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瓷博物館展覽】《世界的形狀─陶藝作為社會新動能》,以陶藝捏出世界的片段!

2022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的主題─《世界的形狀─陶藝作為社會新動能》是以陶藝這個既古又創新的藝術,表現出藝術家意志與社會關懷的主題展。此次展出呈現12國47位陶藝家的作品,可以說是不用出國就可以走遍世界囉!

 

《世界的形狀─陶藝作為社會新動能》展覽資訊

時間:2022/09/09-2023/04/16
地點:鶯歌陶博館三樓特展室(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以下,簡單分享幾個作品與他的介紹(文字來源皆為陶瓷博物館網站)。

劉致宏/檸檬與雪鐵龍

P1210891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檸檬、洋蔥、番茄等平凡不過的物件,常見於各地商店、市集與農場,跨越文化與種族的餐桌上、料理中,圍繞在當代生活周遭,而於此簡單平凡的「符號」(icon),卻攜帶著許多不平凡關於貿易、歷史與文化的足跡;荷蘭文與法文中的單字「檸檬 Citron」與汽車「雪鐵龍 Citroën」發音近似、且單字拼法近乎相同,法國汽車品牌雪鐵龍在荷蘭早期的農業社會也扮演著運送農牧作物的重要角色,故以檸檬與汽車「各半」的諧音形式,結合展呈(汽車平衡以約80顆檸檬堆疊支撐)。 另外此作亦嘗試低溫上色工法「Terra Sigillata」,意指「顆粒細緻的黏土沈積層」,俗稱「土釉」,但其與高溫燒結的釉藥熔融固化不同,EKWC以現代陶瓷技術與材料,嘗試研究並復刻重現羅馬帝國時期帶有絲滑光澤的表面質地。

安藤工/悠久

P1210892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安藤工是始於明治時期、在美濃地區發展燒窯的第四代傳人,目前他一邊承襲家業,一邊創作自己的作品。在他的創作中,承襲美濃的土、釉藥、穴窯的燒製工程等在地綿延流傳下來的製作歷史,並以此為基礎,在作品的表現上嘗試與現代精神相呼應。
本作品透過向上延伸的造型與輝煌的釉上彩,呈現出光流動、漫溢的意象。在以手捏方式精心製作的造型之上,施加了以美濃燒傳統鐵釉所調製出的黑色釉藥,經過1200度的燒製以後,再施以金彩、白金,以釉上彩的方式描繪出馬賽克造型的圖案。
這位誠摯面對傳統的作家說,自己希望呈現的就是「像工藝品般的美感」。這樣的美感,是透過正確的技術,運用講究的素材與工程,方能誕生的端正之美,技巧的美。精心創作的設計,也體現了作家本身如此的美學意識。

Esti Drori & Anat Negev/黑金

P1210893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對經典製陶進行類型學研究,蒐集衣索比亞雕塑物品,製作模具,手工雕刻物件並轉化為當代設計語言。過程中,從當代設計視角探索藝術與文化媒材之間及「高階」與「低階」材料之間的連結,力求在過去與現在之間搭起橋樑並保存兩者。

加藤智也/拓撲成形

P1210894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岐阜縣多治見市出身的加藤智也是始於江戶時代的窯燒世家「山只華陶苑」的第七代傳人。他在離家前往外地就讀大學的期間,第一次察覺代代相傳的家業歷史有多麼珍貴,於是下定決心學習陶器瓷器的製作,進入了多治見市陶磁器意匠研究所。在該處,他了解到陶藝作為表達形式的精神。 本作品可看出是由一根管子在膨脹的過程中,經過扭轉形成環狀的形式,這是在追求自身的感覺當中,運用了陶土的特性,同時創造出構造更為堅強的產物。其形狀是將面隆起成擁有兩個開口的筒狀,再將開口部延展發展而成。如此方能實現在泥條盤築法中難以達成的形式,構出材料隨著重力落下後又再度向上延伸、充滿動態的造型。運用如此手法所完成的作品宛如一個既會蠕動又具有意志的生物。 這當中,土壤本身的性質,以及作家本身與之正面對峙、呼應與變化的態度都被清晰地呈現出來。

金海美術館/雨滴設計的粉青凳子

P1210895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Buncheong Inhwa General Jeommun》指定為韓國第1423號國寶,有一種能讓人隨時從容微笑的美。正面密密麻麻壓印著稱為Ujeommun 或Yeonjumun 的雨滴或小圓形印記,呈現不可勝數的小點點營造出的平靜波浪。《雨滴設計的粉青凳子》是以一直在我腦海中的這件國寶為主題所創作的,以土條層層盤繞,然後拍整成形並切割出柔和曲線。此外,數次堆放施以粉土,再逐一刮出靜雨落在廣闊原野的景緻。

朴星旭/月暈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舊窯址發現的瓷器碎片帶有時間的痕跡。碎片記得空白的時間。碎片不是粉青砂器的一部分而是粉青砂器的完整全部。時鐘是透過延續碎片而堆疊起來的。

Ken & Julia Yonetani/微生態失調──鹿

P1210897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無數微觀世界的微妙平衡的崩解具有骨牌效應,會導致全球範圍內由人類、動物與微生物組成的數個共生系統瓦解。
《微生態失調》以看似漂白的珊瑚裝飾,但也可能讓人想起微生物。《微生態失調》一詞來自「Dysbiosis」,定義為微生物系統平衡被破壞,尤其是與人類腸道有關的系統。作品概念發想自多年來對有機農業的經驗,及與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科學家的合作。

