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設計思考撞上華人學子(2)─做中學篇

謀定而後動這概念似乎在全球各地都面臨挑戰,這恐怕歸因於科技的飛速發展,及挑戰複雜度的節節攀升吧?計畫並非不再重要,只是越是嶄新的事物、嘗試,超乎計畫的狀況就越是多,導致精密計劃常常在用戶行為前被粉碎*。可能也因此,設計思考核心的做中學慢慢地為人所重視;但當這思維碰上做事扎實、計畫縝密的華人學子,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相關案例歡迎參閱文末附錄

1.      謀定後動v.s.幹了再說

一般來說,當華人學子首次在計畫不明的狀況下做事時,會直接出現的第一個症狀是不知要怎麼開始;有些會腦袋一片空白,有些則會被淹沒在無數的自問自答中(e.g.我會不會走冤枉路?)

 

這個狀況是怎麼造成的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3個:

l   相對抗拒失敗(上篇已討論過)

l   懷疑做中學的必要性

l   單純不習慣

 

 

當然,我們可以透過實務案例在道理上說服學生邊做邊想的必要性。但是,光讓學生理解是很薄弱的,要想在心理層面上幫助學生跨出一步,最有效的,可能還是運用小遊戲讓學生實際體驗一次。但是要體驗什麼呢?讓我們回憶一下,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現邊做邊想的價值?我想,一般答案可能是進入職場後 當你絞盡腦汁的第一個完美方案在用戶習慣/主管想法面前被粉碎的瞬間;你突然間意識到,千算萬算,不如摸著石頭過河。

如何讓學生踏出做中學的第一步?

那要怎麼讓學生便宜、快速地體會到這種情境,來改變他們的想法呢?我覺得目前最好用的活動,還是棉花糖挑戰(Marshmallow Challenge)。棉花糖挑戰的規則很簡單,將全班分成4人一組的小組,在18分鐘內,運用以下的材料做出最高的塔:

l   20根義大利麵

l   191公分長的膠帶

l   191公分長的棉線

l   1顆棉花糖

 

而塔的高度,則根據棉花糖擺放的位置決定。如果有額外的時間,很推薦各位抽空觀看這個Ted Talk(有中文字幕)https://www.ted.com/talks/tom_wujec_build_a_tower

這個遊戲的優點很多,包含能快速體會到做中學、早期測試的必要性,也能順便進行團隊熱身。特別是放在學生開始製作產品原型(Prototype)前,能相當程度地排除學生想太細的習慣。但使用起來也會有以下顧慮:

l   遊戲本身很有名,可能已有學生玩過。衝擊感低,導致效益降低

l   對於結構概念比較強(e.g.建築背景)的學生來說,效果較差

 

上述2個問題可以靠更改材料(e.g.只給紙跟膠帶)及加重負荷物(e.g.棉花糖換成更重的物體)來改善,但還是有做不到的事。棉花糖挑戰雖能帶領學生跨出做中學的第一步,但無法解決效率問題;有些人做中學的速度很快,有些人卻始終在原地踏步,為什麼?我想,可能跟是否能自然而然的反思並運用有關。

怎麼讓反思變的自然而然?

我想這幾年來最讓我高興的進步之一,就是有越來越多華人老師,願意大膽地採用遊戲或活動來增加學習的豐富性及深度。一般老師都會在一輪活動結束後(e.g.棉花糖挑戰)幫學生總結,指出類似的精神或方法也能用在其他地方,然後便往下個主題邁進。

 

但這方法有個很大的缺陷,活動中表現差的學生無法運用反思追上,表現好的學生更不會運用反思更上一層樓,學生十之八九不會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反思,一切的勝敗優劣就這樣被凍結在那個瞬間。但我們都知道現實不是這樣的,有的市場霸主會被追上、消滅(e.g. Yahoo),有的則能在一次次變革中搶回龍頭地位(e.g. Intel)。真實的競爭環境,時常看不到終點;能不能自然的運用每個能反思學習的瞬間,會決定人/組織在順境中的成長率,及逆境中的存活率。

 

那重點來了,我們要怎麼簡單的教會學生這道理呢?一個最簡單的方式,是在不告訴學生有第2輪的狀態下,進行2次一模一樣的遊戲。以上文提到的棉花糖挑戰為例,具體來說可以這麼執行:

1.      介紹棉花糖挑戰規則

2.      進行棉花糖挑戰

3.      賽後小組討論(做對了什麼?下一次可以怎麼改進?)

4.      各組分享討論結果

5.      進行第2輪棉花糖挑戰

6.      2輪賽後小組討論(做對了什麼?下一次可以怎麼改進?)

7.      總結,指出早期測試與循環改善的重要性(或直接放Ted Talk)

 

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講師必須特別注意幾件事:

l   用盡一切辦法避免學生猜到第2輪的存在(e.g.絕口不提、把材料藏好、避免ppt翻太快等等)

l   記錄每一組的建塔方式,問問各組為什麼這麼做,特別是很早就開始試驗結構強度的組

l   賽後小組討論一定要鼓勵每個小組至少講出1個做得好的點

 

這種結構下進行的第二輪挑戰,常會大幅翻轉第一輪的盤面,讓你的棉花糖挑戰開始出現不一樣的色彩。很認真,但第一次表現較差的學生,會開始發現自己所做的反思馬上得到了回報,變得更有動力;第一次表現很好,但不知所以的學生,很快會察覺到,僥倖很難完全取代反思與做中學。而在第一次挑戰中通過試驗發現三角結構的學生就更好玩了!在Know-How已經廣為人知的狀況下,你是要更有效的運用三角結構來勝出呢?還是通過勇敢的嘗試,發現另一種做法呢?這些問題會出現在學生的腦子裡,讓整個遊戲更真實,而且圍繞著做中學打轉。我想,很多時候,用出奇不意的方式來鼓勵跟挑戰學生,往往比講師說破嘴來的有效,也更能養成習慣。

 

 

客觀而言,做中學帶來的衝擊不限於華人世界;重點是我們要怎麼針對華人學子的特色,找到對應方法,在道理及心理上引導學生走出第一步、拉高做中學的效率。那設計思考還給華人學子帶來什麼有趣的衝擊呢?我們下篇再聊。