第二階段則於德國興建同產能的工廠,最終目標於2030年達到48GWh,意即每年可生產一百萬個電池,約占歐洲市場的10-15%。
道達爾董事長兼執行長Patrick Pouyanné表示,該公司於2016年收購電池製造商Saft,目的是開發能源儲存技術以支援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及風能)成長。而電力交通的飛速發展提供該公司成長機會,並兌現去碳化經濟的承諾。
Qorvo購併Decawave 大舉進軍UWB市場
RF射頻技術製造商Qorvo日前宣布將以約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UWB技術供應商Decawave,此舉將提高IR-UWB技術市場滲透率,並廣泛於全球採用,促進行動通訊、汽車及物聯網應用發展。
Qorvo購併Decawave拓展UWB市場版圖。
Qorvo行動產品總裁Eric Creviston表示,結合該公司於RF射頻的技術,Decawave可進而擴展並加速全球採用IR-UWB技術,同時拓展行動、汽車及物聯網等相關領域應用,加速UWB應用程序運作。
Decawave由現任執行長Ciaran Connell以及CTO Michael McLaughlin於2007年在英國都柏林成立,致力於開發半導體解決方案、軟體、模組及參考設計,以提供實時、準確的區域微定位服務;該公司總部位於愛爾蘭,在美國加州及中國設有地區總部,並於韓國、法國和日本設有辦事處。
Decawave採IEEE標準的新IR-UWB技術可以實現精準定位功能,隨著時代及科技演進,該技術日漸被外界視為必不可缺的關鍵元件技術,普遍應用於電子感知裝置,如GPS、Wi-Fi及藍牙等定位功能;且同時應用於智慧手機、汽車行業等40多項垂直產業,提供室內精準定位服務、安全通訊、情境感知使用者介面以及進階分析功能。
日後Qorvo將攜手Decawave持續為IEEE、國際汽車連線聯盟(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 CCC)、FiRa及UWB聯盟作出貢獻,定義新一代PHY及協定、確保跨應用程序操作、推動IR-UWB技術採用,以及加速IC及模組研發,推出更多解決方案至市場,並鞏固合夥關係,提供使用者整合的解決方案。
華為獲歐盟有條件通行 5G發展活路再現
繼英國宣布有條件的放行華為(HUAWEI)之後,歐盟近日也發表公布了5G網路部署高風險廠商設備的安全指導原則,當中並未明確指出華為禁止參與5G部署,形同已准許各會員國在基於安全指導原則之下可採購華為的產品;如此一來,華為在全球5G市場發展上,可說是又出現一條新的活路。
歐盟委員會高級官員Margaritis Schinas表示,5G將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但不能以犧牲內部市場安全為代價,新發布的安全指導原則將會是歐盟集體工作、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要步驟。5G網路安全對整個市場和歐盟的技術主權而言至關重要,各會員國必須緊密、協調地實施安全步驟,以確保歐盟企業和公民都可以充分享受、利用5G新技術的所有好處。
歐盟指出,5G將在歐洲未來的數位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關鍵作用,同時也將是未來公民生活中數位服務的主要推動力。到2025年,全球5G收入估計將達到2250億歐元,5G是歐洲在全球市場競爭的關鍵資產,涉及了數十億個互連對象、系統(包括能源、交通、銀行、健康、工業等),而這些領域都有著敏感、機密的訊息,因此網路安全至關重要。
英國、歐盟均有條件開放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
為此,歐盟發布了5G網路部署高風險廠商設備的安全指導原則,該原則又稱為「工具箱(Toolbox)」指導原則,以解決歐盟在5G部署上的所有風險(包括非技術因素)。依據此一指導原則,歐盟成員國同意加強安全要求,評估供應商的風險狀況,並可對被認為是「高風險」的供應商施加相關限制(像是排除核心網路),制定合適的策略確保供應商多元化。
值得一提的是,雖說此份新發布的安全指導原則中,並沒有指名道姓,但原則內所提到的「高風險廠商」,被多數產業人士和分析師認為指的就是華為。華為目前因「安全疑慮」備受國際關注,美國主張完全禁止中國公司參與5G基礎建設,並計畫聯合各國全面禁用華為;現今除了美國外,澳洲、日本也已禁止採用華為設備。
然而,隨著英國、歐盟相繼宣布有條件的開放,使得華為面臨全球封殺的風險明顯減少。英國日前允許華為參與5G建設,不過是有條件的參與,像是不得參與核心網路建設、並有35%流量上限等;歐盟則是訂出工具箱指導原則,且各會員國擁有最後決定權,可決定採用何家設備商的產品。
