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Advertisement -
聚焦AI加速器需求 格羅方德12LP+ FinFET製程準備量產
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日前宣布,旗下最先進的FinFET解決方案「12LP+」已通過技術驗證,準備投入生產。
格羅方德的差異化「12LP+」解決方案主要針對AI訓練以及推論應用進行優化。本解決方案建立於驗證過的平台上,具有強大的製造生態系統,可為晶片設計師帶來高效能的開發體驗,及快速的上市時間。
為達到性能、功耗和面積的無懈組合,12LP+導入了若干新功能,包含更新後的標準元件庫、用於2.5D封裝的中介板,與一個低功耗的0.5V Vmin SRAM記憶單元,以支援AI處理器與記憶體之間的低延遲和低功耗數據往複,得到專為符合快速增長之AI市場的特定需所制定的半導體解決方案。
格羅方德資深副總裁兼運算暨有線基礎架構部總經理Amir Faintuch表示,AI會成為我們有生之年最具顛覆性的技術。越發明顯的是,AI系統的效能,特別是能運用一瓦的功率執行多少次運作,成為企業決定投資數據中心或頂尖AI應用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們的全新12LP+解決方案能夠直接處理這項挑戰,而AI正是本解決方案在進行設計以及優化時,不變的初衷。
12LP+建立在格羅方德14nm/12LP平台基礎上,早已出貨超過100萬個晶圓。許多公司包含Enflame和Tenstorrent等,都將格羅方德的12LP用於AI加速器相關應用。藉由與AI客戶緊密合作並互相學習,格羅方德開發出12LP+解決方案,為AI產業中的設計師提供更大的差異性以及更高的價值,並將開發及生產成本降至最低。
12LP+性能得以增強的特點包括:與12LP相比,將SoC級的邏輯性能提高20%,而在邏輯晶片尺寸方面則縮小10%。這些進階功能是透過12LP+的新一代標準元件庫加以達成,其中包含性能驅動的面積優化組件、單一Fin單元、新的低壓SRAM記憶單元以及改良版類比佈局設計規則。
格羅方德的AI設計參考套件及其協同開發、封裝和晶圓生產後續統包服務,增強了格羅方德12LP+專業應用解決方案的能力。在設計低功耗、經濟實惠且針對AI應用進行優化的電路時,更共同提供絕佳的整體體驗。格羅方德與生態系統夥伴間的緊密合作,亦造就了符合成本效益的開發費用,並縮短了上市時間。
除了12LP現有的IP產品組合之外,格羅方德亦將擴展12LP+的驗證範圍,藉此將PCIe 3/4/5和USB 2/3併進主機處理器。此外,也將HBM2/2e、DDR/LPDDR4/4x和GDDR6納入外部記憶體和晶片間互連技術,使設計師和客戶往小晶片架構發展。
格羅方德的12LP+解決方案已通過技術驗證,目前已準備在紐約州馬爾他的Fab 8進行生產,預計在2020下半年進行試產。格羅方德先前已宣布,將使Fab 8符合美國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標準和出口管制條例(EAR)於今年底生效的管制措施,透過這項舉措為Fab 8所生產的國防相關應用、裝置或組件提供機密性和完整保護。
英飛凌推eSIM開發解方 消費電子/M2M趨勢看漲
隨著5G規格走向普及化,英飛凌(Infineon)針對行動裝置的設計需求提出OPTIGA Connect eSIM解決方案。此方案支援3G到5G的GSMA標準,並搭配硬體資安防護,透過軟硬整合的方案,加速智慧型手機與穿戴裝置等消費電子,以及M2M產品的開發與上市時程。
圖 英飛凌數位安全解決方案事業部經理江國揚
英飛凌數位安全解決方案事業部經理江國揚提及,根據ABI Research統計,在2019年至2024年間,消費電子裝置的eSIM需求快速提升,其中以手機的需求成長最為顯著,2020年具備eSIM功能的手機出貨量可能突破2.25億支。其他如穿戴式裝置、平板與商務型筆電也會逐步提升相應的部署數量。
