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
首頁 產業動態 施耐德舉辦Go Green in the City 2019全球綠能創意賽

施耐德舉辦Go Green in the City 2019全球綠能創意賽

- Advertisement -

工業社會長期追求經濟發展,導致嚴重的環境汙染與氣候異常,如何打造一個永續發展的環境成為當今迫在眉睫的課題。全球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長期致力於環境永續發展,透過新興科技改善自身及客戶的生產流程,進而達成零排放、零廢棄的循環經濟;因此,施耐德電機舉辦Go Green in the City綠能創意競賽,藉由青年創意家提出對未來永續發展的創新想法,為全球環境問題尋求新的解決方案。第九屆「Go Green in the City」全球綠能創意競賽台灣區決賽於日前落幕,元智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研究所林祐生及中山企業管理學系黃梅舒組成的「City Owes 2 Green」團隊,自數十所大專院校學生的創意商業提案中脫穎而出,將於八月底代表台灣參加亞太區準決賽競賽(APAC Semi-Final) 選拔,爭取10月西班牙巴賽隆納舉行的全球總決賽門票,一舉贏得年度全球創新高峰會公開獲獎的殊榮。

獲勝的「City Owes 2 Green」認為,現在全球暖化嚴重,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CO2,因此提出用新興材料—石墨烯量子點(GQDs)作為媒介,安裝在建物的通風口,使建築與人體產生的CO2與陽光中的紫外線進行反應,將CO2轉化為甲烷、甲醇,收集後作為內燃機與機器設備的燃料;此裝置可減少碳排放,並藉由回收利用在過程中產生的燃料來降低整體能源成本,亦可與施耐德電機的物聯網平台EcoStruxure結合並應用在樓宇、能源及資料中心領域,達到完整永續的能源監控。石墨烯量子點不含高毒性金屬元素、結構穩定可長久使用,預期將成為未來生物、光電與能源領域的熱門應用材料。

今年施耐德電機「Go Green in the City」全球綠能創意競賽,台灣所有入圍決賽的隊伍成員都具有商管及理工背景,得以從更加全面的角度發想創意商業提案,內容十分精彩,包括: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傅韋翔與何楨薈同學組成的「Infinite」應用機器學習技術來預測切割機的生命週期;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黃品誠同學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系陳智如同學組成的「Green Go」規劃了一套即使電力缺乏地區也負擔得起的能源供應鏈商業模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徐尚仁與陳卉芯同學組成的「MIB」則提出智慧建築空調解決方案,應用人工智慧並結合各式監控、感測器,提高人體舒適度也同時降低能源消耗,達到環境友善。

決賽隊伍也在賽後分享參賽心得,紛紛表示因競賽時間鄰近大專院校期末,如何責任分工、發展構想,並妥善分配時間以應付學校考試報告並同時準備競賽是一項大難題。對獲得優勝的林祐生及黃梅舒而言,最大的挑戰來自於遠距溝通。兩人素昧平生因競賽合作認識,且分別就讀南北不同的學校,能共同作業的時間比其他參賽隊伍來得更少,所有討論都透過網路通訊軟體完成,因此最後能夠成功完成提案甚至獲得優勝,真的很驚訝、也很開心!黃梅舒表示,因其家鄉高雄的空汙問題嚴重,校園博覽會時認識施耐德電機公司後,非常認同全球執行長趙國華所提倡的能源管理與永續經營的概念,希望能夠運用法國先進的產品與技術幫助家鄉改善居住環境。

施耐德電機台灣區總裁毛莉莉女士連續兩年擔任賽事評審,她表示「Go Green in the City全球綠能競賽在去年一共有來自163國、超過兩萬四千名的青年學子參與,已成為全球學生發揮創意及專業的創新平台。期望藉由這個競賽平台,讓學生們有機會發揮影響力,表達並實現他們對未來社會及環境永續發展的構想。今年台灣的參賽隊伍充分展現了對現行市場、應用技術的了解,運用其創新的想法打造出可具體實踐的商業構想,讓人驚豔;比賽全程以英文進行簡報及問答,台灣學生不僅應答如流,台風也十分穩健,充分展現他們未來在國際上發展的潛力。

Go Green in the City全球綠能創意競賽在全球已舉辦九年,今年的四大主題分別為「未來建築」、「未來工廠」、「未來電網」及「能源永續及獲取」,這些主題呼應施耐德電機的永續商業策略以及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的堅定承諾。而為反映施耐德電機多樣與包容的人才策略,每個參賽隊伍至少要有一位女性成員。參賽的年輕學子除有機會獲得實習及跨國參訪的機會之外,更能受到業界專師指導,迅速接軌職場、成為國際化人才。

相關文章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熱門文章

- Advertisement -

編輯推薦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