簡而言之,英國、歐盟對待華為的態度和美國相比顯然有所歧異,使得華為在5G基礎建設發展上出現了些許「活路」。對此,華為也表示對這些決策「感到放心」,認為這些決策將帶來更先進、更安全、更經濟、面向未來的國家電信基礎設施,有利歐洲、英國建設5G網路。
Gartner:5G換機熱潮興起 2020智慧手機市場成長3%
根據全球調研機構Gartner指出,2019年全球終端使用者的智慧手機銷售量下跌2%,自2008年以來首次呈現負成長,但2020年有望止跌反彈,在5G手機需求帶動之下,2020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有望成長3%;而5G手機銷售量更有望在一年內超越4G手機銷量。
Gartner研究副總裁Annette Zimmermann表示,2019年由於市場飽和,高階裝置供應量供過於求,且裝置更換周期延長,智慧手機供應商面臨重重難關;但隨著2020年越來越多國家及地區廣泛布建5G網路,以及5G手機預計在2020年開始降價,因而出現新的換機需求,導致智慧手機市場出現反彈。
Gartner預測2020年5G手機銷售量將達2.21億台,占總銷量的12%,且於2021年將躍升一倍至4.89億台。從區域角度來看,中東和北非,成熟的亞太地區和大中華地區(中國、台灣和香港)將在2020年實現最高的成長率,分別為5.9%,5.7%和5.1%。
Zimmermann指出,5G商業化的加速可預期於2020年實現,加上價格低於300美元5G手機的誕生,預計5G手機銷售量有望於一年內超越4G手機。
總體而言,對5G手機強勁的需求加上對Apple首款5G手機的期望,將成為智慧手機成長的的關鍵推手;尤其是大中華及亞太地區;而前述兩大區域將於智慧手機銷量各占全球冠亞軍,銷售量分別為4.223億和3.768億。
武漢肺炎影響 SEMICON Korea 2020宣布取消
由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2019 nCoV)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決定取消原定於2月5號至7號在韓國首爾舉辦的SEMICON Korea 2020。
SEMI表示,SEMICON Korea 2020的參展商和參觀者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但為了確保與會者和參觀者的安全,在新型冠狀病毒持續傳播的情況一下,決定取消SEMICON Korea 2020。當然,該協會也正探討SEMICON Korea 2020的應急計劃,並將在做出決定後通知所有SEMICON Korea 2020參與者。
除此之外,SEMI也正評估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在其他即將舉行的展覽和會議上造成風險,並將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按計劃進行,像是即將在3月18~20舉辦的SEMICON China 2020也正在評估是否如期舉行,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iBeam技術大躍進 Micro LED顯示器有望2022量產
三星投資的新創Micro LED顯示器技術商iBeam Materials(iBeam)日前宣布,已成功展示一項可直接在纖薄、柔性且可彎曲的金屬基板上製造高效氮化鎵(GaN)場效電晶體(FET)的技術。將這項技術與該公司先前發表的MicroLED搭配使用,製造商可以在省去巨量轉移製程,直接將MicroLED與場效電晶體以並排的方式整合在一起。該公司預估,這項直接在金屬基板上製造GaNFET的技術,可望在2022年進入大規模量產。
iBeam透過GaN元件為產品帶來新面貌。
MicroLED顯示器技術可突破傳統顯示器的外觀尺寸限制,為手機、可穿戴式裝置、照明及儀器等產品外觀帶來轉變的可能。新技術製造的大面積MicroLED顯示器具有韌性但外形纖薄,且其可彎曲、凹折及適應各種形狀的特性,能與傳統的顯示器產生明顯的市場區隔。此外,相較傳統LCD和OLED顯示器,該Micro LED顯示器具較高亮度及效率。
Micro LED顯示器能否普及的關鍵取決於量產技術的成熟度,及應用設計是否有足夠的實用性,本次iBeam技術的突破,克服了量產技術方面的瓶頸。而該公司早期技術發展亦著重於柔性基板,如其專利製程可使製造商直接在薄、柔性大面積金屬基板上生產產品。透過直接於金屬基板上生產Micro LED顯示器面板,可以捲對捲(Roll-to-Roll)製程大量生產,而該公司精進製程的同時,亦能使生產資金與營運成本較傳統顯示器來得低。
瞄準AI安防應用 Ambarella/Lumentum/安森美聯攻3D感測