江國揚進一步說明,ABI Research預測2019~2024年間,eSIM在IoT及M2M的應用上,年複合成長率達18%,以車用的數量最多,因此英飛凌十分看中此一領域的發展。同時能源管理、資產追蹤等方面,也是IoT與M2M裝置的熱門eSIM應用。
OPTIGA Connect eSIM解決方案內建SLC37安全晶片,符合GSAM安全要求。同時此解決方案整合200多個國家/區域的蜂巢式通訊網路覆蓋,可以支援區域內的通訊服務。並且透過與Tata通訊公司合作,英飛凌使用Tata的行動裝置與物聯網平台提供全球性的服務。
此外,該解決方案符合GSMA及3GPP的5G規格,具備遠端SIM卡配置能力,且支援各家行動網路營運商的設定檔,並擁有1.2MB的可用記憶體。尺寸方面,2.9mm×2.5mm×0.4mm的小尺寸封裝,為產品開發者創造更靈活的設計條件,而當未來手機發展至毋須SIM卡槽時,可望達到降低成本與更多新功能設計的趨勢。隨著5G規格走向普及化,英飛凌針對行動裝置的設計需求提出OPTIGA Connect eSIM解決方案。此方案支援3G到5G的GSMA標準,並搭配硬體資安防護,透過軟硬整合的方案,加速智慧型手機與穿戴裝置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開發與上市時程。
看好智慧眼鏡市場 Google購併AR眼鏡公司North
日前Google買下擴增實境(AR)智慧眼鏡公司North,進一步增加未來的硬體設計與環境計算(Ambient Computing)能力。兩家公司雖未透露收購的價格,但North表示,由於此次的收購,North將會終止其智慧眼鏡產品Focals的功能。
圖 North眼鏡。來源:North
Focals 1.0的主要功能是藉由眼鏡支架上的小型雷射光,將圖像投射到使用者眼前。使用者設定眼鏡與手機配對後,即可使用眼鏡來讀取手機通知、觀看導航或透過Uber叫車。
過去North在智慧型眼鏡的市場歷經波折,2019年解雇150位員工,員工也曾經警告公司高層,認為North的眼鏡價格太高且太過男性化。Focals 1.0在2019年1月正式發布後,銷售狀況並不樂觀,發布後一個月內產品的價格下跌將近50%,售價變成599.99美元。因此在2019年12月,North宣布停止生產第一代產品,轉而專注Focals 2.0的開發,但是被Google收購後,這項開發計畫便終止。因此曾經以1,000美元購買Focals 1.0的用戶,近期將無法繼續使用此產品。Google表示,未來會致力於環境計算與相關技術並精進Google眼鏡,但目前尚不清楚North是否會協助Google眼鏡的開發。
拓展物流版圖 亞馬遜收購自駕車新創Zoox
日前亞馬遜(Amazon)確定收購美國加州的自駕車新創Zoox,大力拓展其物流與自駕車版圖。Zoox的CEO Aicha Evans、共同創辦人暨CTO Jesse Levinson將會留任原職位並獨立帶領團隊。
圖 亞馬遜收購美國加州的自駕車新創Zoox。來源:Zoox
Zoox創立於2014年,旨在研發自駕車乘車體驗專用的零排放的汽車。起初Zoox的車輛專攻叫車市場,並以高度整合的成車體驗聞名,提供彈性靈活的乘車方案。亞馬遜全球消費者執行長Jeff Wilke表示,Zoox正在創造世界級的自駕車乘車體驗,並與亞馬遜同樣對消費者抱有熱情,因此樂於幫助Zoox團隊達成願景。
Zoox CEO Aicha Evans則說,此次收購鞏固了Zoox在自駕車產業的影響力。CTO Jesse Levinson則認為,自Zoox成立6年以來,持續研發自駕車,亞馬遜的支持有助於加速Zoox的發展。
台灣晶圓產能持續領先 中國可望擠下韓國成世界第二
