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湖原名中圳埤或瀰濃湖,湖面積達21公頃,是僅次於澄清湖的高雄市第二大人工湖。西北背山,三面環田,景色秀麗,每年10月至隔年3月大批候鳥來停歇,是南部賞鳥的好去處。沿著湖畔設有單車步道,遊客喜歡來此輕騎、散步或垂釣。美濃客家文物館2001年成立的美濃客家文物館,肩負著客家文化歷史的保存與傳承的重要使命,以社區博物館的理念來規劃經營,落實文化主體性、地域文化開展性之目標,展現美濃的歷史與文化上的多面性,和社區結合,增進地方族群間的瞭解與互動。採用菸樓造型與合院設計的建築風格,沉穩樸實。館內透過二層樓的展示空間,提供遊客認識豐富的客家生活文化,陳述客家文化在美濃地區的面貌,利用多種媒體、實物、相片、文獻、影片、錄影帶、複製模型、生態造景、互動展示等,呈現各面向的歷史風貌,並深入將族群特質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表現於文物展示中。全館包括一樓的特展室、主題館、文物展覽室及二樓的兒童探索區、慶典文物室,整體環境清幽舒適,每逢假日總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永安老街美濃舊稱「瀰濃」,清朝年間,原居屏東里港的客家人渡過荖濃溪,來到美濃月光山建立了「瀰濃庄」。開庄時十六姓先民在此建造了24座夥房,並以永安街命名祈求永久安居之意,至今已有二百年的歷史,是當年開發最早最繁華的街道。由西側的瀰濃庄敬字亭開始直到東門樓,約二公里的距離內充滿了古樸懷舊的氣息,德勝公壇、伯公祠、宋屋學堂、古井及客家藍衫店、美濃舊橋及水圳,還有看不盡古色古香的客家夥房、美麗的門樓,訴說著二百年滄桑美麗的故事。走累了,可以在菜市場點幾道鹹香可口的客家小吃,想體驗客家庄文化就到客家文物館深入了解或到水圳邊看看美濃怡人風光,每一個飛簷、轉角都是優雅的歷史與感動。永安老街儼然是客家文化的歷史縮影,更是美濃的菁華所在。東門樓清朝時期,以永安街為主的美濃庄,在四周設有柵門,僅東柵門建唯一的城門樓。東門樓是美濃最知名的地標,造型十分特殊,最早興建於1755年,乃是重視教育的客家人為希望子孫輩出,而在東柵門興建的內樓建築。1937年仿清朝龍簷鳳閣外觀形式重建,巍峨峻秀,門樓上題了「大啟文明」四個大字,是蘊含美濃人豐富生活的古蹟。東門樓位在永安路末端,於貫穿庄頭庄尾的主軸線上,見證美濃庄開庄的歷史,下方的美濃河是從前婦女的公共洗衣場。曾文忠美術館美濃是個地靈人傑的地方,秀麗的山川與淳厚的人情孕育出鍾理和那樣一生為文學嘔心瀝血、為農民請命發聲的文學家,也有像曾文忠老師那樣無私奉獻於美育並致力保存鄉土之美的藝術家。曾文忠老師是著名的油畫與水彩畫家,自小成長於永安老街上的曾家夥房,對美濃的風土民情及優美景緻、房舍感情深厚,創作美濃家鄉系列及高雄系列數百幅,將家鄉美如桃花源的風景一一入畫。並不時慷慨謉贈巨型畫作給政府文化單位及學校以發揚美育薰陶學子。曾文忠對傳統客家夥房情有獨鍾,有感於造型優美獨特的夥房因年久失修逐漸消失,他四處奔走於夥房的保存與再生利用,2000年終於將永安街的祖屋,重建成寬敞的現代畫廊,在這裡創設「曾文忠美術館」,展示個人及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提供會場作為藝術、文學講座。他也鼓勵永安街夥房鄉親,能保存、紀錄、展示客家文物、歷史,成立夥房藝術館群,使客家文物能源遠流長。美濃傘美濃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手工藝可說是紙傘,美濃紙傘為純手工編造,現在已成為藝術工藝品。美濃李家傘的紙傘製造過程,堅持以傳統手工法,不僅將人文氣息與自然之美繪在傘面,傘上的山水花鳥與富禪味的書法更是別出心裁,因為是純手工,所以是相當耗費人力與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