Ambarella、Lumentum以及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日前攜手共推3D感測平台,滿足智慧電鈴、門鎖等智慧門禁系統及智慧安防產品應用,已於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0)期間公開亮相。
Ambarella、Lumentum及安森美日前策略聯盟,共同推出3D感測平台。
安森美半導體商業感測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Gianluca Colli表示,該公司RGB-IR感測技術為可見光及紅外線(IR)影像提供物聯網視覺應用;Ambarella CV25電腦視覺SoC則內建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為RGB-IR感測器帶來高畫質影像,並促進AI處理能力於安全應用的創新。
傳統的結構光解決方案需同時使用IR及RGB相機模組,且需以專用ASIC進行深度處理。本次三方合推的新平台使用Lumentum的VCSEL技術,並配置安森美AR0237 RGB-IR CMOS影像感測器,以獲可見光及深度感測紅外線影像;Ambarella CV25 AI視覺SoC則支援深度處理、反欺騙演算法、3D臉部辨識演算法和影片編碼,降低系統複雜性並提高性能。
Ambarella CV25晶片的ISP支援RGB-IR色彩濾波矩陣及高動態範圍(HDR),進而在低光照和高對比度的環境提供高畫質影像;CVflow架構則提供動態偵測及3D人臉識別所需計算能力,可運作多種AI演算法以實現像是人流統計的功能;此外,具安全啟動、TrustZone和I/O虛擬化等功能可防止駭客入侵
Ambarell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ermi Wang表示,本次三強合作為下一代智慧門禁系統和安防裝置提供硬體平台,藉由Lumentum VCSEL解決方案、安森美半導體RGB-IR技術,以及該公司CV25 SoC所創建的3D感測平台,可降低系統複雜性並使其可靠又安全。
Mobileye看好自駕潛力 強攻中韓市場
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進一步擴大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 ADAS)及自動駕駛移動即服務(Mobility-as-a-Service, MaaS)的全球版圖,於CES 2020期間宣布分別與上海汽車集團(上汽集團)及韓國大邱廣域市合作,拓展該公司於全球布建自駕技術版圖,進一步提升駕駛體驗。
Mobileye持續擴展ADAS、MaaS及AV等領域版圖。
Mobileye執行長暨英特爾資深副總裁Amnon Shashua表示,該兩項新協議拓展Mobileye在MaaS和ADAS領域的全球版圖,同時進一步接近完全自動駕駛。
Mobileye首度攻入中國市場,偕上海上汽於中國布建L2+系統,使用Mobileye道路體驗管理(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 REM)技術及全球雲端地圖資料庫RoadBook,匯集中國道路資訊,製作高清晰度地圖以供L2+和更高自動駕駛層級車輛使用,推動中國L2+級ADAS系統布建,並提供其他OEM合作車廠進入中國地圖測繪市場的機會。
另一方面,該公司則聯手韓國大邱廣域市推動自駕MaaS布建,結合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s)移動服務協定,預計連同大邱廣域市(直轄市)測試、部署自動駕駛計程車移動解決方案,將自駕系統整合至車輛中,實現無人駕駛MaaS操作。
該公司於全球亦有多方合作案例,如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聯合巴黎市政府將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s)導入法國市場;與中國蔚來汽車(NIO)合作生產該公司自駕系統,並銷售搭載該系統的消費者層級自駕車;聯手福斯汽車(Volkswagen)及Champion Motors的合資事業在以色列經營自動駕駛計程車隊等。
本次的兩項合作反映Mobileye針對車用市場的投入策略,包括地圖道路體驗管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移動即服務(MaaS)和消費者自動駕駛車輛(Autonomous Vehicle, AV)等領域,據悉該公司於2019年的銷售額接近10億美元,有望於2020年達到雙位數成長;至2030年MaaS總體潛在市場規模(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將達1,600億美元,拓展其於ADAS領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