據IC Insights發表的2020~2024年全球晶圓產能報告,台灣的晶圓產能持續位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國正在急起直追,可望在2022年超越韓國,成為世界第二。由於歐美半導體廠商走向無晶圓廠的經營模式,委外生產的晶圓訂單流向亞洲地區,因而使得全世界的新增晶圓產能絕大多數都位於東亞國家。
表1 全球各地2019年12月的晶圓產量。來源:IC Insights
產能報告依據各區域每月晶圓廠的產能進行分析,以實際位於該地區內工廠的晶圓產能計算,無關擁有廠房的公司總部所在位置。例如三星(Samsung)的總部位於韓國,但該公司在美國的晶圓產能,會列入北美地區的產能統計中。統計的區域包含新加坡、以色列、馬來西亞、俄羅斯、白俄羅斯、澳洲等地區。
2020~2024年全球晶圓產量報告中提到:
2011年台灣的產量超越日本,並在2015難超越南韓而成為世界第一,而2019年12月,台灣的晶圓生產量占據世界22%。另外,中國的晶圓產量在2010年首次超越歐洲,以及2019年超越北美,而在2019年握有全世界14%的晶圓產能。
預測台灣直到2024年仍會維持領先地位,產能可能在2019~2024年間增加13億片。
2016年,中國的產能首次超越世界前幾大晶圓生產地,並在2019年超越北美。推測2020年中國的總晶圓產能有機會超越日本,並在兩年後超越韓國,擠身世界第二。
在2019~2024年之間,儘管市場趨緩對中國建設的大型DRAM及NAND工廠的期待,但是未來幾年內,國內外的記憶體及晶圓廠商將能在中國當地生產,因此推測中國晶圓產能的市場份額將會在此期間達到最高點。
由於北美的廠商營運走向無廠房,依賴台灣等外地晶圓廠代工,而能預期北美的產能將在2019~2024年間持續下降,歐洲的產量也呈現萎縮趨勢。
Arm架構處理器發威 日本搶下Top 500冠軍寶座
國際超級電腦大會宣布,由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理化學研究所(RIKEN)與富士通公司共同開發、以Arm技術架構為基礎的富嶽(Fugaku)超級電腦,奪下最新一期500大超級電腦(TOP500)排行榜的第一名。2019 年 11月才被提名為Green500名單中,全球最高效率超級電腦殊榮的富嶽超級電腦,2020年再次獲得「高效能共軛梯度」(HPCG)名單中的最高榮譽。這份名單橫跨真實世界應用與 HPL-AI 的基準排名,其中HPL-AI 是人工智慧應用中藉以評比作業任務的效能。
在最新一期Top 500榜單中,富嶽以Linpack運算性能達到415.5 petaflops奪下冠軍,是排在第二位的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IBM Summit的2.8倍。第三名則是美國羅倫斯利佛摩實驗室的Sierra,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號 A 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五。富嶽使用的作業系統爲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和 McKernel(輕量級多內核操作系統)。
最新版Top 500超級電腦排行榜前五強(資料來源:Top 500官網)
Arm資深副總裁暨基礎架構事業群總經理Chris Bergey表示,Arm在近十年前就已投入高效能運算(HPC)。從2010年代初期的白朗峰(Mont-Blanc)專案開始,當時巴塞隆納超級電腦中心著手研究利用Arm架構的叢集打造HPC的潛力,直到2020年富嶽超級電腦奪下Top500名單的榜首,Arm在高效能運算領域已經大有斬獲。僅僅 18 個月內,Arm已在整個生態系中看到顯著的動能。
HPC 的重點就是擴展運算的極限,在此人工智慧與 5G 的年代,Arm 看到了演進的新浪潮。運算效率的重要性更勝以往,且開發人員需要更高的彈性與效率,雲端則帶動橫跨整個基礎架構的巨變,而許多廠商也需要更多的選擇。而Arm在開發Arm...