增田敏也/低畫素電腦繪圖──距離感

P1210898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在人手一支行動電話的時代裡,公共電話逐漸從街頭巷尾消失蹤影。 也就是說,今後的世代越來越多人不知道公共電話是什麼,終有一天再也無人知曉公共電話為何物。因此,作者在面對如此命運的公共電話時,將之改以陶藝呈現,以代表這樣一個時代,也表達作者要將自己的這個時代留給未來,並且想像著了解一個銅板代表不同談話距離的世代將不復存在的未來。

增田敏也/低畫素電腦繪圖──意象的變動

P1210899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玩具槌子是個不具破壞力的東西,陶器基本上是個不耐撞擊的存在。 但是,電視節目中經常利用玩具鎚作為轉換氣氛的道具。在玩具鎚的如此形象下,這個作品表達出「玩具鎚可說是個不會弄壞物體,但卻能打破場面緊張氣氛的道具」的意義,成為一個改變原有形象意義的創作。

和田真理子/神秘盒

P1210900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盒子」是每個人都理解的原型物件,具有定義內部與外部的普遍性目的。《神秘盒》陶瓷作品讓不同柔軟形狀的造型呈現出某種覆蓋盒子的特徵,挑戰觀者對這種假定的觀察與反思,就好像魔術師用一塊布遮住某個東西來操縱觀眾的想像力,並哄騙觀眾其為某個特定物件,但實際上底下是空的一樣。透過這種方式,作品在看到的盒子輪廓與想像的盒子輪廓之間創造出動態張力,其內容為每位觀者帶來興奮。

卓銘順/相濡以沫─合

P1210901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莊子.大宗師》裡有一段話:「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人是群居動物,為了追求安全感,習慣於彼此相互取暖。但莊子認為人可以超越這種狀態,只要保持適當的的距離,生命其實可以活得更自在逍遙。
而我們生活的時代,充滿了無遠弗屆的網路連結,人們通過各種社群媒體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無形之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同時我們也可能沉溺於封閉的小圈圈之中,在同溫層裡「相濡以沫」。更可能因為過強的族群認同,產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排他性。這不僅侵蝕了社會根基,也扭曲了人性。因此尊重彼此相異背景包容不同觀點,開展適當的人際空間,如此莊子的「相忘於江湖」就會是人類最理想的生存狀態。
互動 : 雙手合十的方式進行交流。

Molly Hatch/片刻

P1210902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將陶瓷表面作為畫布,透過三十五個手繪陶板組成的牆面裝置作品《片刻》,延伸受到歷史啟發的所有當代陶瓷作品。作品中央的圖像是繪有鮮豔花朵的大花瓶,源自十七世紀荷蘭繪畫,更具體地說是「pronkstilleven」(荷蘭語意為「浮誇的靜物」)。每個圓形表面都是藝術家筆觸下的畫布;擺放在一起,陶板展現出原媒材中複雜精細的抽象花卉基調。陶板釉面縮小了裝飾藝術與純藝術之間的差距,共同成為這幅精緻、畫家表述的零碎畫布。陶瓷裝置作品受到歷史裝飾的啟發,已在世界各地展出與收藏,並贏得忠實而狂熱的追隨者。

金才圭/自然饗宴

P1210903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P1210904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地球上有人類、動物與自然。三者必須共存,卻只有人類占據大量空間,使得動物與自然難尋容身之處。隨著文明發展,土壤逐漸被水泥覆蓋,地球溫度升高,動物與大自然因環境污染而無法保持原貌,亦反撲到人類身上,伴隨粉塵、氣候變遷、熱浪、乾旱,有時甚至是洪水,而現實是人類也因病毒的傳播而被隔離。
在以人為本的社會裡,我們希望透過大自然與動物的晚餐盛宴,來表達自然的珍貴與共存的故事。

施宣宇/「招搖在上,從事於下」─紅鳳

P1210905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以戰國時期「兵書」為發想——「將戰之時,審候風所從來。風順致呼而從之,風逆堅陳以待之。」作品使用數位3D、機械手臂CNC雕刻與獨創之特殊成形技法,形塑出三度空間的南方烈焰,由上而下幻化為虛空之鳳鳥,紋飾則使用特殊雕刻與腐蝕技法重現藝術家施並致之松煙墨字與牡丹纏枝。

兪義正/新青瓷寶石意象梅瓶

P1210906
圖片來源:敘事圈 STORY CIRCLE

作品創作參考技術特性及基於陶瓷藝術史大量資料的社會文化意識。如果工藝品是昔日歲月的證明,我的作品就是在訴說我們現在的故事及未來將留存的事物。

 

 

鶯歌陶瓷博物館,或許因為這裡的展出,相對於一些平面而抽象的藝術來說是非常具象且有趣的。有些展品甚至不用去看解說,就能得到專屬自己的解讀與趣味。實際的感受,就有待聽眾朋友們到現場觀賞體會啦!

 

 

 

 

文字編輯:黃佳瑩

圖文來源: 敘事圈 STORY CIRCLE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商家圖片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gamegame@asiafm.com.tw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亞洲電台 (總台) 33060桃園市桃園區中平路102號22樓  TEL:(03) 220 – 9207  FAX:(03) 220 – 8729

 


亞太電台 30264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一段251號14樓  TEL:(03) 667 – 2923  FAX:(03) 667 – 2982

 


苗栗服務中心 36045苗栗縣苗栗市英才路579號  TEL:(037) 322 – 872  FAX:(037) 368 – 893

最佳螢幕解析度:1024×768 亞洲廣播網 Copyright 2025 © ASIAFM!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網頁設計 by GCRE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