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留意X世代帶來的高齡商機

留意X世代帶來的高齡商機

- Advertisement -
文 | 萬岳憲
資策會MIC產業躍升事業群總監

隨著年齡的增長,X世代愈來愈強調「活在當下」,他們很在意個人的工作權益,同時也重視個人的生活品質,他們所學習到的工作知識與溝通技巧,跨越了類比與數位兩道鴻溝,養成強調效率的行事風格與特色,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多的資訊,然後一定會在這些資訊中,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未來十年,想要賺X世代的錢,就要了解他們的思維和行為,當絕大多數的社會機制都聚焦在探討高齡者的醫護安養制度與終老環境時,不妨讓我們擴大視野,認真的觀察理解,即將跨入熟齡初老族群的需求是什麼,為他們創造一個邁向健康餘命的友善生活空間。

今年六月,商周出版社彙整資策會MIC有關高齡社會商機的研究成果,出版發行《不老經濟》一書,探討許多值得國內產業借鏡引用的商機案例,從高齡者的「怕生病、怕沒錢、怕無聊、怕尷尬、怕無能為力、怕死後不安」等6個商業契機切入,介紹近40餘個目前已經萌芽的商機趨勢。

例如,日本知名的電玩遊戲公司科樂美(Konami)從「怕生病」的商機出發,透過旗下所經營的運動俱樂部,成立「OyZ People運動學校」。OyZ的命名是取自「開放(Open)、年輕(Youth)、活力(Zip)」的字首,目的是要協助高齡會員敞開胸懷,擴大交友範圍,喚醒沈睡的年輕活力。因此,設計了60歲以上會員的專屬健身課程,採用小班制教學,讓熟高齡會員在專業物理治療師或健身教練的陪同下運動,打破一般美式俱樂部型態的混齡運動形式。

從職場退休的高齡者,一旦失去每個月依賴的固定收入,就容易產生「怕沒錢」的恐懼感,而且有許多研究指出,持續與社會互動工作的高齡者,更能夠獨立的健康生活,也更有助於延長「健康餘命」。因此,日本Sugi藥局導入命名為「銀髮夥伴」(Silver Associate)的工作型態計畫,先由這群平均年齡70歲的員工,自由決定工作天數、時數及時段,再由總部媒合分派至各分店工作,彈性的工作時段選擇,吸引更多的高齡者參與投入。

雖然彈性自由的零工型態,會產生較高的管理成本,但是卻吸引更多來店的高齡消費群,與高齡顧客的交流互動也更為密切。Sugi藥局至2018年4月,已經僱用了430位高齡員工,分布在以愛知縣為主的103家分店,最高齡的員工是81歲。

日本電玩遊戲公司Konami旗下的運動俱樂部,打破美式混齡運動形式,為高齡族群設計了專屬健身課程

多數高齡者的生活步調,在退休後被強迫改變,所以必須重新學習建立優質的「老伴、老友、老本、老趣、老健」的五老生活,才不會讓自己落入無聊孤寂的生活空間。日本零售通路永旺(Aeon)公司發現,過往積極培養的死忠客戶,特別是鄰近購物中心的居民結構已經改變,年齡層有逐漸攀高的趨勢,為因應高齡者「怕無聊」的商機,所以就調整購物中心的營業型態,配合高齡者的生活步調,著重安排心靈與知性的服務內容。

例如,將營業時間調整至早上7:00開始,並提供交誼廳的空間,安排專業人士帶領高齡者,做健身操或有氧運動,甚至舉辦商場繞行健走(Mall Walking)活動,除了讓高齡者快速認識商場內的最新銷售商品外,同時也透過各項活動來促進高齡者的友誼交流。Aeon公司的員工與高齡者互動後,還發現許多高齡者仍然保持著求知欲望,所以就為他們安排,許多過往較少接觸的講座活動,例如本來偏好清酒,對紅酒沒有興趣的高齡者,參加各類型的紅酒講座後,就逐漸接受紅酒的品嚐方式,反而創造出一批新的死忠客戶,也相對增加了紅酒的銷售量。

所有的熟高齡者都無法避免「緩慢退化」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會影響外觀及身心功能,當差異性與外界愈來愈顯著時,害怕成為他人負擔的心理,反而成為「怕尷尬」的主要來源。美國可爾姿(Curves)健身房發現,熟高齡女性不會因為有新穎的健身器材、高級飲料吧、優質游泳池等因素,而選擇前往健身房運動,甚至還寧願宅在家裡,跟著運動錄影帶的指示運動。經過調查,原來女性會員不願意讓男性看到自己笨拙運動的模樣,或是不願意碰觸男性使用過的器材。

針對發現的問題,可爾姿公司規劃全新的健身服務,強調「沒有男性、沒有鏡子、不用化妝」的3M(no Man, no Mirror, no Makeup)與「趣味、快速、有效健身」的3F(Fun, Fast, Fitness)經營原則,提供平價舒適又完全沒有男性的健身空間,熟高齡女性在專屬的環境裡,跟著女性教練的節奏,放心的與其他女性會員一起運動健身,成功的運用差異化區隔優勢,吸引更多的熟齡女性會員參與。

英國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EI)觀察未來的高齡消費趨勢,他們認為未來的高齡者,最需要的是「被重視的尊嚴」。這項調查結論是來自於全球的高齡化勞動力趨勢,這群行動力仍然優於同齡者的高齡族群,他們想要跟職場裡的中年人一樣,被有尊嚴的對待,他們不喜歡被時時提醒,做任何事情都有年齡的限制,他們更想要的,是被要求去表現自己,他們知道自己正在逐漸變老,但是不希望被別人告知已經變老,他們願意享受獨居的生活,但是不能接受一個被社會拋棄的生存空間與感受。

前面提到的案例,都是運用同理心的角度,思考熟高齡者的生活需求,重新規劃符合他們的生活消費環境,透過品牌命名傳遞價值主張,讓熟高齡族群感受到被尊重的親切感,創造因為「被尊重」而重視服務的商機。

台灣即將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其實已經有部份企業,留意到這波即將襲來的銀髮商機,特別是餐飲業。我就在某家火鍋店的菜單上,看到特別為高齡者規劃的套餐,剛好鄰桌在詢問套餐內容,我就稍微留意的傾聽服務員的介紹,突然聽到服務員使用「老人餐」這個詞彙,我立刻低頭再看一眼菜單,上面寫著「耆老餐」,跟服務員使用的名詞不同。再抬頭看鄰桌的高齡者,很可愛的用食指,指著自己的鼻頭說:「對!就是我吃的老人餐」。我對著這個幽默微微一笑,繼續用餐。直到結完帳要走出店門時,我才悠悠的對店長說:「這個套餐,應該叫做『敬老活力餐』才對啊!」

相關文章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