主打低功耗/小尺寸/快速啟動 萊迪思新推FPGA助產品研發
日前萊迪思發布新款低功耗FPGA Certus-NX,除了具有小尺寸、低功耗及瞬間啟動功能,同時強化其I/O密度,並支援PCIe和千兆乙太網路介面。Certus-NX瞄準數據處理與工業、車用趨勢,加強其運算速度與安全標準,並預計在2020下半年推出同樣採28nm FD-SOI製程的第三代產品。
圖 萊迪思推出全新Certus-NX系列FPGA。來源:萊迪思
基於工業4.0與自駕車應用趨勢,Certus-NX功能上強化其低功耗、小尺寸特性,除了有助於設備實現更多智慧功能,通過ACE-Q100認證,也使其適用於ADAS與自駕市場所需的汽車電子出品。萊迪思半導體亞太區現場技術支援總監蒲小雙提及,車用電子應用講求速度,如智慧後照鏡的顯示螢幕,需要在汽車一發動就馬上啟動,因此FPGA的啟動速度便是重點。Certus-NX中,單一I/O配置僅需3毫秒,而依照元件容量不同,整個元件啟動時間僅需8~14毫秒即可完成
資安方面,Certus-NX使用橢圓曲線加密演算法(ECDSA),因此當使用者若將產品委託第三方生產,可以藉由金鑰保管來確保產品生命週期的安全防護,避免未經授權的竄改或複製。目前Certus-NX的樣品已經開始出貨給部分客戶,未來搭配相關的開發工具如Radiant軟體、預驗證IP、開發板,有助於加速研發人員的產品開發速度。
NVIDIA與Mercedes-Benz聯手 部署下世代自駕軟體架構
NVIDIA(輝達)宣布將與Mercedes-Benz(賓士)攜手合作,共同打造車用運算系統及人工智慧(AI)運算基礎架構。自2024年起,全新的系統與架構將用於Mercedes-Benz下一代所有車款上,使其具備可升級的自動駕駛功能。據了解,這套系統將是目前汽車上最複雜、最先進的運算架構。
NVIDIA與Mercedes-Benz強化合作關係,打造車用運算系統及人工智慧運算基礎架構
全新的軟體定義架構將建立在NVIDIA DRIVE平台上,並將成為Mercedes-Benz下一代各車款的基本配備,以實現最先進的自動駕駛功能。其中一項主要功能便是能夠自動駕駛車輛,行駛從A地到B地的常規路線,而未來也將出現更多安全又便利的應用。屆時,消費者也將能在汽車的使用年限內,透過無線更新(Over-The-Air, OTA)來購買和新增功能、軟體應用程式及訂閱服務。
事實上兩家公司在2018與2019年CES就已經宣布合作,將人工智慧融入日常駕車情境的駕駛艙樣貌,即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MBUX)系統;並整合自動駕駛、智慧駕駛艙之軟體定義的合作計畫,此次合作將範圍與深度進一步擴大。
全新的軟體定義架構將建立在NVIDIA DRIVE平台上,並將成為Mercedes-Benz下一代各車款的基本配備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未來車用軟體可以被編寫,同時可以透過無線更新的方式持續升級。未來每一輛搭載NVIDIA DRIVE系統的Mercedes-Benz車款,都將配備一支由專業的人工智慧和軟體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在汽車的使用年限內不斷開發、完善和強化。
Daimler集團董事會主席暨Mercedes-Benz Cars總裁Ola Källenius指出,這個全新的平台將成為未來Mercedes-Benz各車款中,兼具高效率、集中化且以軟體定義的系統。NVIDIA的人工智慧運算架構將有助於簡化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過程。未來透過雲端便能下載這些新的功能並進行升級。
NVIDIA與Mercedes-Benz將共同開發AI與自動駕駛車的應用程式,該平台將成為未來Mercedes-Benz各車款中,兼具高效率、集中化且以軟體定義的系統
未來的Mercedes-Benz車輛所採用的自動駕駛功能,將由NVIDIA的下一代DRIVE平台提供支援。名為NVIDIA Orin的電腦系統單晶片(SoC)搭載近期發布的NVIDIA Ampere超級運算架構。NVIDIA DRIVE平台包含用於自動駕駛AI應用程式的完整系統軟體堆疊。NVIDIA與Mercedes-Benz將共同開發AI與自動駕駛車的應用程式,其中包含SAE Level 2及Level 3,以及自動停車功能(最高到Level 4)。
WWDC 2020蘋果自研晶片Apple Silicon亮相
日前蘋果(Apple)在2020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0)中公布iOS 14/iPadOS/tvOS/MacOS的功能更新,包含翻譯軟體、數位車鑰、地圖支援電動車電量管理等。同時提姆‧庫克公開自家生產的處理器Apple Silicon,預計於年底將推出搭載Apple Silicon的Mac產品,並在未來兩年的過渡期中透過Universal 2與Rosetta 2協助開發者轉換到新架構。
圖 提姆‧庫克公開自家生產的處理器Apple Silicon。來源:Apple Youtube
蘋果新一代的軟體更新延續過往強化UI的精神,iOS 14中的App Library可自動整理手機的應用程式排列,新的翻譯工具則搭載機器學習跟神經網路引擎(Neural Engine),支援11種語言的語音/文字即時翻譯。針對因環保而興起的自行車、電動車路線規劃需求,新版的地圖App的自行車路線規畫功能目前適用美國與中國部分地區,電動車方面則藉由地圖追蹤汽車剩餘電量,並自動導航至充電站,其功能已得到BMW及福特汽車(Ford)的支持。
iOS13及14同時新增的支援數位車鑰匙功能,車主用iPhone的NFC解鎖並啟動汽車。透過iPhone的安全元件保護鑰匙,如果手機遺失便可以透過iCloud遠端關閉鑰匙功能,還能以iMessage分享鑰匙,此外數位車鑰搭配寬頻U1晶片的空間感知,手機放在口袋中仍可以控制汽車。現階段第一款支援數位車鑰匙的車款是2021年的BMW 5系列。
WWDC 2020最受矚目的亮點便是蘋果基於Arm架構推出的處理器Apple Silicon,年底將會推出第一款使用蘋果處理器的Mac產品,加強效能與電源管理之外,還能同步執行iOS/iPadOS的應用程式。而提姆‧庫克同時表示,開發者將有兩年的轉換時間,經由Universal 2與Rosetta 2幫助開發者轉換到新架構。
2020年Q2伺服器訂單回升 資料中心需求帶動出貨
根據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調查,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混亂已逐步恢復正常,2020年第二季伺服器訂單提升,單就ODM生產訂單已較第一季增長兩成,惟部分海外伺服器組裝廠復工狀況仍不理想,導致整機出貨受到限縮,第二季伺服器出貨季增幅僅維持約9%。
TrendForce分析師劉家豪指出,美中雲端業者訂單仍主導市場,上半年伺服器動能依賴宅經濟需求,如遠端會議、媒體串流均因疫情受惠。然而,伴隨第三季ODM產線伺服器半成品(Server Barebone)庫存堆置,生產訂單也將有所盤整,整機出貨端走勢將持平或微幅下修。以全年度觀察,雲端業者的資料中心需求將帶動整體伺服器出貨量年成長約5%。
圖1 2020年北美四大雲端業者伺服器需求比重
圖2 2020年中國三大雲端業者伺服器需求比重
Google (GCP)
第二季GCP為降低疫情帶來的供應鏈風險,針對ODM出貨與訂單處理更為保守,因此第二季整體拉貨速度明顯放緩,歷經一個季度的調整後,組裝廠人力/物料/供應鏈的問題已獲改善,第三季度整機出貨將逐漸恢復。全年需求將同時隨著軟體優化(Software optimization)與伺服器規格訂製化的趨勢,訂單可望成長近兩成。
Microsoft (Azure Cloud)
Microsoft伺服器第二季受疫情波及導致諸多零組件交期延長,以及人力與物流尚未恢復的壓力,出貨量較預期收斂,季成長約10~15%。不過全年ODM需求則較去年顯著提升,涵蓋基礎建設應用、數位轉型等,其中包含既有的Office範疇以及企業雲端科技,且因應疫情帶動的遠端會議軟體需求,使得Microsoft業務型態加速轉型,進而推動伺服器的採購動能。
Facebook
Facebook資料中心建置在上半年受疫情波及,但供應鏈問題在第三季將會明顯改善,並消化上半年伺服器半成品庫存;第三季出貨雖略較上季衰退2~3%,但整體規模依舊穩健。其基礎建設計畫自去年底至今年上旬主要集中於亞太區,除北美既有的資料中心進行汰舊換新,更同步加速建置亞洲資料中心與布局電子商務(e-commerce),而下半年在歐洲地區的出貨計畫則視大環境發展逐步調整,全年伺服器訂單的年成長率有望達10%。
Amazon (AWS)
AWS供應鏈較其他業者多元,整機組裝多仰賴系統整合廠,第二季ODM整機出貨季成長幅度為15%。以全球佈局觀察,全年出貨動能除亞太區新建資料中心作為推力(Self-build),租用廠房(Colocation)需求也持續攀升,且企業數位轉型加速,企業上雲計畫將成為驅動今年亞太地區基礎建設發展的主因。
BAT (ByteDance/Alibaba/Tencent)
由於中國疫情較早發生,遠距辦公與宅經濟急速席捲市場,促使Tencent首季備貨較去年同期增加30%,惟需求提前拉動,也使得第二季度需求逐漸趨緩。為調整復工後伺服器利用度(run rate),下半年可能重啟伺服器採購。Alibaba在第二季透過雲業務、電子商務與舊機換新注入動能,訂單需求較去年同期增長10~20%,但下半年需求將趨緩;觀察ByteDance基礎建設,中國國內除與GDS(Global Data Solutions Limited)合作外,為加速旗下品牌TikTok業務發展與擴張海外運營,預期今年有約三分之一的伺服器建置於北美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